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轉換研究/北京交通大學哲學社會科學文庫》以“范式”理論作為切入點,針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缺陷與弊端,從范式轉換的角度闡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發(fā)展問題。通過深入分析文本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和人本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深刻內涵及其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影響,尋找解決思想政治教育問題的基本出發(fā)點及思想政治教育發(fā)展的基本取向,有針對性地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轉換的路徑,為深入推進以人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科學的理論參考和有效的實踐指導
第1章 導論
1.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與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轉換
1.2 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轉換的意義
1.3 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及相關視域研究現狀評析
1.4 研究思路與創(chuàng)新之處
第2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及其轉換的一般解讀
2.1 范式及范式轉換
2.1.1 范式的含義
2.1.2 范式轉換的含義
2.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及其轉換
2.2.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釋義
2.2.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轉換
2.3 文本教育范式與人本教育范式
2.3.1 文本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特征及其表現
2.3.2 人本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內涵
第3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轉換的動因
3.1 現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本精神的缺失
3.1.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缺乏“以人為本”的學校資源
3.1.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的高遠與教育過程中“情感”的缺失
3.1.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對象、方法和手段上存在“錯位”現象
3.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轉換的外部動因
3.2.1 全球化及多元文化對文本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挑戰(zhàn)
3.2.2 互聯網時代到來對于文本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沖擊
3.2.3 市場經濟對人本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訴求
3.2.4 主流價值導向與多樣化價值取向的矛盾
3.2.5 高等教育改革與發(fā)展對文本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多重壓力.
3.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轉換的內在動力
3.3.1 學生思想政治發(fā)展的內在需求與思想政治教育屬性之間的矛盾
3.3.2 思想政治教育過程諸要素的內在矛盾
第4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轉換的基礎
4.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轉換的理論基礎
4.1.1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特別是科學發(fā)展觀的提出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轉換奠定了理論基礎
4.1.2 教育及德育理論的創(chuàng)新為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轉換提供了理論借鑒
4.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轉換的實踐基礎
4.2.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目標和內容的設計日趨成熟完善
4.2.2 注重人文關懷,努力解決大學生的實際問題
4.2.3 建立了以校園網絡為載體的互動式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體系
4.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轉換的學科基礎
4.3.1 思想政治教育學科體系和學科發(fā)展布局基本形成
4.3.2 思想政治教育學科范式已經形成
4.3.3 學科建設各項功能呈加強趨勢
第5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轉換的取向
5.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訴求:從工具化到人本化
5.1.1 工具理性的思想政治教育
5.1.2 人本化的思想政治教育
5.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由注重規(guī)范到注重發(fā)展
5.2.1 規(guī)范性思想政治教育
5.2.2 發(fā)展性思想政治教育
5.2.3 思想政治教育由注重規(guī)范向注重發(fā)展的轉換
5.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由消極適應到適應與超越并存
5.3.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適應功能
5.3.2 思想政治教育的超越性
5.3.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適應與超越功能的并存
5.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由統一單樣到多樣化
5.4.1 文本范式下統一單樣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5.4.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態(tài)環(huán)境的變化對傳統教育模式的挑戰(zhàn)
5.4.3 人本范式下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多樣化
5.5 高校思想政治教學形態(tài):由單向灌輸走向平等對話
5.5.1 思想政治理論課單向灌輸式教學的弊端
5.5.2 思想政治理論課灌輸式教學形態(tài)的危機
5.5.3 思想政治理論課由物化人的單向灌輸轉向發(fā)展人的平等對話
第6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轉換的路徑
6.1 確立科學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6.1.1 “以學生為本”的理念
6.1.2 服務理念
6.1.3 可持續(xù)發(fā)展理念
6.2 優(yōu)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結構
6.2.1 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結構的含義
6.2.2 現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結構及其特征
6.2.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結構的優(yōu)化
6.3 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教育話語
6.3.1 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的含義
6.3.2 思想政治教育話語創(chuàng)新的內容
6.3.3 思想政治教育話語創(chuàng)新的途徑
6.4 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素質
6.4.1 理論素養(yǎng)與工作實踐的有機結合
6.4.2 強化角色的話語權
6.4.3 加強網絡信息素質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