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購買《民國逸史(第二部》http://product.dangdang.com/23851883.html 民國逸史,亦即民國名人的微歷史,大歷史側面的碎片史,野史,逸聞。這些逸史散見于各種書、史、報或越來越多的口述史、回憶錄等資料。這些軼聞,具有一定的思想性、豐富的史料性、濃厚的趣味性。在****這段紛紜復雜的歷史中,涌現出一批又一批名震中外的風云人物。有關他們的野史、傳言、趣事五花八門,形形色色,令人眼花繚亂。本書將流傳頗廣的軼聞匯集成冊,旨在窺斑見豹,觀測其主人公性格的某一個側面。
本文摘自《民國逸史》(第一部)
民國怪人吳稚暉
吳稚暉才高八斗,學貫中西,愛國堅定,生活淡泊,臻力教育,贏得了當時人們的崇敬并受到其深刻的影響。蔣夢麟稱贊他是中國學術界一顆光芒四照的彗星;胡適譽之為中國近三百年來四大反理學的思想家之一;1963年聯合國科教文組織第十三屆大會上舉薦他為“世紀偉人”。無論是吳稚暉的生平,或是他的才學,還是其中豐富的思想,都是充滿傳奇和浪漫色彩的。
【搗鬼頑童】
吳稚暉幼年時父親開茶館,久受熏陶,終日與三教九流接觸,模仿大人言行,十分逼真。他天性頑皮,惡作劇不斷,爬上鄰居的煙囪,往里大小便;村民舉喪,和尚做道場,他竟趁人不備在大茶壺中撒了一泡黃湯。
7歲入私塾,經常尋釁滋事,將死老鼠藏到老師的帽子里,捉來一對甲蟲在上課時放飛,擾亂課堂,雖屢吃戒尺卻不見收斂,成了盡人皆知的搗鬼頑童。惟讀書刻苦,頭腦靈活,記憶力驚人,成績一直優異。
【攔轎取樂】
江蘇學政走馬上任,大擺花酒,宴請親朋好友取樂。
一省最高教育長官如此粗俗,有失體統,敗壞士林風氣。
吳稚暉便邀同窗多人,穿四開褲箭袖袍,頭插松枝胡蘿卜,手持草紙,扮作一群牛鬼蛇神,攔轎取樂,大呼小叫:“生員叩見大人,請賞花酒三杯。”然后,四肢朝天,躺臥在地,惹得觀者如堵。
學政大怒,罪責書院。吳稚暉因屢屢惹禍,遂被開除。
【自愈癆病】
吳稚暉少時,咳嗽吐血,面無人色,醫生都說他染上童子癆,壽命沒有多長了。他一氣之下,拒不吃藥。橫豎都是一死,不如按自己的死法高高興興去結束。于是,他天天攀登惠泉山,看日出日落,觀云聚云散,脫得一絲不掛曬太陽,大口呼吸新鮮空氣,喝豆粥,吃野果。過了兩年,不但沒死,童子癆的絕癥也沒影了。
他說,醫生都是騙子,我就是自己的醫生!
【守約受騙】
甲午戰爭失敗,舉人們公車上書鬧變法,康有為調門最高。吳稚暉慕名前去拜會,說起中國之病,公推“八股”、“鴉片”和“纏足”,是為三害。于是約定,大家以實際行動不再參加八股的科舉考試。
吳稚暉老實地遵守了約定,可三年后一問,康有為、梁啟超卻照考不誤,康還中了進士。
吳稚暉上當受騙,一怒之下,跑到家鄉,另起爐灶。從此他脫離“康黨”,關注起革命黨來了。
【蹈海自殉】
1902年,蔡鍔、吳稚暉等9人自費留學,欲進日本陸軍士官學校。但入此校必須由清駐日公使蔡鈞保送,可這個頑固派就是不肯。吳稚暉率領留學生20人到公使館靜坐。從中午12時一直等到下午5時,依舊不見。只好效法起 “申包胥秦庭之哭”,盡管沒有眼淚,卻哇哇號叫,轟動左右。
蔡鈞惱羞成怒,不得不見,卻推說,“你們入學一事,自己無能為力。”
吳稚暉罵道:“你應替我們力爭,力爭不行,你就該引咎辭職!否則你就是無恥之徒!”
蔡鈞的臉氣得猶如豬肝,大罵這幾個狂徒無理取鬧,叫來日本警察,以妨害治安罪逮捕學生,并由日本內務大臣下令:“吳稚暉,觸犯治安令,遞解回籍。”
吳稚暉呼天喊地,狂怒不已,“士可殺不可辱”!他寫下絕命書,以死拼爭:
“信知已死,明不作賊,民權自由,健邦天則。孔曰成仁,孟曰取義,亡國之慘,將有如是。諸公努力,仆終不死。”
第二天,吳被押往火車站,途中路過一孔橋,他躍身一跳,蹈水自殉,立即被人救出。此事轟動一時,梁啟超著文贊美。
“吳君之被逮也,以為士可殺不可辱,欲以一死喚醒群夢,引起國民利權思想。”可見此舉影響之大。
【俞燕吳謹】
1903年,章太炎在《駁康有為論革命書》中,竟直呼光緒為小丑,一下子轟動了朝野,朝廷急電兩江總督魏光燾嚴懲。魏不敢怠慢,又急派南京道員俞明震到上海查辦。同時,也要捕捉蔡元培、吳稚暉這幫同伙。
偏偏俞明震的兒子留日時與吳稚暉是同窗之友。俞明震暗中叫來吳稚暉,讓他規勸章太炎不要“鬧得太兇,叫上面受不了,會釀成大禍”。
吳稚暉說:“朝政壞到如此地步,也不能怪他們出言憤激。”
俞明震打開公文給吳看,上面寫著:“逆犯蔡元培、吳稚暉倡言革命,煽亂謀逆,即行審實正法!”可俞非但沒抓吳, 反而請他吃飯,分手時, 俞對吳說:“我住南京芝麻營6號, 我們可以經常通信,你可稱我俞燕,我就叫你吳謹好了。”
吳對這個神秘人物的神秘言談感到莫名其妙。后來,一個知根知底的朋友對他解釋說:“所謂俞燕,就是我俞明震燕安,不捉拿你了;所謂吳謹,就是叫你吳稚暉謹慎一點。”
吳聽罷,笑著說:“原來如此!”他從心里感謝這個同窗之父的救命之恩。
【奉還牛債】
吳稚暉富辯才,脾氣暴躁,動輒見怒,怒則咒罵,不光是民國“名罵”,而且堪為“國罵之冠”。
1902年去日本留學,臨行前有人勸他剪去辮子,他勃然大怒道:“留學就是保住這條辮子,豈可割掉?”
到了日本,有人勸他去見孫中山,他又勃然大怒:“革命就是造反,造反就是強盜,他在外洋造反是江洋大盜,為什么我還要去看他?”
1907年,吳稚暉在法國創辦《新世紀》,鼓吹革命,大罵太后、皇帝及當朝大臣。 他把慈禧太后說成一個比娼妓還下賤的淫婦和惡魔,戲稱她為狐后,把皇帝稱為“鼠帝”“畜生”,如今死了,猶如捻死兩只臭蟲。
他稱清朝皇族為“長白山中野狗”,朝廷上下全是“賊皇狗臣”,是耗子,是癆蟲,是鱷魚。 罵康有為、陳寶琛等是“挾有另一類騙法的痞棍,晝伏夜出”;罵羅振玉“專販國粹”、“造假古董”;罵鄭孝胥勾結奸商,“專吃回扣”;罵張之洞、袁世凱為“狗頭名士”;挖苦章士釗“鬼附在他身上”。
后來,吳稚暉罵得最刻薄的是賣國投敵的汪精衛之流,把他們當作“三等娼妓”大加痛斥。
“你們這班賊男女,狗男女,竟為了區區短命富貴,乃昧著天良,替敵人騙同胞,真是狗彘不如的怪物。什么和議,真是放狗屁。秦檜易名繆丑,精衛是填海的小鳥,如何給你這小白臉來污辱。我今權且送你一個易名大典,名曰汪精怪……至于你千秋的大名,或曰頑鈍,或曰繆丑,自有將來鑄鐵像時再替你易名。”還把陳璧君叫做“陳屁裙”,把褚民誼叫做“鼠蟻蟻”,稱周佛海為“周狒黑”。罵褚民誼時還說:“唯有做漢奸,臭了自己,臭了國家,還臭祖宗,更臭子孫,真是畜類。”
他罵過馮玉祥,也罵過蔣介石,說蔣“是婊子養的!”
有人問他,你為什么如此罵人?有人勸他少管些閑事,把人都得罪光了。
他說:“我是乙丑牛(1865年為農歷乙丑年),牛年所生,自然要奉還牛債。這就是前世所欠,今世必還呀!”
【嘲弄授勛】
袁世凱拉攏反對派人士,也給吳稚暉授了勛。
吳偏偏不受抬舉,竟然投書報刊,大加諷刺。大致內容如下:
“……稚暉我等在民國,安敢望‘公仆之位’?袁大總統啊,你今天就別讓我痛苦了,你干嗎要跟我過不去而授勛給我呀?我反問自己,我沒有干什么缺德事,卻‘何來此不祥之物?’這不是戳我脊梁,揚我的骨灰嗎?一旦我接受了你的授勛, 那將來我還有何面目再抱一頭兩腳,流行于光天化日之下呀?你還是饒了我吧!公民吳稚暉笑辭授勛。”
袁世凱讀后,氣得牙根亂響,恨不得一口吃了吳稚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