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寶寶生病時,很多父母都會糾結要不要帶孩子去看醫生。如果你不確定是否要對寶寶的皮疹、感冒、睡眠或進食習慣采取措施,那么就請教唐婭醫生吧!這本書應該是所有父母床頭柜上必備的讀物!
——詹妮弗?舒(JenniferShu),醫學博士,美國兒科學會會員,《食物大戰》和《帶著新生寶寶回家》的作者
在寶寶還很小時,我時常感到焦慮,當時有這本書就好了。新手爸媽(甚至是第二次、第三次當父母的人)真的很需要這樣的書——它提煉出很有用的育兒信息,文字易懂,讓父母們讀后充滿信心。本書對新手爸媽的用途之大完全不亞于一輛好用的嬰兒車和一晚好覺!
——丹尼斯?斯奇巴尼(DeniseSchipani),《美國寶貝》雜志專欄作家
《媽媽育兒熱線》開本小,便于攜帶、閱讀,充滿智慧,里面全是金點子,實用、易懂、切中要害!
——哈維?卡普(HarveyKarp),醫學博士,美國兒科學會會員《小區里zui快樂的寶寶(TheHappiestBabyontheBlock)》及配套DVD作者
唐婭醫生的這本書簡直就是奶爸奶媽夢寐以求的寶書,就像在寶寶3周歲前,家里常駐了一位兒科醫生。她不僅醫術高明,而且經驗豐富,書中文字風格簡明易懂、可讀性強,是家庭書架上必備書籍。
——薩曼莎?埃特斯(SamanthaEttus),《嬰兒時期專家指南(TheExperts'GuidetotheBabyYears)》作者,2個孩子的媽媽
有了《媽媽育兒熱線》,好像請了一位隨時待命的兒科醫生。唐婭醫生在書中談到的每一個話題都是新手父母想問的。《媽媽育兒熱線》一書文字親切,知識性強,讀起來是一種樂趣。所有父母都應該把這本書帶在身邊。
——吉恩?伯曼(JennBerman),醫學博士,婚姻、家庭和兒童治療師,《如何培養快樂自信的孩子(TheAtoZGuidetoRaisingHappy,ConfidentKids)》作者
《媽媽育兒熱線》就是醫生該備的書!面對一個小寶寶,父母會碰到很多頭疼、甚至令人揪心的常見的問題,而唐婭?雷默?阿爾特曼醫生用親切的語氣、讓人安心的方式來作答,措辭不失幽默……我期待將這本書放在書架上,供我的病人閱讀,甚至哪天能在我自己的孫子身上派上用場。
——貝西?布朗尼?勞恩(BetsyBrownBraun),兒童發展專家,《告訴我該怎么辦:送給困惑父母的小提示(TellMeWhattoSay:SensibleTipsandScriptsforPerplexedParents)》作者
《媽媽育兒熱線》簡明易讀,編排有序,回答了許多父母都會遇到瑣碎的、但又不至于打電話咨詢兒科醫生的問題。就像有一位一周七天全天候待命的兒科醫生守候在你身邊!
——布里奇特?史溫尼(BridgetSwinney),外科碩士,注冊營養師,《嬰兒啃咬行為(BabyBites)》和《愉快進食(EatingExpectantly)》作者
——唐婭醫生的書證明了經驗豐富的兒科醫生價值千金。她回答父母遇到的常見問題,答案直截了當、有見解,也很易讀易懂。有她的睿智建議在手邊,父母們會感到特別安心。
——史蒂文?P.謝洛夫(StevenP.Shelov),醫學博士,外科碩士,美國兒科學會會員,《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0~5周歲(CaringforYourBabyandYoungChild:BirthtoAge5)》主編
《媽媽育兒熱線》寫得太棒了,信息量豐富……我要把這本書放進我的“武器庫”,讓它幫助新手爸媽們做好準備。這是一本非常非常棒的書!
——杰森?A.洛斯巴特(JasonA.Rothbart),醫學博士,婦產科醫生,西達斯西奈醫學中心(Cedars-SinaiMedicalCenter)
第1章 嬰兒基礎護理
“寶寶生下來了……我該怎么辦?”
當你翻開這本書,就意味著要恭喜你的寶寶出生了!育兒之路漫漫,也許你開了個好頭,滿心歡喜地期待未來;也許你已經成功地度過住院的日子,帶著你那喜悅的小包裹回到家了。不可否認,有了孩子以后,還是有一些快樂或至少是平靜的日子的。但是,當你絞盡腦汁想搞清楚寶寶為什么哭的時候(餓了、尿了、累了……天吶),當你給寶寶穿戴整齊,第一次去醫院復診時(千萬別忘了帶上媽咪包),可能會突然醒悟—你的生活已經變了,永遠地變了。
在過去的9個月里(如無延遲),你迫切地期待著,做好一切準備迎接這奇妙的改變。即使如此,當寶寶真真切切降臨后,當你已為人父母時,你可能仍然會在心中吶喊—誰還能再教教我?在醫院里,護士、哺乳顧問和醫生隨叫隨到,可以提供許多幫助。你可能已經把所有“育兒必讀”看了個遍,還和媽媽、閨蜜煲了很多次睡前“電話粥”討教經驗,你滿以為自己已經準備好了。但是,無論什么都無法幫你做好足夠的準備,去應對這讓人抓狂但又令人激動的育兒之路。寶寶回到家的頭幾天里,大多數父母都會遇到問題—而且是很多很多!這里有些答案可以幫到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