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在國家“十一五”攻關計劃《遼寧海區赤潮統計預報》(2001BA603B-06-05)、海洋公益行業專項“典型海域水母災害監測預警技術業務化應用與示范研究”(201005018-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重金屬離子在微囊藻群體形成中的作用機制”(31300393)、遼寧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遼東灣典型海域褐潮生物種群生態對策”(2014020182)及遼寧省海洋與漁業科研項目“基于生態穩定性的溢油生態修復效果評估及溢油次生災害的生態防治”(201415)研究基礎上歸納總結部分研究成果,并借鑒和引用前人的部分研究結果系統集成。本書在概述渤海污染現狀的基礎上,首次系統闡述了近年來渤海海域頻繁發生的赤潮、褐潮、水母災害、溢油事故、生物入侵及綠潮、污損生物危害等海洋生態災害的誘因、規律、危害及其應急處置技術研究現狀,并詳細介紹了海洋生態災害*前沿的應急處置技術,*后論述了減少渤海海洋生態災害發生的政策、措施及展望。
本書是一部特色鮮明的學術著作,不僅對現階段應對渤海突發的海洋生態災害事件具有極強的實際參考價值及重要的理論指導意義,同時對應對我國其他海域突發的海洋生態災害也具有重要的借鑒價值。渤海的海洋生態災害防治任重而道遠。為切實服務于環渤海經濟社會需求和公眾安全,必須始終將渤海突發事件應急工作擺在重要位置,積極開展海洋生態災害的防治工作。
宋倫,1980年生,碩士學位,遼寧省海洋水產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遼寧省應急管理專家,遼寧省海水健康養殖模式與病害防控技術創新團隊崗位專家,遼寧省第八批“百千萬人才工程”萬人層次人才,大連市科技創新之星,大連市技術新星標兵,中國生態學會、中國環境科學學會、中國海洋學會、中國水產學會會員。主持和參與國家“十五”攻關項目、“十一五”科技支撐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海洋公益行業專項、遼寧省自然科學基金等科研項目20余項。發表學術論文18篇,其中SCI和EI收錄4篇,出版專著2部,獲得授權的國家發明專利、國家實用新型專利及計算機軟件著作權10項。
全書共分為9章,
第1章主要闡述近年來渤海的污染物種類及污染現狀,
第2章主要概述了赤潮生態災害發生的誘因、規律、危害及其應急處置,
第3章綠潮生態災害及其應急處置,
第4章褐潮生態災害及其應急處置,
第5章水母災害暴發及其應急處置,
第6章主要闡述目前渤海海域海洋生物入侵的種類、危害現狀及其應急處置,
第7章主要闡述渤海海域污損生物的種類、危害現狀及其應急處置,
第8章主要闡述目前渤海海域溢油的現狀、危害及其應急處置,
第9章主要闡述降低渤海海域海洋生態災害的政策、措施及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