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歐洲人的記憶中,幾乎沒有一個時代像1914~1945年一樣歷歷在目。在此期間,數百萬歐洲人在前線激戰、后方轟炸、饑荒、瘟疫、大屠殺、種族清洗和內戰中喪生。有關經濟動蕩、物質匱乏和社會沖突的記憶亦刻骨銘心。可與此同時,世界大戰的時代帶來了意想不到的科學突破、激動人心的文化實驗以及知識界的百花齊放。本卷是“貝克歐洲史”叢書的第八卷,魯茲·拉斐爾展示了20世紀上半葉歐洲如何成為現代的實驗場。他巧妙地將一系列發展線索匯聚起來,向我們描繪了這片踉蹌著探尋新秩序的大陸;但也讓我們看到,即使到了全球化的21世紀,世界大戰給歐洲國家帶來的共同災難仍未結束。
魯茲·拉斐爾(Lutz Raphael)出生于1955年9月12日,是一位德國歷史學家。自1996年起,魯茲·拉斐爾在特里爾大學擔任現當代歷史教授,并在巴黎社會科學高等學院、巴黎第七大學、柏林洪堡大學、牛津大學圣安東尼學院、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倫敦德國歷史研究所擔任客座教授和研究員。2007年至2013年,拉斐爾擔任德國科學與人文理事會成員。2014 年起,他成為美因茨科學與文學學院院士。他于2013年榮獲萊布尼茨獎。
●導言 帝國暴力與民族動員時期的歐洲/001第一章 1900年前后的歐洲:世界政治和經濟權力中心/011第二章 帝國沖突:第一次世界大戰及其后果/026第三章 持續負重的民主與民族/064第四章 摩登時代與新制度/105第五章 分水嶺:大蕭條/134第六章 法西斯政體的興起和激進的新秩序模式/150第七章 帝國擴張與殲滅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及其后果/182后記 1947年的歐洲/230推薦書目/239致 謝/245時間軸/246注 釋/251圖片來源/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