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課落實創新計劃背景下的“概論”課教學改革探索》收錄了全省各高校專家、學者撰寫的50多篇論文,按照不同的議題進行的編輯整理體現了教師們思考的不同維度。從中可以看出全省的“概論”課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為增強教學實效性所進行的思考,所付出的心血。這種思考、這種探索是有意義的,是值得提倡的!
在新形勢下,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度重視意識形態安全工作。高校思政課教師承擔著對大學生進行系統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任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貫徹落實中宣部、教育部《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體系創新計劃》及《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建設標準》,不斷改進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方式方法,深入探索教學改革是當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工作。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作為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的核心課程,主要是對學生進行系統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教育,幫助學生系統掌握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基本原理,正確認識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正確認識和分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從而培養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堅定在黨的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理想信念,增強投身到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自覺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遼寧省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概論”課專業委員會組織全省“概論”課教師針對課程教學問題積極開展教學研究,各位專家、學者分別就“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在網絡化教學、分層式教學、探究式教學、銜接式教學、實踐教學、教學話語體系等教學方法多樣化與教學實效性等問題進行了思考。“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的教學應在注重理論知識的同時,也要注意方法的恰當運用;在運用傳統教學方法的同時,也要注重運用新媒體、新的網絡教學方式;內容上既要注重大學的課程內容,同時要注重與高中政治課的課程銜接、與研究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課程的銜接;針對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大學生,既要注重一般性的知識介紹,又要針對專業特點,實施分層教學。
論文集收錄了全省各高校專家、學者撰寫的50多篇論文,按照不同的議題進行的編輯整理體現了教師們思考的不同維度。從中可以看出全省的“概論”課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為增強教學實效性所進行的思考,所付出的心血。這種思考、這種探索是有意義的,是值得提倡的!
遼寧省高校工委、遼寧省教育廳高度重視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建設,采取切實措施推進思政課課程建設尤其是隊伍建設,鼓勵教師們對教學對象、教學內容、教學方法進行深入研究,增強教學的針對性。可以說,《思政課落實創新計劃背景下的“概論”課教學改革探索》一書的出版是全省“概論”課教師加強“概論”課課程建設的具體體現。希望全省思政課教師積極努力,進一步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質量,使思想政治理論課真正成為大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畢生難忘的精品課程!
趙冰梅(1962-),遼寧沈陽人,沈陽航空航天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榮獲國務院政府津貼,全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年度影響力人物、遼寧省教學名師。主持教育部思政專項、遼寧省社科基金等科研課題多項,出版學術專著多部,在中文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多篇。主持的教學改革項目曾獲得教育部首批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擇優推廣項目、遼寧省教學成果一等獎等多項教學成果獎。
曲洪波(1978-),遼寧撫順人,沈陽航空航天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副教授、博士。從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與科研,主講課程被評為遼寧省精品資源共享課,曾獲得遼寧省教學成果一等獎、校教學成果一等獎等教學研究類獎勵多項。先后被評為全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年度影響力人物提名、遼寧省優秀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等榮譽稱號。
第一編 師資隊伍與學科建設研究
“概論”課課程建設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學科建設的關系研究
“概論”課教學話語體系構建的基本維度
地方本科高校轉型背景下“概論”課教師隊伍建設及素質提升問題研究
“概論”課教師隊伍建設與素質提升問題研究
“概論”課在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體系中的地位與作用研究
第二編 新媒體與“概論”課教學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資源共享課建設探析
“概論”課課堂教學與MOOC在線教學的有效融合
“概論”課“混合式教學”法的應用研究
翻轉課堂在“概論”課中的應用研究
移動互聯網對“概論”課教學的影響與對策
移動互聯網對高職院校“概論”課教學的影響與對策研究
互聯網時代微信平臺在“概論”課中的運用探索
運用移動信息技術構建“概論”課一站式品質課堂
微媒體語境下的高職院校“概論”課教學
微媒體對“概論”課教學的影響與對策研究
論高校“概論”課教學中的新媒體思維
淺談“概論”課如何利用網絡資源提高教學效果
社會調研微視頻在“概論”課的運用研究
利用移動新媒體提升“概論”課教學實效性研究
民辦高校“概論”課“混合式教學”法的應用研究
第三編 “概論”課教學內容研究與探索
研究生“中特理論”課銜接本科“概論”課教學問題研究
“概論”課培養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問題研究
“概論”課教學與“綱要”課教學內容交叉問題研究
“概論”課培養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問題研究
“概論”課與地方文化有效銜接及其重大意義
“概論”課與高中政治課的銜接問題研究
“概論”課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轉化的必要性及方法
最近發展區理論在“概論”課教學中的應用
“概論”課教學中應對社會熱點問題研究
新媒體時代“四個自信”融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多維思考
第四編 “概論”課教學方法與教學實效性研究
“概論”課中實施情景劇教學的幾點體會
案例教學法在“概論”課中的應用與實踐
……
第五編 “概論”課實踐教學環節研究
后記
《思政課落實創新計劃背景下的“概論”課教學改革探索》:
二、移動信息技術在“概論”課教學中的應用
用移動互聯網的思維反思“概論”課教學,用移動信息技術來改造教學,創新教學法是教育信息化的目標和要求,也是“概論”課教學改革創新的立足點。
(一)運用信息技術助推“概論”課課堂教學的翻轉化
“概論”課日常教學最大的痛點就是學生不買賬、教師掌控不住。這種現象也是思政課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用信息化手段,翻轉課堂的方式是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所謂的翻轉課堂就是把傳統課堂的知識傳遞的行為翻轉到課前的網絡上,課上讓學生完成知識內化,翻轉課堂的核心就是讓學生能主動學起來。在翻轉課堂中,教師從知識的傳遞者、課堂教學的主宰者變成了教學活動的設計者、組織者、管理者。
作為教學活動的設計者,課前教師要在網絡教學平臺上為學生推送課前自主學習所需的相關學習資源,包括每個模塊的學習任務單、課件、視頻、學習素材、自主學習效果自我評價的在線測試等相關的學習資源。同時,要對學生的自主學習進行指導,分析學生學習效果自測的數據,全面掌控學習狀況。這一切都需要在移動信息技術的支持下完成,更重要的是信息技術使學生課前的自主學習變得可知、可控,這是翻轉課堂順利實施的關鍵。
而課堂活動的核心是師生共同解決自主學習過程中存在問題,進而完成知識的內化與升華,翻轉課堂使教學的重點與難點輕松突破。移動信息技術、翻轉課堂在“概論”課教學中的運用,使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走向了“以學生為中心”,提高了學生的教學參與感與自主學習的能力。
(二)運用移動終端設備,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007年被視為移動互聯元年。智能手機與平板電腦爆炸式增長把人們帶進了真正的移動互聯時代。移動互聯技術必然對傳統的“教”與“學”產生根本性的革命。以智能手機與平板電腦為代表的移動終端,逐步取代了傳統的固定終端(PC)。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大學生已成為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先鋒隊和主力軍,他們是移動信息技術的原住民。根據“遼寧科技學院學生網絡使用情況調查問卷”顯示,我校94.9%的學生每天上網;40.6%學生上網時間6小時以上;81.6%的學生上網的主要目的是娛樂、玩游戲、聊天、看影視劇。這種狀況令人擔憂,引導他們正確地認識和使用移動信息技術,讓移動信息技術成為學生發展的助力器,讓移動終端設備成為教學改革的重要載體,這是教育發展的趨勢與潮流。當代的大學生不再喜歡枯燥的說教,他們更喜歡自己動手,用他們喜歡的設備展開學習活動,更容易被學生所接受。所以,在很多學校不允許手機進課堂的時候,我們在“概論”課的課堂教學中,全程使用手機操作完成教學任務。移動終端學習方式,學生實現了學習過程最大的自主化。他們可以自主選擇學習的時間、學習的地點、完成任務的方式、自由表達自己的觀點。學習隨時隨地,活動靈活多樣,參加活動有經驗值的獎勵,回答問題好會獲得老師的點贊,這樣的學習方式,無疑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的實效性。在“遼寧科技學院學生手機使用及學習情況調查問卷”的調查中,關于“運用移動終端設備展開信息化教學是否提高了你學習積極性”的調查中,95%的學生認為提高或極大提高了學習積極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