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系統地闡述了汽車的構造和工作原理。全書包括緒論、汽車的總體構造及基本行駛原理、汽車發動機、汽車傳動系統、汽車行駛系統、汽車控制系統和汽車車身及其附屬裝置等內容。本書引入了大量圖片, 便于學生對復雜汽車零部件的理解和想象。
緒論
0.1 國內外汽車工業概況
0.1.1 國外汽車工業概況
0.1.2 國內汽車工業概況
0.2 汽車的類型
0.2.1 汽車的概念
0.2.2 汽車的類型
0.3 國產汽車的編號規則
第一篇 汽車的總體構造及基本行駛原理
第1章 汽車的總體構造
第2章 汽車行駛的基本原理
第二篇 汽車發動機
第3章 汽車發動機的總體構造和工作原理
3.1 發動機的分類與基本構造
3.1.1 發動機的分類
3.1.2 往復活塞式內燃機的基本構造
3.2 發動機的基本工作原理
3.2.1 基本術語
3.2.2 四沖程發動機的基本工作原理
3.2.3 二沖程汽油機基本工作原理
3.3 發動機的性能指標與特性
3.3.1 發動機主要性能指標
3.3.2 發動機速度特性
3.4 發動機的型號編制規則
第4章 機體組及曲柄連桿機構
4.1 概述
4.2 機體組
4.3 活塞連桿組
4.3.1 活塞
4.3.2 活塞環
4.3.3 活塞銷
4.3.4 連桿
4.4 曲軸飛輪組
4.4.1 曲軸
4.4.2 飛輪
4.4.3 扭轉減振器
第5章 配氣機構
5.1 氣門式配氣機構的總體布置
5.1.1 配氣機構的類型和作用
5.1.2 配氣機構的總體布置
5.2 配氣相位及氣門間隙
5.2.1 配氣才目位
5.2.2 氣門間隙
5.3 配氣機構的主要零件和組件
5.3.1 氣門組
5.3.2 氣門傳動組
第6章 汽油機燃油供給系統
6.1 汽油機燃油供給系統的組成及燃料
6.1.1 汽油及其使用性能指標
6.1.2 汽油機燃油供給系統的組成
6.2 可燃混合氣的形成
6.3 可燃混合氣成分與汽油機性能的關系
6.3.1 可燃混合氣成分的表示法
6.3.2 可燃混合氣成分與汽油機性能的關系
6.4 電子控制汽油噴射系統(EFI)
6.4.1 汽油噴射系統的分類
6.4.2 電控汽油噴射系統主要組件的構造和工作原理
第7章 柴油機燃油供給系統
7.1 柴油機燃油供給系統的組成及燃料
7.1.1 柴油機燃油供給系統的功能和組成
7.1.2 柴油的特性
7.2 可燃混合氣的形成、燃燒與柴油機燃燒室
7.2.1 可燃混合氣的形成與燃燒
第8章 進、排氣系統及排放控制裝置
第9章 汽車發動機增壓
第10章 冷卻系統
第11章 潤滑系統
第12章 點火系統
第13章 起動系統
第三篇 汽車傳動系統
第14章 汽車傳動系統概述
第15章 離合器
第16章 變速器與分動器
第17章 自動變速器
第18章 萬向傳動裝置
第19章 驅動橋
第四篇 汽車行駛系統
第20章 汽車行駛系統概述
第21章 車架
第22章 車橋和車輪
第23章 懸架
第五篇 汽車控制系統
第24章 轉向系統
第25章 制動系統
第六篇 汽車車身及其附屬裝置
第26章 汽車車身
第27章 車身的附屬裝置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