信息偶遇是人們獲取信息的重要方式之一,具有低預期性、低參與性的特點,與目標驅動、主動查找的信息搜尋行為形成對比。本書圍繞信息偶遇這一情報學新興研究主題展開,分為基礎篇和實證篇兩個部分。 基礎篇闡述了偶然發現在人類信息獲取活動中的普遍性和重要性,梳理了信息偶遇領域的發展歷程和現時概況;對Serendipity、Information encountering等核心概念進行了詳細辨析,在信息行為領域概念空間中展現了信息偶遇與其他相關概念的關系;按照時間順序依次介紹了信息偶遇領域10個重要模型的構建和應用情況,反映了領域理論基礎的形成過程;通過對領域內以往實證研究的全覆蓋調查抽取出信息偶遇研究的方法使用特點,為各類研究設計提供了科學指引。 實證篇涵蓋了作者在過去五年間對信息偶遇領域內關鍵學術問題的系統探索。采用關鍵事件日記和二手數據分析等方法進行實證數據采集,分別構建了社會問答平臺信息偶遇過程模型和信息偶遇過程通用模型,進一步堅實了領域理論基礎。開創性地關注并深入到信息偶遇過程中的刺激注意環節,通過點擊流數據分析、受控實驗等方法分別揭示了文字刺激和視覺刺激所觸發的信息偶遇行為的主要特征,為人機交互理信息論的拓展和界面設計的實踐貢獻了全新啟示。
姜婷婷,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青年學者。畢業于美國匹茲堡大學,獲博士學位。現任武漢大學信息資源研究中心信息行為與數據挖掘實驗室主任、Information Processing & Management副主編、中國科技情報學會信息行為研究專委會副主任。研究領域包括信息行為(信息搜尋、偶遇、規避行為)、用戶心理、多感官體驗、人本數據挖掘等,已在Information Processing & Management、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Journal of Informetrics、Journal of Documentation、Library & Information Science Research、《中國圖書館學報》、《情報學報》等國內外高水平期刊和會議論文集上發表論文50余篇,受邀在iConference、ASIS&T Annual Meeting等重要國際會議上報告學術成果,出版學術專著《在線信息搜尋行為的非介入性研究》(科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