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人體的一些亞健康狀況,如頭痛、精神不佳、腸胃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對不同的穴位加以最適合的按揉法便能獲得驚人的療效,簡單易學,科學可靠,可以改善體質,增強免疫力。
全身病痛都可以在雙手找到自愈的解答!揉揉雙手,改善體質、增強免疫力
醫學專家,擅長于漢方減重、腸胃調理、皮膚科、過敏性疾病等,著有《順著24節氣排毒養生》《中醫不告訴你的36件事》等書。
目 錄
自 序 用最簡易的方法保養身體
第一章 培養能一眼從雙手看出健康狀況的能力
1.健不健康,光從雙手就可以看出端倪! ……………………003
2.從雙手溫度判別身體的狀況與健康 ………………………007
3.從雙手手汗判定內部臟腑狀況 ……………………………009
4.從白色月牙斷定是否健康 …………………………………011
5.從手掌掌紋判斷健康狀況 …………………………………013
6.了解人體各部位與器官在雙手的相應位置 ………………017
7.第二掌骨:反映身體現狀的重要依據 ……………………… 022
第二章 找到對的方法和位置,才能對癥治療!
1.找對穴位也要用對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027
2.按摩力道越重、按摩速度越快,就越有療效? ……………030
3.大拇指與肺經的關聯與對應 ………………………………032
4.食指與大腸經的關聯與對應 ………………………………035
5.中指與心包經的關聯與對應 ………………………………037
6.無名指與三焦經的關聯與對應 ……………………………039
7.小指與心經和小腸經的關聯與對應 ………………………041
第三章 強身健體、提高免疫力的手部按摩
1.不管怎么睡,都還是累,只需三分鐘,揉揉小指! …………045
2.借由手部按摩,減輕頭痛癥狀! ……………………………047
3.強化手部穴位,改善胸悶心悸的老毛病! …………………051
4.老是腸胃脹氣或拉肚子,讓人覺得苦悶煩躁! ……………055
5.壓力大、心浮氣躁,手部按摩解決便秘困擾! ……………060
6.肩背酸又痛,按壓手部穴位一樣有效! ……………………064
7.落枕、扭到腰,靠手部按摩也能改善癥狀! ………………067
第四章 越按越青春美麗的手部按摩
1.強化手部穴位,去水腫,讓身材更緊實! …………………073
2.別讓肥胖上身,健美減重又排毒! …………………………077
3.消除魚尾紋和黑眼圈,只要每天揉揉手! …………………082
4.美肌保養一點都不難,只要這樣按就很有效! ……………085
5.重視經期保養多按手,四十歲仍美麗動人! ………………089
6.每天按摩手部穴位,成功抵抗歲月催人老 …………………092
7.沒事多按按手,也可以讓胸部豐滿堅挺 ……………………095
1.健不健康,
光從雙手就可以看出端倪!
你曾經仔細端詳過自己的雙手嗎?事實上,雙手不同部位、不同表征的呈現,都與身體的某個臟腑或器官相對應,與身體的健康與否息息相關。
雙手手掌代表著內臟的狀況,手指皮膚的色澤差異代表身體氣血循環的綜合表現,就連手指的指甲都可看出你的膽固醇是否過高……通過觀察雙手,可以提早發現身體的變化。
以掌看相,了解臟腑變化與氣血循環
傳統中醫有穴道的觀念,穴道就是經絡上的重要樞紐,好比高速公路上的交流道,不僅扮演疏通的角色,更是神經高度分布的密集區,所以我們可以通過適當地按壓某個穴位,達到平衡經絡的目的。
人體有十二條經絡,不論起點或終點都在四肢的末端。以手為例,人體有三條陰經,分別從胸部到手的拇指、中指和小指內側;還有三條陽經,分別起始于食指、無名指和小指的外側。了解經絡的走向,加上分布于指尖的井穴,就能理解通過目視手掌判斷身體的變化。
此外,《靈樞·五色篇》中曾提到:“以五色命臟,青為肝,赤為心,黃為脾,白為肺,黑為腎。”由此可知,通過觀察手掌五色的變化,再對應體內的臟腑,便能了解身體的變化。
所以手掌可代表自己的內臟狀況,而深藏在體內各個臟器的種種變化,都會在身體的特定部位留下蛛絲馬跡。
至于氣與血,則是構成人體最基本的物質。人體一旦少了氣,血就動不了。只有氣血充沛時,才有足夠的動力將身體里的養分推到所需的部位,再將產生的廢物排出體外;也只有這樣,才能擁有烏黑亮麗的頭發、光亮飽滿的指甲以及一雙水嫩無瑕的雙手。所以氣不足時,手掌的血液循環不佳,手掌便會發白;如果再加上血也不足,手掌不但發白且毫無血色。
以顏色示意,顯現身體狀況
健康人的手掌是粉紅色的,潤澤又有彈性。一些輕微的顏色變化,便代表身體的循環及平衡輕微失調。例如手掌如果由粉紅色變為暗紅色,則代表心臟功能不佳;如果手掌不但出現暗紅色,還帶有些許的斑點,則要小心急性血壓過高、引起中風的可能!其他如手掌整個發黃或是呈現茶色,有可能是肝病的前兆;如果發黃還帶有暗紫色的斑塊,則要小心是否已經有肝硬化,甚至肝癌!
此外,手掌整個發青或是有明顯青筋,要小心腸內糞便堆積或是身體的消化排毒系統功能失調;如果小指外側有明顯青色變化,代表先天腎氣不足,小時候可能常遺尿,長大后容易腰酸或有泌尿系統的問題,老年時也容易有腎氣早衰的現象!
2.從雙手溫度
判別身體的狀況與健康
人的正常體溫一般維持在三十七攝氏度左右,這也是最健康的溫度。恒定的體溫是維持正常生命活動與新陳代謝的條件,不論外在環境溫度如何,身體內臟的核心溫度都會維持一致。
至于人體的表層溫度,則會隨著外在環境的變化而變動。在寒冷的環境中,表皮血管會收縮,以減少熱能的損耗,因此手指末梢的溫度便會顯著降低。
低溫、高溫都要特別注意
從中醫觀點而言,因為人體十二條經絡不論起點或終點都在四肢末端,所以即使手指末梢的溫度本來就會隨著環境而變動,但還是反映了身體的健康狀況。
冬天里雙手冰冷,除了表示末梢循環不佳,也代表經脈運行不暢;如果盛夏時依然雙手冰冷,便表示身體整體血液循環較差,心臟功能不佳,體內臟腑處于相對陽虛且氣血不足的狀態。
手心的溫度,不論過涼或過熱,其實都不是正常的狀態。經常雙手冰冷,在中醫屬于“脾腎陽虛”,不但脾胃吸收功能不佳,在季節交換之際,也容易出現免疫力下降、疲倦乏力、頭暈、頭痛等癥狀;女性更容易出現腹冷、痛經,甚至影響生育能力。
同樣的,手心溫度過高,甚至高于體溫,也絕非好事,這代表血液過于黏稠,容易有高血壓、高血脂及高膽固醇的狀況,也是身體自律神經失調以及體內可能處于高溫發炎,甚至有可能是甲狀腺功能亢進或是“肝腎陰虛”、“陰虛上火”等狀況。
虛熱、實熱各有不同癥狀
因此,一雙健康的手,手心溫度必然是溫暖潤澤,這代表五臟調和、身體健康無虞。《黃帝內經》曰:“掌內熱者腑者熱,掌內寒者腑者寒。”
手心溫度的寒熱,反映出體內臟腑的寒熱,不過有時在交感神經興奮、情緒激動的情況下,也會有一種“熱”的感覺。
此時的熱感溫度不高,兩手互握時,甚至會覺得兩手溫度不一致,反復握幾次后,便感覺不那么熱了,此時的熱屬“虛熱”。這種虛熱也就是俗稱的火氣大,往往因為失眠、壓力、多夢造成,有時會同時覺得口干、口苦、心煩等虛火浮越于上的癥狀。
不過,如果是手背的溫度明顯高于手心,兩手互握時覺得越握越熱時,代表“實熱”,表示體內可能正在發炎,就要當心有感染或發燒的情況!
3.從雙手手汗判定內部臟腑狀況
《黃帝內經》曰,“四肢者,諸陽之本也”,而“手為陽氣之本”。中醫認為,汗為心之液,由精氣所化,出汗屬正常生理現象,可幫助身體散熱、調節體溫、滋養肌膚及排泄代謝廢物。
每個人手心的出汗量均不同,與情緒、荷爾蒙高低及飲食習慣均有相關,但手汗過多或過少都非正常。一雙濕答答、永遠也不會干的手,代表自律神經失調、情緒容易緊張。此外,糖尿病人,甚至還會有一雙又濕又黏的手。
頻冒手汗不見得是火氣大
常有人誤以為自身體質上火,所以身體時常有燥熱感、大熱天里手心也常出汗黏膩,因此拼命喝各種消暑退火的冷飲,結果不但手心的汗沒有減少,反而導致身體的氣隨汗出,更進一步出現疲倦乏力、精神不濟等氣虛的現象。
有時手太干也不好,有些人必須一直猛擦護手霜,結果雙手還是干到脫皮,這時要注意肺經的問題。由于肺主皮毛,肺是滋養皮膚的,肺不好的人,皮膚不但容易干燥,氣管也常常會過敏,動不動就覺得喉嚨干癢、想咳嗽,也容易在季節交替時有各種呼吸系統疾病。
女性在產后及更年期時,因為荷爾蒙波動的關系,多處于陰陽失調、營養不和、皮膚腠理開闔不利的情況,此時容易動輒手心多汗,一不小心觸碰冷水或吹到風,常常反復感冒。
這種陰虛的體質,平時可以多加強肺經的保養,維持規律正常的生活并適度地紓壓,才能改善手掌的經絡循環,借由手心適當地調節排汗,間接達到保養全身的目的。
以手汗癥狀評斷體內虛實
中醫認為脾主四肢肌肉,如果脾胃運化功能失調,導致身體津液旁溢四肢,會使手汗增多,此時手汗反映出不同臟腑的功能失調。
例如雙手多汗又合并有便秘時,代表陽明胃經熱盛,同時會有身熱、面紅、怕熱、心煩、喜歡冷飲等現象;如果雙手多汗又合并食欲不佳,代表脾胃濕氣過重,此時會有容易困倦、夜間多夢、下肢水腫、腹冷腹瀉等癥狀。
如果雙手多汗又合并手心冰涼,代表脾胃虛寒,同時有可能發現手心蒼白、胃痛隱隱、綿綿不休、嘔吐酸水等癥狀;如果雙手多汗,汗液又帶一點腥臭味,表示身體代謝廢物的腎出了問題,身體的電解質平衡出了問題;如果在干掉的汗液上發現小小的尿素結晶,甚至引起手心皮膚發癢,則要小心是否有腎臟方面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