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官箴》是從宋代以迄近現代福建的名宦循吏及碩儒名士的著述中,選取與為官從政和克己修身有關的箴言,包括從政規范、為官鑒戒、修身要義以及待人、接物與處事的準則規范,是對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繼承和弘揚。
盧美松,福建省文史研究館館員、編審,文史研究專家,曾負責省級地方志的編修工作。林怡,中共福建省委黨校、福建行政學院教授,文學博士,長期從事地方歷史文化、歷史人物研究。
一、從政旨義
二、為官矩范
三、任人箴誡
四、修身準繩
五、待人正則
六、接物規誡
七、處事銘鑒
附錄人物簡介
主要參考書目
編后記
《福建官箴》:
(一)本書選擇福建歷代名人有關從政為官、修身治事的嘉言、警句。
(二)福建歷代名人是指福建籍名宦和少數曾在福建任官的名人,或本籍的碩儒名宿,其個人操守或聲望俱佳者。
(三)時間界限:上自宋代,下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
(四)每章編排順序,大體上按照箴言作者生年順序排列;由于朱熹的聲望和影響較大,故置于各章前列。
(五)慎選箴言內容,并注明引文的來源出處,以示資料真實可靠。
(六)為方便讀者了解語義,對少數難解詞句加以注釋。
(七)為幫助讀者了解時代背景和言者身份,附錄箴言作者簡介,以供參考。
一、從政旨義
平易近民,為政之本。
——〔宋〕朱熹《朱子語類》卷一○八,第2689頁
民生之本在食,足食之本在農。此自然之理也。
——〔宋〕朱熹《勸農文》,《朱文公文集》卷九十九,《朱子全書》第25冊,第458頁
人只有一個公私,天下只有一個邪正①。
——〔宋〕朱熹《朱子語類》卷十三,第228頁
注釋:①為公則正,為私則邪。
官無大小,凡事只是一個公。若公時,做得來也精采,便若小官,人也望風畏服。若不公,便是宰相,做來做去也只得個沒下梢①。
——〔宋〕朱熹《朱子語類》卷一一二,第2735頁
注釋:①下梢:結局。
公明正大之人用于世,則天下蒙①其福;私暗邪僻②之人得其志,則天下受其禍,此理之必然也。
——〔宋〕朱熹《金華潘公文集序》,《朱文公文集》卷七十六,《朱子全書》第24冊,第3666頁
注釋:①蒙:承受。
②邪僻:不合正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