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從不會銷售、不懂成交,連續三個月無業績,到兩個小時成交170位客戶,成交額超過2100萬元。
他,從內向、自卑,一上臺講話就臉紅緊張,到現在可以站在臺上面對數百數千人做精彩演講。
他,從迫于生計在大街上擦皮鞋被人冷眼相看,到現在成為眾人喜愛的暢銷書作者。
他,從當初住陰暗潮濕的地下室,有時連110元的房租都交不起,到現在成為一位資產上億的企業家。
他,從交不起學費,靠助學金生活的一個窮學生,到現在成為資助100多位貧困學生完成學業的愛心人士。
他就是本書作者王天成先生。
北京智贏教育集團 董事長
濟南聚點企業管理顧問公司 總裁
第一節 熱愛學習
《論語》:“至樂無如讀書,至要無如教子!边@句話翻譯過來意思就是“人生最大的快樂莫過于讀書,人生至關重要的事情莫過于教育孩子。”學習和教育孩子是人生兩件最重要的事情。偉大領袖毛主席曾說過:“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以一日不讀!卑疵飨囊馑迹瑢W習比睡覺和吃飯更重要。
晚清重臣曾國藩說:一個家族的興敗主要看三點:
第一:看子孫睡到幾點,假如子孫每天睡到日上三竿才起床,那代表這個家族會慢慢懈怠下來;
第二:看子孫有沒有做家務,因為勤勞的習慣影響人一輩子;
第三:看子孫有沒有在讀圣賢的經典,因為“人不學,不知義,不知道!
按說做到曾國藩所說的三點并不難,只需每天早起來一點,勤做家務,閱讀圣賢經典。但遺憾的是我們大部分人無法堅持做到,更別說代代相傳了。自己做不到,子孫做不到,家族自然就衰敗下去了。
西方白領階層流行著一年不學習,你所擁有的全部知識就會折舊80%的“知識折舊定律”。我們的知識每天都在折舊,這個定律告訴我們知識儲備的緊迫性和重要性。任何不注重、逃避、厭煩學習的借口只會加快知識折舊的速度。我們之前學過的東西,在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慢慢地用不上了,我們的知識幾乎每天在折舊。
知識儲備與知識折舊此消彼長。知識儲備豐厚和不斷更新就無須懼怕知識的折舊,而如果知識儲備薄弱,隨著時間的推移就會被社會、被時代所淘汰。
著名效率提升大師博恩·崔西講過這樣一個“七步成功公式”:
第一步:稍早一點起床,每天早晨用30~60分鐘閱讀啟發性或激勵性的材料。
第二步:每天都在筆記本上重新寫一遍你的主要目標,就好像這些目標已經實現了一樣。
第三步:提前為每一天做好計劃,最好是在前一天晚上,尤其是睡覺前(潛意識會幫助你達成目標)。
第四步:為你的任務列一張表,設定優先級,并一心一意把時間和注意力集中在最有價值的事情上。
第五步:在開車時聽廣播節目,把你的汽車變成一個“車輪上的大學”。
第六步:每一次經歷后(不論是否成功),都要總結經驗,汲取教訓,展望未來 。
第七步:對待你遇到的每一個人,都要像對待有100萬美元業務的客戶一樣。
博恩·崔西的“七步成功公式”中重要的一點就是學習,而且他所說的學習涵蓋了兩個方面,一是終身學習,二是隨時隨地學習。公式很簡單,關鍵是我們能否堅持做到。我很認同博恩·崔西所講的“七步成功公式”,也嚴格遵照這個公式來做。
我們銷售人要想趕上時代的步伐,就要不斷地補充新的知識。當年我做銷售的時候,幾乎一半的時間用來做業務,一半的時間用來學習。我發現我學習的越多,業績就越好。一個人的業績與他的能力成正比,要想提高自己的業績,首先就要提高自己的能力,不斷學習。
深圳華為公司的總裁任正非也是一位非常熱愛學習的人,任正非的學習可以用“全方位、多角度、多層次、干中學”來形容。早在青少年時代,受其父親的影響,任正非就自學了高數、邏輯、哲學和英語等課程,為以后的學習打下了理論基礎。創業后,任正非每次坐飛機都習慣帶本書學習,學習的內容非常廣泛,比如老子的“無為而治”,毛澤東的“矛盾論”、“農村包圍城市”等思想,對這些思想和觀念,他學以致用,尤其是毛澤東的“矛盾論”、“農村包圍城市”,運用得可謂“爐火純青”。他還請國內外不同類型的咨詢公司優化企業管理,到別的優秀公司實地考察,借鑒其成熟的管理經驗。同時學習英國的標準化、規范化,美國的創新精神,德國的一絲不茍,日本的樂觀、堅強和敬業等。
正是因為任正非的勤奮好學,兼收并蓄,任正非才能在實踐中通過東西方文化的融合,總結出適合內外部環境、獨具華為特色的戰略思想和管理體系。
做企業需要學習,做銷售更需要學習。
沒有人能對工作一直保持熱情的態度,特別是銷售工作,因為每天需要面對不同的客戶,需要面對客戶的拒絕甚至是有意刁難,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熱情很容易被冷水澆滅。包括有世界第一名之稱的喬·吉拉德,喬·吉拉德也會對工作感到厭倦,每當他感到熱情消退,激情不再的時候,他就會給自己充一充電,充電就是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