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系統規劃與設計》依據高職高專院校物流管理專業教學計劃要求編寫,涵蓋了物流系統規劃與設計的基本理論與基本技能,并介紹了一些相關的新理論及新觀念,旨在為高職高專院校學生今后從事物流運作管理工作打下基礎。
《物流系統規劃與設計》共分為9個項目,內容分別為企業物流系統設計概述、企業物流系統環境分析、企業物流戰略設計、運輸系統設計、倉儲系統設計、配送中心規劃與設計、物流信息系統設計、企業物流業務外包和企業物流系統績效評價。
《物流系統規劃與設計》:
2.運輸線路
運輸線路在物流網絡中起重要的連接作用,這些線路本身也能構成一個相互連通、相互作用的復雜網絡。除了它本身所固有的方向性、多樣性和連通性等特點外,作為物流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運輸線路還具備以下特點:
(1)有限性。網絡的運輸必須以某一物流節點為起點,以另一節點為終點,并符合規定的運輸方式要求,線路的運行空間是有限的。
(2)選擇性。能夠連接兩節點的運輸方式及線路有多種,按運輸方式的不同有鐵路線、公路線、水路線、航道線和管道線之分,企業必須按經濟性的原則,選擇能達到時間、成本、安全、利潤平衡的線路。
(3)層次性。在物流網絡中存在的運輸路線按照其連接節點和連接功能的不同,有主線和干線之分,有不同的運輸方式、運輸時間和運輸目的。
由于運費的高低和運輸線路的長短成正比關系,因此企業必須對運輸線路進行合理的整合與選擇,由此降低運費。
3.運輸工具及運輸方式
航空運輸、公路運輸、鐵路運輸和水上運輸是企業通常使用的運輸方式,企業要根據運輸物品的性質、運送時間、成本和批量等要求,對不同運輸方式進行評價,選出最能滿足企業運輸要求的運輸方式。
(1)運輸方式與裝卸搬運。鐵路、水路和航空運輸,由于受車站、碼頭和機場的限制,必須經過短途轉運才能使貨物進入倉庫,因而增加了裝卸和搬運的次數。公路運輸則方便、靈活,可以做到“門到門”運輸,裝卸、搬運次數少,成本低。
(2)運輸方式與包裝。散裝運輸可以節約包裝材料和包裝成本;正在普遍采用的集裝箱運輸簡化外包裝也使轉運換裝時的包裝變得容易;托盤化運輸也可降低裝卸、搬運成本。
(3)運輸方式與庫存。鐵路、水路運輸方式適用于大批量、少批次的貨物運輸,但由于批量大、批次少,必然形成大量庫存,存儲成本高。如果采用公路運輸,一次運輸量小、運輸頻率高,可以降低庫存。
4.運輸參與者
運輸活動通常由托運人和承運人等共同完成,其各自在運輸系統中的特點如下:
(1)托運人和收貨人:他們的共同訴求是要在規定的時間之內以最低的成本將貨物從起始地轉移到目的地。
(2)承運人:與托運人和收貨人不同,他們期望以最低的成本完成所需的運輸任務,同時獲得最大的運輸收入。鐵路運輸局、航空公司等都是承運人。
(3)代理人:代理人指提供各種與運輸相關的服務的貨運代理公司、經紀人、信息咨詢公司等。托運人和收貨人也可以越過代理人,直接將運輸業務委托給承運人。
(4)政府:這主要指政府有關機構和各級交通運輸管理部門。由于運輸對經濟有影響,政府期望一種穩定而有效率的運輸環境,以使經濟持續增長。政府可干預承運人的活動,這種干預往往采取建立規章、促進或擁有等形式。例如,政府通過限制承運人所能服務的市場或確定他們所能收取的價格來規范他們的行為。在英國或德國這樣的國家里,某些承運人為政府所有,政府對市場、服務和費率保持絕對的控制。這種控制權使政府對地區、行業或廠商的經營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