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內容齊全,按邏輯順序詳細介紹了“錢要怎么找”——創業資金的獲取途徑,“錢要怎么賺”——小公司的盈利模式,“錢要怎么管”——簡單的財務管理方案,“錢要怎么花”——財務預算的做法,“錢要怎么收”——關于應收賬款的管理,“錢要怎么分”——公司利潤的分配,“錢要怎么保”——財務風險的全面防范等諸多方面的問題,為創業者具體介紹了創業之初應會應知的財務知識。
本書針對創業這一特定活動,闡述企業理財的一些基本原理、方法和重要觀念,幫助創業者成功創業。內容涉及了如何獲取創業資本、如何運用所獲資本、怎樣建立內部控制制度、如何核算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怎樣避免風險、如何分析經營中的問題、怎樣籌劃稅務問題等,探討創業者相應的管理對策;既是對企業管理和創業理論的豐富和完善,也是為創業者開展企業創業活動提供重要的指導,對于提高我國企業創業的成功率,促進創業活動的健康發展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林清玄,臺灣高雄人,散文家,連續十年雄踞。被譽為“當代散文八大家”之一。
17歲開始發表作品;20歲出版首本書;30歲前得遍臺灣所有文學大獎;35歲入山修行后寫成的“身心安頓系列”;40歲完成“菩提系列”。
他的文章曾多次入選大陸、中國臺灣、中國香港中小學華語教材及大學國文選,還曾被收入大陸高考語文試卷,是國際華文世界被廣泛閱讀的作家。
序 大海一滴
輯一 白雪少年
白雪少年
兵卒無河
期待父親的笑
過火
家有香椿樹
輯二 飛入芒花
飛入芒花
在夢的遠方
心靈的護岸
冰糖芋泥
浴著光輝的母親
籮筐
輯三 迷路的云
紅心番薯
卷簾
迷路的云
月光下的喇叭手
飛鴿的早晨
銀合歡
冰凍面線糊
輯四 惜別的海岸
總有群星在天上
不要指著月亮發誓
黃玫瑰的心
南國
傷心渡口
惜別的海岸
查看全部↓
《愛別離,無常卻美麗(大字版)》:
序 大海一滴
書卷觀音
路過一家小古董店,櫥窗架上一尊巴掌大的觀音菩薩牢牢吸住我的目光。
那觀音像的顏色是深深的紫色,在漂流不定的紅塵,深深的紫有一種靜定的力量,仿佛紫色的蓮花開在混濁的水池。
我想,應該是小葉紫檀刻成的,因為我的手邊還有一串小葉紫檀的念珠,用了五十年了,與那觀音有著相同的紫,三十年前,我曾用那紫色寫成了《紫色菩提》一書。
觀音像吸引我的,不只是紫色,而是觀音手上拿著一卷書,正凝神斂目在讀著書。
我看過無數美麗莊嚴的觀音雕像,卻還沒有看過讀著書卷的,真是太稀有了,忍不住推門進店,去與那座觀音會面。
經營了五十年古董店的老板,確定了那座觀音像是小葉紫檀,卻不能確定觀音為何在讀書。
“觀音菩薩為什么還在讀書呢?”他這樣反問我。
我也感到迷惑,觀音菩薩悲智雙運,已達到慈悲與智慧的最高境界,為什么還在讀書?為何而讀?為誰而讀?
我自己想了一個理由,菩薩與佛陀、阿羅漢不同,菩薩即使達到了佛陀的果位,但他不舍眾生,所以留下一絲有情在人間,與眾生同悲共喜,甚至與眾生一起讀書。菩薩也不像阿羅漢斷愛入涅槃,他寄情于人間,詩書正是他在人間的寄情。
菩薩不舍離一切,所以也包容一切;菩薩的智慧不只是出世智,也是人間智。
菩薩還在讀書,還手不釋卷。
最終,我把那尊書卷觀音請了回家,擺在我的書案,每次抬頭,看著暖暖的紫光中,菩薩手中的一卷書,總給我深刻的啟示,希望學習菩薩,不斷地學習,走向更高的世界。
求人不如求己
書卷觀音,我是第一次看見,手里拿著念珠的觀音菩薩,我卻收藏了幾尊。
從前也是不解,觀音菩薩“千處祈求千處應”,人人都在祈求能得到菩薩的庇佑,人人都在念“南無觀世音菩薩”,觀音菩薩卻手持念珠,他自己是在念什么?
及至讀了蘇東坡與佛印的對話才了然。
……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