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洛克菲勒、史蒂夫·喬布斯、李嘉誠、馬云等世界知名企業家都強調過不找借口對成功的重要性。現實中,人們找借口往往是為了保護自己,使自己免受損失或傷害。然而,找借口真的能保護我們嗎?在《拒絕借口拒絕平庸 打造不找借口只找方法的優秀員工和團隊》中,通過分析借口產生的心理學機制,幫你認清借口產生的原因及危害,養成不找借口的習慣。
第1章 拒絕借口,拒絕平庸
借口是平庸與卓越的分水嶺
想要突破平庸,先要拒絕借口
找借口最終損害的是自己
透視借口的“思想病”
不要讓借口成為習慣
第2章 負責:勇于擔當,絕不推卸
堅守崗位,絕不偏離責任
職責面前,沒有小角色
承擔責任,無所畏懼
出現問題,不要互相指責
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第3章 主動:借口止于行動
主動的人才能把握機會
不要等別人吩咐才去做
主動掌控,而非被動接受
立刻行動,拒絕拖延惡習
第4章 敬業:工作不容找借口
不要輕視你的工作
用業績為自己加薪
不要為“頭銜”而工作
對工作充滿熱情
抱怨環境不如改變自己
第5章 服從:服從命令,無借口執行
正確領會上司的命令
爭取上司的支持與合作
對立情緒不可取
服從不是“一味迎合”
執行,不要問“為什么”
第6章 業績:只要結果,不要解釋
一個結果,勝過一千種解釋
把問題留給自己,把結果帶給老板
保持簡單的工作心態
不折不扣地完成任務
用業績證明自己
第7章 信念:突破困難,一切皆有可能
要戰勝困難,先戰勝借口
積極心態讓困難減半
不斷打破心中的“不可能”
超強的意志是克服困難的利器
第8章 卓越:永遠追求更高標準
向低標準說“不”
做好平凡,才能非凡
卓越源自細節
持續改進是卓越的秘訣
第9章 紀律:從紀律到自律
沒有紀律,就沒有完美的表現
紀律的權威不容觸碰
紀律面前,別拿人情說事
熱愛紀律,享受紀律的益處
做自己的最后一道關卡
第10章 團隊:打造不找借口的團隊
格局:走出“個人本位”
奉獻:奉獻他人,提升自己
榮譽:做好工作是最大的榮譽
價值:用價值引領行動
合作:在團隊中成長自己
《拒絕借口拒絕平庸 打造不找借口只找方法的優秀員工和團隊》:
——蘋果公司創始人史蒂芬·喬布斯借口表現“我做不到”“我沒有機會”“別人太優秀了”一個人總躲在借口里,就永遠不可能有突破。喬布斯在提拔副總時,會讓他們思考這樣一個問題:“你與保潔員的區別在哪兒?”喬布斯心中理想的答案是:當你是保潔員時,借口有用。而當你成為副總時,借口就不再起作用了。
李嘉誠也說過類似的話,“你想過普通的生活,就會遇到普通的挫折;你想過上最好的生活,就一定會遇到最強的傷害。世界很公平,你想要最好的,就一定會給你最痛的。能闖過去,你就是贏家。闖不過去,那就乖乖退回去做個普通人吧。”在通往成功的路上,普通人之所以闖不過難關,經受不起考驗,就是因為總是給自己找借口。借口是平庸與卓越的分水嶺。心理學研究表明,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很小,正是這些細微的差異,造成了人生成就的巨大差異。這里的細微差異主要說的就是心態:是積極,還是消極。
消極的人,總是愛找借口,躲避困難,為自己的平庸辯解;而積極的人,總是主動找方法,戰勝困難,追求更好的表現。起點相同的兩個人,一個愛找借口,一個積極找方法,久而久之,在成就上就會有巨大的差異。
小孫是一家知名廣告公司的人事專員。有一次,她在整理員工檔案時偶然發現,策劃部總監朱芳和公司前臺劉倩都是歷史系的畢業生。于是,小孫便開始比較起這兩位同事來。
朱芳是一個積極主動、勤于思考的人,對于領導安排的每一項任務,總是想盡辦法去完成;而劉倩則顯得消極一些,接到任務后不僅不想辦法解決,還總是喜歡逃避責任。
小孫問朱芳:“你大學好像是讀歷史專業吧,怎么想到做廣告這行?”朱芳說:“歷史是冷門專業,畢業后找工作很難。當時我們公司剛好招實習生,就前來應聘。一開始公司不收我的簡歷,說只招廣告或新聞專業的學生,我就軟磨硬泡,提議先試用半個月,暫時不拿工資,如果公司覺得我不行,隨時可以開除我。老總看我這么執著,就同意了。”剛進入公司的半個月,朱芳拼命表現,想讓公司留下自己;轉成實習生后,她依舊積極表現,爭取轉正;轉正后又想辦法交出好作品,爭取升職機會。“后來我發現,只要肯動腦子想辦法,專業不對口、缺乏經驗這些困難并非不可逾越。一個人只要肯努力,最終總能成功。”朱芳淡淡的話語中透著一股從容和自信,讓小孫深受鼓舞。幾天后,小孫又在劉倩那里聽到了一番截然不同的言論。
劉倩與前臺的一位女同事抱怨,說自己當初讀大學時報了個冷門專業,結果特別難找工作,而自己又是女生,找工作不占優勢。現在社會處處憑關系,跟她同宿舍的女生就是靠家人的關系,進入一家事業單位工作。像她這種沒背景沒關系的女生,很難在社會上立足……旁邊同事輕聲質疑道:“我聽說朱總監也是學歷史的,也是個女孩,人家怎么……”她還沒說完,就被劉倩粗聲打斷了:“沒辦法,有的人就是運氣好,跟人家拼運氣,哪里拼得過!當初要不是我爸媽逼著我讀死書,現在也不會混成這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