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魯迅作品的精編精選, 收錄了其散文、小說、雜文近百篇。主要內容包括: 《狗·貓·鼠》、《阿長與<山海經>》、《二十四孝圖》、《五猖會》、《無常》、《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父親的病》等。
魯迅是20 世紀中國最偉大的文學家之一,世界級的文學大師。他的作品具有超時代的力量,不僅對當時的社會尤其是青少年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促進人們為改變中國落后狀況而努力奮斗,而且也為現代社會的人們指明了方向,讓迷惘轉化為自信力,引導青年人走向光明。其多篇作品曾被選入中小學語文教材,對新中國的語言和文學有著深遠的影響。在海外,魯迅的影響也是巨大的。他的作品已被譯成英、日、俄、西、法、德、阿拉伯、世界語等50 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地廣為流傳,擁有眾多的讀者。
魯迅一生筆耕不輟,他以筆代戈、奮筆疾書,戰斗一生,寫作計有600 余萬字,留下了包括散文、小說、雜文等在內的大量的著作。
魯迅的散文,主要作品結集為《朝花夕拾》和《野草》。《朝花夕拾》是一部回憶性的散文集,是從“從記憶中抄出來”的,多為追憶兒時往事,親切曉暢,風趣清新,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等!兑安荨穭t以散文詩的形式,表達了作者對社會、對人生的反思。行文冷峻,意象獨特而富有暗示性,意境幽深,對中國白話散文詩的發展影響深刻。
魯迅的小說,作品編入《吶喊》、《彷徨》、《故事新編》,其中《狂人日記》是中國現代白話小說的開山之作。魯迅的小說數量不多,但意義影響巨大。他前期的小說多以清末民初的底層百姓為主人公,表現他們思想的麻木愚昧和生活的艱辛,以白描手法刻畫出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不露聲色地傳達出人物微妙的心理變化,如《阿Q 正傳》、《祝!。后期作品則開始借歷史典故影射現實生活,浪漫從容、幽默灑脫,如《奔月》、《出關》等。
魯迅的雜文,是他一生運用最多的文學形式。內容多彩,風格多樣,或嚴峻凜然,或清新溫婉,或潑辣犀利,或意味深長,嬉笑怒罵皆成文章,具有強烈的現實批判性,被視為“匕首和投槍”,給讀者以雋永的藝術享受,如《為了忘卻的紀念》、《論雷峰塔的倒掉》等。
英國詩人拜倫曾經說過:“一滴墨水可以引發千萬人的思考,一本好書可以改變無數人的命運。”選擇一本好書,不僅可以品味一時,更可以受益一生。本書精選了魯迅散文、小說、雜文的代表作,這些作品不僅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同時也傳達了魯迅對人生的深層思考和對中國人人性的深刻剖析,影響了中國幾代人。通過這些作品,我們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钡聂斞妇瘛
閱讀本書,讀魯迅最經典的作品、最深邃的思想、最精深的文字,讀魯迅對人間萬象的細膩描寫,對人生的思考,對歷史的審視,對現實的嘲諷,不僅可以領略魯迅極高的文學造詣,更可以啟迪思想,汲取智慧,獲得豐富的人生體驗。
朝花夕拾
小 引
狗·貓·鼠
阿長與《山海經》
《二十四孝圖》
無 常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父親的病
瑣 記
藤野先生
范愛農
后 記
野草
題 辭
秋 夜
影的告別
求乞者
復 仇(其一)
復 仇(其二)
希 望
雪
風 箏
好的故事
死 火
失掉的好地獄
頹敗線的顫動
死 后
這樣的戰士
聰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臘 葉
淡淡的血痕中
一 覺
彷徨中的吶喊
狂人日記
孔乙己
藥
一件小事
阿Q 正傳
社 戲
祝 福/
長明燈
示 眾
孤獨者
傷 逝
匕首與投槍
為了忘卻的記念
“友邦驚詫”論
論雷峰塔的倒掉
拿來主義
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
娜拉走后怎樣
記念劉和珍君
“京派”與“海
派”
爬和撞
談皇帝/332
喝 茶
說“面子”
臉譜臆測
難得糊涂
第六章 從中興到末路
在未莊再看見阿Q 出現的時候,是剛過了這年的中秋。人們都驚異,說是阿Q 回來了,于是又回上去想道,他先前那里去了呢?阿Q 前幾回的上城,大抵早就興高采烈的對人說,但這一次卻并不,所以也沒有一個人留心到。他或者也曾告訴過管土谷祠的老頭子,然而未莊老例,只有趙太爺錢太爺和秀才大爺上城才算一件事。假洋鬼子尚且不足數,何況是阿Q:因此老頭子也就不替他宣傳,而未莊的社會上也就無從知道了。
但阿Q 這回的回來,卻與先前大不同,確乎很值得驚異。天色將黑,他睡眼蒙朧的在酒店門前出現了,他走近柜臺,從腰間伸出手來,滿把是銀的和銅的,在柜上一扔說,“現錢!打酒來!”穿的是新夾襖,看去腰間還掛著一個大搭連,沉鈿鈿的將褲帶墜成了很彎很彎的弧線。未莊老例,看見略有些醒目的人物,是與其慢也寧敬的,現在雖然明知道是阿Q,但因為和破夾襖的阿Q有些兩樣了,古人云,“士別三日便當刮目相待”,所以堂倌、掌柜、酒客、路人,便自然顯出一種疑而且敬的形態來。掌柜既先之以點頭,又繼之以談話:
“嚄,阿Q,你回來了!”
“回來了。”
“發財發財,你是——在……”
“上城去了!”
這一件新聞,第二天便傳遍了全未莊。人人都愿意知道現錢和新夾襖的阿Q 的中興史,所以在酒店里,茶館里,廟檐下,便漸漸的探聽出來了。這結果,是阿Q 得了新敬畏。
據阿Q 說,他是在舉人老爺家里幫忙。這一節,聽的人都肅然了。這老爺本姓白,但因為合城里只有他一個舉人,所以不必再冠姓,說起舉人來就是他。這也不獨在未莊是如此,便是一百里方圓之內也都如此,人們幾乎多以為他的姓名就叫舉人老爺的了。在這人的府上幫忙,那當然是可敬的。但據阿Q 又說,他卻不高興再幫忙了,因為這舉人老爺實在太“媽媽的”了。這一節,聽的人都嘆息而且快意,因為阿Q 本不配在舉人老爺家里幫忙,而不幫忙是可惜的。
據阿Q 說,他的回來,似乎也由于不滿意城里人,這就在他們將長凳稱為條凳,而且煎魚用蔥絲,加以最近觀察所得的缺點,是女人的走路也扭得不很好。然而也偶有大可佩服的地方,即如未莊的鄉下人不過打三十二張的竹牌,只有假洋鬼子能夠叉“麻醬”,城里卻連小烏龜子都叉得精熟的。什么假洋鬼子,只要放在城里的十幾歲的小烏龜子的手里,也就立刻是“小鬼見閻王”。這一節,聽的人都赧然了。
“你們可看見過殺頭么?”阿Q 說,“咳,好看。殺革命黨。唉,好看好看,……”他搖搖頭,將唾沫飛在正對面的趙司晨的臉上。這一節,聽的人都凜然了。但阿Q 又四面一看,忽然揚起右手,照著伸長脖子聽得出神的王胡的后項窩上直劈下去道:
“嚓!”
王胡驚得一跳,同時電光石火似的趕快縮了頭,而聽的人又都悚然而且欣然了。從此王胡瘟頭瘟腦的許多日,并且再不敢走近阿Q 的身邊;別的人也一樣。
阿Q 這時在未莊人眼睛里的地位,雖不敢說超過趙太爺,但謂之差不多,大約也就沒有什么語病的了。
然而不多久,這阿Q 的大名忽又傳遍了未莊的閨中。雖然未莊只有錢趙兩姓是大屋,此外十之九都是淺閨,但閨中究竟是閨中,所以也算得一件神異。女人們見面時一定說,鄒七嫂在阿Q那里買了一條藍綢裙,舊固然是舊的,但只化了九角錢。還有趙白眼的母親,——一說是趙司晨的母親,待考,——也買了一件孩子穿的大紅洋紗衫,七成新,只用三百大錢九二串。于是伊們都眼巴巴的想見阿Q,缺綢裙的想問他買綢裙,要洋紗衫的想問他買洋紗衫,不但見了不逃避,有時阿Q 已經走過了,也還要追上去叫住他,問道:
“阿Q,你還有綢裙么?沒有?紗衫也要的,有罷?”
后來這終于從淺閨傳進深閨里去了。因為鄒七嫂得意之余,將伊的綢裙請趙太太去鑒賞,趙太太又告訴了趙太爺而且著實恭維了一番。趙太爺便在晚飯桌上,和秀才大爺討論,以為阿Q 實在有些古怪,我們門窗應該小心些;但他的東西,不知道可還有什么可買,也許有點好東西罷。加以趙太太也正想買一件價廉物美的皮背心。于是家族決議,便托鄒七嫂即刻去尋阿Q,而且為此新辟了第三種的例外:這晚上也姑且特準點油燈。
油燈干了不少了,阿Q 還不到。趙府的全眷都很焦急,打著呵欠,或恨阿Q 太飄忽,或怨鄒七嫂不上緊。趙太太還怕他因為春天的條件不敢來,而趙太爺以為不足慮:因為這是“我”去叫他的。果然,到底趙太爺有見識,阿Q 終于跟著鄒七嫂進來了。
“他只說沒有沒有,我說你自己當面說去,他還要說,我說……”鄒七嫂氣喘吁吁的走著說。
“太爺!”阿Q 似笑非笑的叫了一聲,在檐下站住了。
“阿Q,聽說你在外面發財,”趙太爺踱開去,眼睛打量著他的全身,一面說!澳呛芎,那很好的。這個,……聽說你有些舊東西,……可以都拿來看一看,……這也并不是別的,因為我倒要……”
“我對鄒七嫂說過了。都完了。”
“完了?”趙太爺不覺失聲的說,“那里會完得這樣快呢?”
“那是朋友的,本來不多。他們買了些,……”
“總該還有一點罷!
“現在,只剩了一張門幕了。”
“就拿門幕來看看罷!壁w太太慌忙說。
“那么,明天拿來就是,”趙太爺卻不甚熱心了!鞍,你以后有什么東西的時候,你盡先送來給我們看,……”
“價錢決不會比別家出得少!”秀才說。秀才娘子忙一瞥阿Q 的臉,看他感動了沒有。
“我要一件皮背心!壁w太太說。
阿Q 雖然答應著,卻懶洋洋的出去了,也不知道他是否放在心上。這使趙太爺很失望,氣憤而且擔心,至于停止了打呵欠。
秀才對于阿Q 的態度也很不平,于是說,這忘八蛋要提防,或者不如吩咐地保,不許他住在未莊。但趙太爺以為不然,說這也怕要結怨,況且做這路生意的大概是“老鷹不吃窩下食”,本村倒不必擔心的;只要自己夜里警醒點就是了。秀才聽了這“庭訓”,非常之以為然,便即刻撤消了驅逐阿Q 的提議,而且叮囑鄒七嫂,請伊千萬不要向人提起這一段話。
但第二日,鄒七嫂便將那藍裙去染了皂,又將阿Q 可疑之點傳揚出去了,可是確沒有提起秀才要驅逐他這一節。然而這已經于阿Q 很不利。最先,地保尋上門了,取了他的門幕去,阿Q說是趙太太要看的,而地保也不還并且要議定每月的孝敬錢。其次,是村人對于他的敬畏忽而變相了,雖然還不敢來放肆,卻很有遠避的神情,而這神情和先前的防他來“嚓”的時候又不同,頗混著“敬而遠之”的分子了。
只有一班閑人們卻還要尋根究底的去探阿Q 的底細。阿Q也并不諱飾,傲然的說出他的經驗來。從此他們才知道,他不過是一個小腳色,不但不能上墻,并且不能進洞,只站在洞外接東西。有一夜,他剛才接到一個包,正手再進去,不一會,只聽得里面大嚷起來,他便趕緊跑,連夜爬出城,逃回未莊來了,從此不敢再去做。然而這故事卻于阿Q 更不利,村人對于阿Q 的“敬而遠之”者,本因為怕結怨,誰料他不過是一個不敢再偷的偷兒呢?這實在是“斯亦不足畏也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