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媽媽們的英才教育訣竅》記錄了韓國8位學習之神的媽媽們與她們的孩子一起喜、怒、哀、樂的、平凡而又真實的故事。她們希望自己的故事能夠給多的母親帶來一點幫助。 她們的努力證明:即使不參加這樣那樣的課外輔導班,也能把孩子培養成一個的人才。學習之神的媽媽們一致認為,不受社會環境左右,憑借自己深信不疑的教子理念,也足以把孩子培養成一個幸福的人,并使他們擁有相應的競爭能力。學習之神不是天生的,而是由努力和愿望打造而成的!
第一部分:學習之神姜成察的媽媽金美淑
讓孩子參與動腦筋的游戲
解答問題需要的時間越久,便越加表揚
媽媽的關心有效期到小學為止
聽書院3年課,成為語文的底子
即使媽媽離家出走,也無法讓孩子妥協
參加課外輔導班不宜超過3個月
媽媽的愿望不該替代和超越孩子的意見
避免與孩子之間產生麻煩
重點中學確實名副其實
提高成績的原動力不是預習,而是責任感
綜合考評管理——由媽媽一手操辦,還是交給孩子負責
到了高三,需要的是心理管理,而不是成績管理
提高學習能力三部曲
世上最難的事情一照顧孩子讀高三
戰勝“高三綜合征”的方法
只要努力,總會有出路
第二部分:學習之神金相潤的媽媽李強熙
讓孩子盡早獨立的精神教育
禮節教育和榮譽教育
培養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孩子是由社會培養成人的,千萬不要企圖由自己一個人來培養他
提高社會性指數的教育方法
讓孩子擺脫對金錢的依賴與迷信
優先考慮公共教育機構的原則
小學期間,媽媽要跟孩子一起學
校方開辦的課后輔導勝過一般的校外輔導班
在圖書館按計劃自習
綜合考評成績出自老師之手
跨越英才教育中心的門檻
用金錢無法衡量的關照
因目標而異的高中選擇法
名牌輔導班里的少數精英班
特殊目的高中生家長的信息收集能力
原則再確認
第三部分:學習之神金勇均的媽媽林美聲
從兩周歲后便開始玩畫線游戲,培養智性好奇心
制定從幼兒園就開始執行的生活計劃表
向能保持孩子優點的方向發展
能說服孩子的媽媽才能贏過孩子
讀書可以改變人生
通過讀書拓展思維
陷入數學之中也沒什么遺憾
把寶壓在數學上
初一開始燃起對數學的熱情
靈活運用團隊學習的優點
媽媽應對競賽的姿態
加倍享受英才教育中心的恩惠
韓國寒、暑假奧林匹克數學競賽
選擇科學高中,還是“民史高”
克服極限之法,理解孩子的心理之法
當父母的期望與孩子的理想發生沖突之際
過程比結果重要
第四部分:學習之神金仲勛的媽媽千成林
無用之用——希望孩子能按照自己的意愿發展
以相互理解和信賴為基礎的放任自流
雙職工家長要積極利用周邊的幫助
讓孩子確立人生目標,而不局限于眼前的目標
有人情味兒的、獨立的孩子
讓孩子從小養成對話習慣
通過與動物的交流,培養孩子的情感
讓孩子全力以赴地投入自己喜歡的學習領域
靈活運用互補式課外教育
學習中文
只要感興趣,就不怕起步晚
升入“民史高”,并考取麻省理工學院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民史高”國際班究竟是怎么回事
可以自行完成留學準備的秘訣
從國內班轉到國際班
獲得海外獎學金的秘訣
第五部分:學習之神白桐葉的媽媽韓慧京
父母的態度決定孩子的性格和韌性
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時,孩子的思維更加敏捷
盡早了解孩子的異想天開
通過體驗和旅行,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把精力集中到自己喜歡的科目上
一張學習計劃表改變人生
“非平均化”高中的競爭力是否有效
請大學生家教,需要精挑細選
對應考生來說,最重要的是家庭氛圍
如果不能避免復讀,那么就去享受它
復讀和再復讀沒多大區別
第六部分:學習之神申載圣的媽媽樸順德
認可孩子不服輸的、固執的性格
與孩子的犟脾氣一局定勝負
促使孩子把擅長的事情做得更好
把發言權和選擇權交給孩子
父母首先要守約
學習的根本在于穩扎穩打
教輔練習冊并非人人適用
讓孩子迷上教科書
為什么要買兩冊相同的習題集
學習時間要短,休息要充分
提高小學生精神集中能力的生活指導
鼓勵孩子學習的方法
需要一定的時間思考自己的言行
為參加數學競賽而接受課外輔導
數學競賽,參加還是不參加
面對“民史高”的真實較量
修學能力測試語文成績全國第一的秘訣
平凡的孩子面對非凡的孩子意味著什么
知足者常樂
假期不妨靈活運用“半修班”
第七部分:學習之神柳相根的媽媽盧珍熙
陷入青春期彷徨的孩子,如何從全校第300名,反復出任學生干部
多加表揚,孩子自然會變成一個性格開朗的人
責任感和“長子意識”
初中之前的預習使孩子產生自信心
通過積累經驗,培養孩子的領導能力
來自周圍的期待,左右孩子的彷徨
如何當好一個班長的媽媽
學習的根本在于養成隨時整理生活用品的習慣
競爭者的存在是最強烈的刺激
挑選優秀輔導班的標準
如何才能照顧好讀高三的孩子
第八部分:學習之神姜成英的媽媽金美淑
淘氣的孩子也有無限可能
第三者對孩子的看法可能比父母更客觀
初中一年級期中考試改變人生
搭乘知識競賽的扶梯
能否在知識競賽中獲得好成績,關鍵在于輔導班
必須贏得與孩子之間發生的心理戰
在究竟該如何學習的問題上,需要一個能提出好建議的人
讓孩子養成與精神集中能力相關的習慣
備戰科學競賽,綜合考評成績就有可能下降
適合就讀“民史高”的孩子VS不適合就讀“民史高”的孩子
希望就讀“特目高”和首爾大學的學生必備文件夾
提前考入首爾大學,并獲得總統獎學金
考大學也需要制定計劃
附錄
媽媽打造學習之神的技巧
說服的技巧
對話的技巧
充分利用課外輔導之法
8位學習之神的媽媽們十大共同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