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教材內容分為十三章。第一章 緒論,主要介紹神經科學的概念以及研究方法;第二章神經元與神經膠質細胞,主要闡述神經元的胞體結構、神經元的突起以及神經膠質細胞。第三章主要闡述神經系統(tǒng)的發(fā)生;第四章神經系統(tǒng)的結構,主要介紹脊髓、腦干、間腦、端腦以及周圍神經系統(tǒng);第五章主要闡述靜息膜電位與動作電位;第六章主要闡述突觸與突觸傳遞;第七章感覺的生物學基礎,主要闡述化學感覺、視覺、聽覺與平衡覺、軀體感覺;第八章脊髓控制的行為,主要闡述軀體運動系統(tǒng)、脊髓的運動神經元、興奮-收縮耦聯(lián);第九章腦控制的行為,主要闡述腦與脊髓的聯(lián)系、運動皮質、基底核的功能、小腦的功能;第十章下丘腦和自主神經系統(tǒng)對行為的控制;第十一章學習與記憶的生物基礎;第十二章情緒的生物基礎;第十三章動機行為的生物基礎。全書內容緊密結合心理學專業(yè)需要的神經科學的基礎理論與研究發(fā)現(xiàn)。該書層次清楚,淺顯易懂,并有自己的特色。該書每章小節(jié)后設有復習思考題,每章設有“生活中的心理學”“拓展閱讀”等插入板塊,這有利于提升教材的可讀性。每個章末附有本書要點小結、中英文對照的關鍵術語表、選擇題,并在書末給出參考答案,這些都有利于讀者進行自查學習的掌握情況。該書配有教學資源,方便學生與教師對教材的使用。該書適合作為高校心理學專業(yè)的神經科學基礎理論課教材使用。
陳偉海,理學博士,畢業(yè)于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西南大學心理學博士后流動站博士后(已出站),西南大學心理學部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從事神經生理學、生理心理學及神經精神藥理學研究,擅長膜片鉗、動物行為實驗、分子生物學實驗及動物手術。主持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在內的多項科研項目,發(fā)表SCI及SSCI收錄論文10余篇:主講“神經科學導論”“行為的生物基礎”“行為神經科學”及“藥物依賴與毒品預防”等課程。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jié) 什么是神經科學
第二節(jié) 神經科學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神經元與神經膠質細胞
第一節(jié) 神經元的胞體結構
第二節(jié) 神經元的突起
第三節(jié) 神經膠質細胞
第三章 神經系統(tǒng)的發(fā)生
第一節(jié) 神經管的形成及腦的發(fā)生
第二節(jié) 脊髓和周圍神經系統(tǒng)的發(fā)生
第四章 神經系統(tǒng)的結構
第一節(jié) 脊髓
第二節(jié) 腦干
第三節(jié) 間腦
第四節(jié) 端腦
第五節(jié) 周圍神經系統(tǒng)
第五章 靜息膜電位與動作電位
第一節(jié) 膜電位產生的基礎
第二節(jié) 靜息膜電位的產生與維持
第三節(jié) 電緊張電位與局部電位
第四節(jié) 動作電位
第六章 突觸與突觸傳遞
第一節(jié) 突觸的概述
第二節(jié) 突觸的傳遞
第三節(jié) 神經遞質
第四節(jié) 中樞神經遞質受體
第五節(jié) 突觸可塑性
第七章 感覺的生物基礎
第一節(jié) 化學感覺
第二節(jié) 視覺
第三節(jié) 聽覺與平衡覺
第四節(jié) 軀體感覺
第八章 脊髓控制的行為
第一節(jié) 軀體運動系統(tǒng)
第二節(jié) 脊髓的運動神經元
第三節(jié) 興奮一收縮耦聯(lián)
第四節(jié) 脊髓對運動的控制及常見脊髓反射
第九章 腦控制的行為
第一節(jié) 腦與脊髓的聯(lián)系
第二節(jié) 運動皮質
第三節(jié) 基底核的功能
第四節(jié) 小腦的功能
第十章 下丘腦和自主神經系統(tǒng)對行為的調控
第一節(jié) 下丘腦
第二節(jié) 自主神經系統(tǒng)
第三節(jié) 應激
第十一章 學習與記憶的生物基礎
第一節(jié) 學習與記憶的原理
第二節(jié) 學習與記憶的神經機制
第三節(jié) 學習記憶的長時程增強現(xiàn)象
第十二章 情緒的生物基礎
第一節(jié) 情緒的基本理論
第二節(jié) 情緒與腦
第十三章 動機行為的生物基礎
第一節(jié) 動機的概述
第二節(jié) 攝食行為的生物基礎
附錄一 參考答案
附錄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