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一部對話體著作,對話場景設定在上海新天地中共一大會址旁的咖啡廳里,對話人物除了主人公之外,還包括一名外國人,一名正準備參加考研的經濟與金融專業的本科生,以及一名資深律師。對話的主題,聚焦在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上。本書從政治與資本的關系入手,借助中西文明的對比研究,探尋西方資本在政治之上,而中國政治在資本之上的不同歷史淵源,進而詮釋當代中國政治既不消滅資本,也不放縱資本,而應駕馭資本為人民服務的基本道理。
《我們的社會主義》推薦語
正值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的時刻,學習出版社重磅推出了劉哲昕教授的對話體新作——《我們的社會主義》。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也是一面不期而至的鏡子,這面鏡子照出了中國與西方的長與短,也照出了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短與長。新中國70年來,關于姓社姓資的理論困惑,一直縈繞著中國人的內心:什么是社會主義?什么是資本主義?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究竟哪個更好?中國現在走的是社會主義道路嗎?這些根本性的問題如果得不到真正的解答,中國的道路自信就不可能真正得以建立!段覀兊纳鐣髁x》獨辟蹊徑,從資本與政治的關系視角切入,通過主人公與一名律師、一名大學生和一名外國人之間的一場石庫門對話,抽絲剝繭地探討了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征以及優劣長短。本書的對話場景被作者十分巧妙地設定在了中共一大會址所在的上海新天地酒吧區,從而將讀者帶入了一個意味深長的思考場景:上海石庫門建筑的興衰輪回,折射出了中國政治與資本之間復雜糾纏的歷史關系;而誕生了中國共產黨的革命圣地,如今究竟是被資本主義的東西所包圍著,抑或是被改革開放的成果所簇擁著?
劉哲昕,男,1973年出生于福建,中國浦東干部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法律與人文綜合教研部主任,教授。2004年畢業于華東政法大學,獲法學博士學位。多年來致力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研究,著有《文明與法治——尋找一條通往未來的路》、《精英與平民——中國人的民主生活》、《法治才是硬道理——從法治思維到命運共同體》等。2010年,被中央組織部授予全國干部學院優秀教師榮譽稱號。2017年,被中央宣傳部授予全國基層理論宣講先進個人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