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海女》是莊杰孝海洋文學系列·長篇小說卷作品之一。收錄了《漂海女》和《孤獨的水魂》兩部作品。
《漂海女》講述主人公番婳在困境中堅持信念、毫不妥協的精神。該作品取材于豐富多彩的海上生活,塑造了積極健康的人物形象,用嫻熟而又富有特色的語言,向讀者打開了一個海上風俗與人情的窗口。
《漂海女》文字優美,情節豐富,故事情節跌宕起伏,是一部非常積極的小說。
《漂海女》:
這種白毛浪是漲潮汐激起的,隨著海的升騰浪的跳躍,望夫礁像塊陷進底部幽深的泥淖的黑石柱,越陷越深了,連原先穿云破空的巖巔也快要沒進浪叢里了,浪叢的水絲像一張張銀網罩在巖巔上。站在巖巔的姑娘番婳,在奔騰跳躍的獸群般的浪頭中孤獨地顫抖著,在天空飄灑下來的水絲網的籠罩中忽閃晃蕩著,眼看跟著望夫礁陷進水里了! 這是一九六九年的仲秋時分,的“文化大革命”早已在大陸各地如中秋的潮浪,轟轟烈烈地涌動著。祖國曠遠而荒蕪的東海南涯,此時也受到其余波的泛濫。番婳姑娘是啼鷗島人。兩千年前,漁島住滿了從大陸戰場潰退下來的胡宗南部隊官兵和形形色色的逃亡者。那時,還在漁舟上待嫁的母親,看到如潮的逃亡者涌上漁島時,有個男青年從交通船上被人潮擠落大海,被倒卷的海岸浪拉向外洋,竟然沒有人管他。母親出自善良的憐憫心,駕漁舟穿波擊浪,甩魚鉤鉤住落水人,把他拖上船。在這以后的風囂之黯的晝夜里,兩個年輕人像孤單飛海的鸕鶿棲息在漁舟,成為形影不離的情人。幾個月后,母親懷上了番婳。那青年是個形貌奇特的人,形象健壯高大,膚色粉白如玉,雙眼灰仁綠眸,鷹鉤鼻,紅卷發,說普通話時生生硬硬,講一種嘰里咕嚕的“番話”卻流利如瀉,漁家人詢問他到底是哪國人,他緘口不說。漁家人懷疑他是外國人。
漁家人叫外國人為“番人”,也把他叫作“番人”。那是個灰黑森冷的夜晚,解放軍轟擊漁島的槍炮震天動地地怒吼著。國軍官兵潮浪似的擠上幾條機帆船,準備向臺灣海峽方向逃竄。番婳的母親拉著情人,“番人”泣淚訴道,自己也不想拋下她和沒有出生的女兒,逃離大陸以后,自己死也不會忘記她們,有朝一日還會來照顧他們。在撕心裂肺的哭聲里,“番人”的船只沒進黑蒙蒙的夜海了。
番婳出生后,母親再沒有出嫁,母女倆如兩只在黑海暴里翻飛的燕鷗,淋夠了腥風咸浪,母親因為有一段和外國人結婚的歷史污點,政府不準她出遠海捕魚,防止她叛逃尋夫。她把祖輩傳下的漁舟變成交通舢板,在僻遠的海涯渡口接送客人,也承接一些載魚運蝦的業務,聊以撐家度日。
番婳慢慢長大了。父母的優點全部集中在她身上,身材比東海漁女更加高挑健美,臉龐類似鮮艷的白俄美女,膚色自得出奇,黑亮的眼眸微微地閃著綠彩,滿頭金彩燦燦的金絲發。這“番幫美女”的形體內,卻蘊藏著漢家女的性格,文靜嫻雅,孤僻寂寞,漁島人原先喚她“番女”。她在漁家中學讀書時,教語文的老先生說她文靜美麗,把她改名“番婳”。
縣水產局在啼鷗島舉辦了一座中等水產專科學校,專門替東海涯漁家培養掌握現代化捕撈和養殖技術的人員。母親身體不好。番婳中學畢業后,報考了這座水產中專學校,一邊讀書,一邊照料病弱的慈母。
正當她快畢業時,多年杳無音訊的父親,突然通過漁島政府,向番婳母女捎來了信件。父親在信里說,他逃離大陸后,在海戰里身負重傷,一直靠政府的救濟過日子,所以沒有臉面尋找番婳母女。近年,一個偶然的社交場合里,父親認識了一個同種族的白俄羅斯人。白俄羅斯人在菲律賓擁有遠洋捕撈船隊、水產品加工廠和數百萬資金,帶攜父親到菲律賓,讓父親經管一方事業,使父親發了大財。父親覺得有能力蔭庇妻子和兒女,在發信的同時,向啼鷗島匯來二十萬元的資金,囑咐母女倆一邊好好生活,等候出國相聚的時機。
在貧困荒蕪的漁鄉長大的番婳,天天看到的是茅屋住人破船漂海的景象,潮來吃鮮潮退點鹽的生活,甚至還有棕蓑擋浪破網御寒的漁家。畢業前,她動員了母親,告訴負責學生分配的水產局領導,反正她會分配到水產捕撈船隊,她決定捐獻父親匯來的大部分資金,建造一條遠洋捕撈船,吸收貧苦的家鄉漁人當老大和水手,幫助漁鄉打翻身仗。審查她的要求時,“”運動開始了。水產局頭頭聯系到她父親是“番幫人”,她建造大型遠洋捕撈船,很可能想在祖國海涯搜集情報,然后駕船叛逃。她剛剛從銀行提出造船資金,水產學校卻成立了“番婳叛逃專案組”,兩名專案人員四處尋找她,準備將她進行隔離審查。
番婳獲悉噩耗,慌不擇路地逃到荒無人煙的跳鯊海灘,爬上跳鯊海灘伸進大海深處的望夫礁。兇猛的漲潮浪淹沒了廣袤的海灘,撲向高聳的望夫礁,把番婳困在危境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