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光》是一部長篇小說。是作者繼《湖畔麗人》之后的又一部長篇小說力作。全書約36萬余字,故事同樣發生在九龜湖畔,敘述了幾個年輕人風生水起的生活、事業、愛情與婚姻,情節跌宕起伏,波瀾壯闊,扣人心弦,充滿引人向上的蓬勃朝氣。此書為“風雨九龜湖系列”之一。
《逆光》:
引子 九龜湖雖然不在全國四大淡水湖之列,但她的傳奇一點也不亞于四大湖,至今這石龜鎮上還流傳著三國那時在這九龜湖上發生過的一則驚險的傳奇呢: “那魏國大將鄧艾帶領一隊人馬,乘船順流而下,一路視察,看到淮河兩岸大片沃土,甚是滿意。一日,鄧艾的官船行至一個湖中,隨行的人誰也說不出這叫什么湖。鄧艾見那湛藍湛藍的湖水點無波紋,整個就如一塊碩大的鏡子,便滿心喜歡,又見這湖的兩岸大片平坦土地,一望無際,更是高興。他站在船頭,一邊欣賞著幽靜的湖水和肥美的土地,一邊思考著屯田的建議。忽然,官船開始晃動起來,越晃傾斜幅度越大,平靜的湖面上,船西邊是低矮的湖浪,圍在船的西側,像是頂著船,不讓它傾覆;船東邊不遠處掀起了一層層的巨浪,浪頭高過桅桿數尺,像一座座山峰,以泰山壓頂之勢,從東往西直向官船撲來。鄧艾眼看那巨浪就要襲到官船,便向眾將士大喊一聲:‘棄船!向西踏浪上岸!’說完,自己率先一個箭步,跨上官船西側的一條浪尖上,正欲再跨向前邊一條浪尖時,腳下的浪載著他向岸邊飛快地游去,而東邊的巨浪則掀翻官船,把官船砸得粉碎,又裹著碎木片迅猛地向他們襲來。但此時,鄧艾腳下的‘湖浪’已沖上堤岸,將鄧艾送上大堤。隨后,鄧艾隨行人員也一個個踏著‘湖浪’上了堤岸。
“待上岸一看,原來他們那腳下踩的,不是湖浪,而是一只只巨大的湖龜!鄧艾從來沒見過這么大、這么有力量的湖龜,一只、兩只、三只……一共九只。鄧艾正想近前細看,那九只湖龜已游歸湖中,去迎擊巨浪了。不一會兒,巨浪漸漸退去,湖面又恢復了平靜。
“站在堤岸上,鄧艾凝視著寂靜的湖面,情不自禁地嘆道:真是神龜啊!既而他又想起古人說的‘大王之雄風’,難道還有‘雄浪’?也許這就是‘大王之雄浪’吧!但他始終沒想通,寬闊的湖面上一絲風沒有,哪來那么大的浪呢?又為什么那巨浪不是滾滾東去,而是逆流自東而西呢?后來,他雖然升任鎮西大將軍,善用謀略,戰功顯赫,但到他受鐘會陷害,父子雙雙被殺,這兩個問題他也沒想通。
“要說‘浪’,其實,九龜湖的‘浪’很多,說它奇,奇在不僅有這湖浪,更有雪浪、霧浪、雨浪、雷浪等,按理說,‘浪’皆因‘風’而起,隨風而蕩,俗話說‘無風不起浪’,風推浪起,風大浪高,但還有‘無風也起浪’,這就是事與事、物與物、人與人之間上下、高低、大小、強弱等不一致、不平衡牽動、興起的浪潮,比如剛才鄧大將軍碰到的神龜所掀起的雄浪。當然最奇特的還是我們人類,興風作浪大有人在,真所謂‘人海闊,無日不起風浪’。那如此多的奇浪怪浪,我們何以待之?我小二劉給你們指明兩點,就是:無浪不興浪,有浪不怕浪,終能乘風破浪。吹遠了,吹遠了。”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的一天夜晚,九龜湖北岸小城石龜鎮丁大媽家的牛棚里擠著一屋的大人、小孩,圍著昏暗的煤油燈,聞著撲鼻的牛臊氣,正聽著賣糖的小二劉說著三國名將鄧艾與九龜湖的故事呢: “這鄧艾功勛卓著、智慧超人,才能可與諸葛亮、司馬懿相提并論。作戰中料敵如神,始終掌握戰場的主動,在與蜀國將領姜維的交戰中,屢戰屢勝。此人從小喪父,家境貧寒,跟我一樣是個放牛的出身,但就有兩樣比我差,嘿嘿,一是‘嘴’不如我,二是‘心’不如我。嘴不如我會說,心不如我會忍。說,你們都知道,我是口若懸河、能言善辯,《三國》、《水滸》、《西游記》、《紅樓夢》、《岳飛》、《武松》、《楊家將》、《戚家軍》,我是倒背如流,而他呢?他是一個結、結、結巴子。” 大家“哈”的一陣哄笑。
“真的,不騙你們,用官話說,他就是木訥口吃,不善言辭。每次上朝奏事時,他都要‘艾……艾……’一會兒后,才能奏上正事。司馬懿笑他說:‘你奏事時,老是連說幾聲艾、艾、艾,應該有幾個鄧艾呢?’鄧艾回答說:‘古人說鳳兮鳳兮,本來也就是一只鳳啊!’說到‘忍’,他是剛直急躁,我的‘忍’你們都看到了,這里就不說了。這種性格的人現在要在你們九龜這地上,那還真用不起來呢。
“不過鄧艾官運的好轉是從你們九龜縣開始的啊!闭f著,小二劉端起小桌上的碗,喝一口水,清了清嗓子,又開始說了起來: “話說公元二百四十余年,也就是一千七百二十多年前,魏國準備在東南一帶進行屯田。實施這一計劃既可以積儲軍糧,又對吳國攻守兼備。實施屯田前,先要派些人去視察一下,選定地方。大將軍司馬懿看鄧艾雖說話不多,卻很聰明,就決定派鄧艾前往東南一帶視察。” 牛棚里的聽眾都安靜地聽著小二劉說故事,坐在小板凳上的小孩子鄧遠航則對旁邊的同是讀小學五年級的女同學鐘玉家小聲地嘰咕起來:“哎,我聽不懂,屯田是做什么的?”鐘玉家睜著大眼睛沒說話。坐在一旁已上六年級的鐘玉家大哥鐘玉保不屑地說:“屯田,就是把老百姓的田全搶過來,聚到一起歸司馬懿。這都不懂,還在這里聽大書,回家睡覺去吧!”幾句話說得鄧遠航滿臉漲紅,低頭不語。
昏暗中,小二劉認出說話的兩個小孩,一個是石龜公社黨委書記鄧仁禮的二兒子,十歲的鄧遠航;一個是公社主任鐘大同的大兒子,十三歲的鐘玉保。小二劉雖不是石龜人,但在這地方賣糖收破爛,挑著糖擔子走村串戶,也知道不少民意民情,聽得多了,他便對鄧書記好感多,對鐘主任厭惡多。這不,他見鐘主任兒子在這里不懂裝懂,還盛氣凌人,便心生不快,就對他說:“大保子啊,不懂就問是好事,不懂裝懂就壞啦!屯田什么意思?古代讓士兵在駐扎的地方開墾種地,或者招募農民開墾種地,來儲備軍糧,這就是屯田。你不要瞧不起二航子,他家說不定還真是鄧艾的后代呢。
“好,此話按下不說,話說鄧艾一行在九龜湖突遇驚濤駭浪,官船粉身碎骨,虧他命大福大造化大,遇神龜相助,有驚無險,安全上堤。回去后,鄧艾很快寫好了建議屯田的奏折,報給了司馬懿。司馬懿看后,十分贊賞,并采納實施了鄧艾的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