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山俠蹤/民國武俠小說典藏文庫·鄭證因卷》是一部民國武俠小說。鄭證因的武俠小說對情節的整體性重視尤其突出,主要以“恩仇結”和“英雄會”的經典俠義模式形成故事,是傳統俠義的現代回歸,而所用的敘事手段帶有不同于傳統的色彩,開啟了武俠小說關于故事與情節敘事的一片新天地。中國文史出版社“民國武俠小說典藏文庫·鄭證因卷”共收錄鄭證因武俠小說八十余種,共三十九部,《荒山俠蹤/民國武俠小說典藏文庫·鄭證因卷》就是其中一部。
鄭證因論
第一回 訪異人荒山逢奇險
第二回 走風塵雙俠護孤雛
第三回 踏月遇兇徒只身探匪窟
第四回 武功驚盜首豪客竟歸心
第五回 破奸謀云子揚負傷脫大難
第六回 焚莊院皮三虎誤闖陰風崖
第七回 天理昭彰云子揚巧殲巨盜
第八回 燈昏月暗寧安府惡吏逞兇
第九回 懲奸除害揮利刃地覆天翻
第十回 風塵困頓葉三娘仗劍尋仇
第十一回 拒捕脫重圍九環灣英雄避禍
第十二回 任俠傅血柬沈勇飛騎邀援
第十三回 矢志殘淫徒群俠怒闖白狼堡
第十四回 群丑飛騎偵俠蹤荒郊圍六騎
第十五回 整隊鳴炮劊子手接迎拜山客
第十六回 楓樹林紙彈示警群雄拒飲酒
第十七回 群雄獻絕技韓大俠初顯身手
第十八回 徒手呈絕技楊龍云弟兄歸心
第十九回 月夜現黑影鬼見愁驚接怪信
第二十回 冷月照山空鐵面佛故炫奇技
第二十一回 凄風撼野草老拳師微露圭棱
第二十二回 望月感喟群雄踐約奔虎陀峰
第二十三回 莽僧庇徒逞兇雙俠顯身手
第二十四回 虎陀峰草上飛行鐵掌懲兇僧
第二十五回 兵困喀蘭寨
第二十六回 趙元龍鐵槍拒敵
第二十七回 幾遭覆滅絕處逢生
第二十八回 大力神單力退群丑
第二十九回 蘭姑被劫
第三十回 獵戶共存亡遷寨陰風嶺
第三十一回 趙元龍白狼堡報警
第三十二回 群雄共議救蘭兒
第三十三回 風塵三杰夜闖寧安
第三十四回 入虎穴闖重伏敗奸謀破詭計
《荒山俠蹤/民國武俠小說典藏文庫·鄭證因卷》:
第一回訪異人荒山逢奇險昂古喀蘭山為吉林完達山脈終點之處,屬依蘭道所轄境。距山數十里,東西北三面均有大江橫阻,東北為同江,西為黑龍江。這昂古喀蘭山山勢奇險,盡是陡壁懸崖奇峰怪嶺,最高處幾無道路可通。晴明時尚可望見山頂,一遇陰晦便云氣蒸騰,把山頭籠罩在云霧之內,只是一片空蒙。
山下的居民約有百十戶人家,全以打獵為生,每遇人山打獵的時候各人全要帶三四日的干糧,因為山上沒有通行的山道,只有崎嶇小路,還是荊棘塞途。
往往也遇上稍微平坦廣闊的山頭,可是走不到一二里地又斷了,仍然是層巒高聳亂石崢嶸,獵戶們從進山起走十幾丈必要留一個標記,怕是迷了歸路困死在山中。就這么小心,也曾因追逐野獸迷了道路困在山中數日數夜才找著標記方才能夠回來的。既然這古喀蘭山這么險就不許進這個山打獵了,但是俗語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是分毫不差的。這山中野獸極多,每進山一次全是飽載而歸,利之所在也就能使人們把危險置之度外。
獵戶們住所全在這山根底下。房子的建筑極其簡單,全是壘石架木,只求堅固不管好看不好看。在有閑工夫的時候就伐些樹木,圍著所有的房子裝起柵欄來,竟把這一帶的地方組成一個小小村落。這小村落本沒有名字,后來因為常到臨江縣賣打來的野獸,競把這地方喚作喀蘭寨。獵戶中公舉一個頭目,大家全聽他的指揮,為是免去了許多事。公舉的這人姓趙名叫元龍,年紀有五十多歲,生得身量高大勇猛沉著,掌中一桿大槍有神出鬼沒之能,善打十二支甩手箭,百步內無虛發。天然地帶著一種震懾人的威嚴,所有的獵戶見了他不由己地就起了一份敬慕之心。所以趙元龍每發一種命令,沒一個不敬謹服從的。
趙元龍并不是關外的土著,據他自己說是直隸口北道屬桃花堡人,從二十歲流落到關外干了十幾年游牧生涯,后來遭了一場禍事,把牧場讓給了別人才來到這里存身。老婆早已故去,撂下一個男孩這時才十二歲,乳名叫虎子,生得頭角崢嶸骨骼壯健。趙元龍因為一生飄蕩,到老來只有這么一點骨血,所以對于這虎子異常疼愛。
喀蘭寨形同化外,哪懂得什么叫讀書識字,虎子跟著父親只有學些個拳棒的功夫。喀蘭寨中的獵戶一半是有家眷的土著,有跟虎子年齡相仿的天天聚在一處玩耍,虎子領著這些孩子們練爬山,比賽誰能爬得高、跑得快。往往把一塊兒玩耍的孩子們摔得鼻破臉腫,虎子因此常常地被爹爹呵責,日子長了全不敢再跟虎子去爬山了。虎子因為別的孩子自己手腳不利落挨了摔,倒累得自己受爹爹的呵斥,不由得也氣惱起來,索性不去找別的孩子一塊玩了。每日自己到山坡上拾石頭子砍那松鼠小鳥,有時誤打誤撞地被石頭擊死了一只松鼠,樂得蹦跳著跑回去向爹爹獻功,趙元龍只有囑咐不要私自進山,怕他遇上毒蛇野獸就有性命之憂。虎子哪里肯聽他爹爹的話,把爹爹的囑咐只當作耳邊風,依然是滿山亂跑,一天比一天膽子大。
這日清晨本是進山打獵的日子。趙元龍一看山頭上已被云氣蒙住,知道早晚必要有暴雨,時在夏令正是多雨的時候,遂臨時告訴大家不要進山。獵戶們也懂得望山頂云氣測度陰晴的,遂把應用的器械收拾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