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上的拷問與探究》記錄了作者長期從事小學教育工作的思考。全書分四大部分,一是談教育癥結問題,二是研究教育生命,三是具體教學的理論思考,四是中外教育之比較。作者將“欣貴教育”的理念貫穿在教育教學中,提出了許多自己獨特的簡介,并通過實踐來檢驗。她的理念、方法與研究成果,對一線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幾年前,談莉莉校長在上海市名校長培養基地學習,我們基地主持人和校長們一起來到寶山區第二中心小學學習交流,那次談莉莉校長向我們介紹了寶山二中心“運用欣賞管理提高教育教學有效性實踐與研究”的情況,這對參加學習的校長們很有啟發,也很有幫助。有專家認為,寶山二中心的欣賞管理注重管理理念的改變,倡導一種更符合現代人心理需求、更富有人性的管理方式與策略,是對現代學校管理理念的一種有益實踐。在聽談莉莉校長介紹的過程中,我感受到了談校長勤于學習、勤于實踐、勤于反思、勤于總結的可貴職業素養。如今,當我讀完談校長的這本書,又深深地為談校長的辦學精神和辦學成就所感動。成就源于勤奮,勤奮源于智慧,智慧源于學習與實踐。談校長和寶山二中心的老師們十多年來走過的就是這樣一條路徑,而且還在繼續前行。
寶山區第二中心小學是一所具有七十多年歷史的鄉鎮中心校。幾十年來,經過幾代教師的實踐與探索,積累了一定的教育教學經驗,取得了較好的辦學成效,但是談校長和她的老師們又常常清楚認識到辦學的不足,覺得辦學成效相對社會發展要求來說,并不盡如人意。談校長覺得老師們在教育教學中的全情投入,足以讓人感動;孩子們積極的學習態度,又無不令人稱贊,為什么努力和績效不成正比?許多問題迫使學校全體教師認真反思,在積極實踐與研究中尋找良策。他們把精力始終聚焦在課堂,因為課堂是師生互動學習的重地,是師生教學相長的靈動天地……
于是,十多年來,“二中心”老師在積極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學會了反思,學會了針對問題尋找對策,學會了改進教育教學的理念和方法,學會了不斷地總結和提高。不斷地學習與實踐,只為踐行一個基本道理:有了好課堂才有好學校。不斷地探索與發展,才有了這本書里所告訴大家并能為大家所借鑒的收獲和體會。
談莉莉,中學高級數學教師,現任上海市寶山區第二中心小學校長兼黨支部書記,寶山區第二屆數學學科帶頭人,曾多次獲得區新長征突擊手,市、區優秀園丁等光榮稱號。她以“欣賞教育”為教育理念,本著“把平凡的事情做經典,把經典的事情做精彩”的精神,帶領寶山區第二中心小學全體師生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績,在四個三年的發展實踐中,學校實現了打基礎、出成效、創品牌的三級跨越,并逐步形成了學校的“大拇指”文化特色。
序
引子:成功,從“大拇指”開始
拷問:教育癥結之研究
教育:要讓師生彰顯生命的活力
反思:從生命的高度審視課堂教學
變“管”為“引”,讓管理成為有思想的行動
轉變,要從影響內心開始
從學校實際出發,探索生態管理模式
探究:教育生命之激活
開展“欣賞教育”,喚醒學生的生命活力——新優質學校自建之路探索之一
探索“活力管理”,激活教師的自我成長力——新優質學校自建之路探索之二
創新特色課程,滋養師生成長活力——新優質學校自建之路探索之三
從無痕到永恒,學校校本課程的實踐研究——新優質學校自建之路探索之四
一個重要命題:如何激活教師專業自覺——“活力管理”理論下激活教師專業自覺的
校本實踐
構建綠色生態環境,讓孩子從心底綻放微笑——我對加強“快樂成長學風”建設之思考與實踐
欣賞管理,引領教師在“慧教”中提高教育教學有效性
教育留痕:為每一個孩子創設有意義的學習經歷
比較:中美教育之比照
美國基礎教育的第一印象
“影子”生活:與Julic校長“如影隨形”的一天
快樂成長:不一樣的美國學生生活
從教師用書看美國教學方向性和有效性的把握
感受UCLAC0mmunitySchool多元化教學和目標的引領
NanCy教授講座:加州核心課程標準的實踐
聆聽加州大學教育學院教授的演講
華裔教授一席談:讓孩子從“happy”到“enjoy”
特殊教育:不是裝樣子,真的很特殊
基于加州C小學的觀察與思考
反思:思想在探索中升華
小校長,大責任
校長管理亦方更亦圓
幸福在心,幸福在行
工作著是美好的
搭建七彩秀臺,展七彩人生
附錄
上海市寶山區第二中心小學提高辦學品位辟新徑
成功,從“大拇指”開始
每朵花兒都值得欣賞
每個人都重要,都能發揮作用,都能帶來變化
寶山區第二中心小學開展“百枚‘大拇指’行動”
讓每個孩子從這里走向成功
寶山區第二中心小學“大拇指”課程實施方案
后記
《課堂上的拷問與探究》:
轉變,要從影響內心開始
有位老教育工作者在談到教育的價值時曾經這樣說過:“教育是偉大的,教育也是平凡的。教育能改變世界,但是教育首先要改變內心世界;當我們改變每一個孩子的內心的時候,教育就能改變世界。”縱觀我校十多年的發展歷程,反思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我們認為,要改變“孩子的內心”,就必須首先要改變教師的內心。
那么,如何讓辛苦工作的老師能感受工作的幸福,在幸福體驗中自覺的改變內心呢?我覺得,其關鍵是我們要引導教師學會改變心態、改變狀態、改變態度。實踐告訴我們,當我們的老師能以積極的態度對待自己所從事的教育工作,那么,他們就會面對各種各樣的不利環境和因素做出積極的行動,產生意想不到的收獲。這是我們每一個教育管理者的所期待的境界。那怎樣做才能達到這樣的境界?
一、讓校園文化成為無形的力量
文化,是教育之魂。多年的實踐,我們感受到有一種力量,也就是文化的力量可以影響、可以轉變每一個人的內心。學校教育,不但要讓文化成為無形的力量,潛移默化,更要讓文化成為有形的行為,成為積極的促進。當然,這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一定是一個長效的過程。為使校園文化成為無形的力量,我們在學校管理上始終著眼抓好以下三點。
(一)關注核心思想的傳承
回想到十多年前,學校面臨著生源差、教師人心渙散、教學質量低下等問題,我們提出了“欣賞教育”,用欣賞喚醒每一個孩子的發展欲望和潛能。三年的實踐,我們欣喜地發現:欣賞給學校帶來的巨大變化,除了教學質量躍居前十,更讓我們高興的是,欣賞讓每一個孩子提升了自信,獲得了發展。學生的發展又增強了教師的自信,師生觀念在欣賞中升華,循環往復,讓我們真真切切感受到欣賞帶來的奇跡。因此,這幾年來,我們以欣賞為核心思想,統帥學校的各項工作,從欣賞到互悅,到活力管理,盡管欣賞的外延在拓展,但是內涵始終不變:每一個人都是重要的,每一個人都能帶來變化,每一個人都能發揮作用。
目前,“大拇指”文化統帥學校的各項工作。從學校管理緯度來看,學生——百枚“大拇指”行動,把學校教育教學的實踐統整到“大拇指”文化體系中;教師——活力管理理論的實踐與運用,喚醒每一個教師發展的內驅力;從管理的時間經度來看,我們的“大拇指”文化適用于每一個時期的教育發展和變化,如2010年國家和上海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提出,讓每一個孩子健康快樂成長,我們認為,孩子的健康不僅僅是身體的健康,更重要的是心理的健康,而“欣賞教育”就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的教育思想,關注孩子的興趣、習慣和良好的品行的養成。2011年上海教育提出了綠色評價體系的實踐,我們又以“欣賞”為抓手,通過《“大拇指”儲蓄銀行手冊》,從課程內環境和課程外環境人手,創編了《寶山二中心教學五流程指導意見書》,關注孩子的綠色生態環境的營造,努力構建一個安全的、和諧的、激勵的、有營養的綠色生態環境。現在,上海正在實施的“基于課程標準下的教學評價的研究”,我們又以“欣賞”為核心,提出了“百枚‘大拇指’在行動”,讓評價在“大拇指”行動中得以有效落實。接下來,我們還將把“大拇指”行動延伸到家庭,讓所有的家長在一起參與中對我們的核心教育思想認同和理解,并有效運用,真正讓每一個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