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說,現實不過是一種持續的幻覺。然而,幻覺并不一定就是錯覺或謬誤。對于世人來說,我們的幻覺乃是一種真實的存在,尤其是某些被廣為信奉并大肆傳播的集體幻覺。這種真實的存在,無論真假對錯,都真切地影響著我們的意識和行為,可能進一步強化我們的某些幻覺,修正另外一些幻覺,或者催生新的幻覺。
在管理實踐和管理學的范疇,這種現象可能更為普遍。我們自以為找到了管理的真諦,但最終發現不過是各種偶然要素的隨機巧合;我們自以為靠努力或某種方法辦成了大事兒,實際上不過是暗地里撞上了運氣;我們自以為在突破創新,在做quan無古人的創舉,只是不曉得別人已經嘗試過,或早已成就斐然,或屢屢無功歸返。
幻覺通常還被裹挾在理想的期冀和美妙的想象之中。大家往往喜歡正面美好的說辭與做法。比如,我們可能浪漫地以為領導力的特點主要在于領導者之品行出眾、才藝精良,但也許從未意識到或者不愿意去相信領導力的陰暗面可能須臾不離。
世間浪漫虛惘之幻覺貌似無所不在,而萬物萬象之本真則注定難以捕捉。本書并不能讓管理者逃離幻覺,只是試圖使其保持一份清醒的覺察。畢竟,我們對幻覺越警醒,離真相就越接近。
馬浩,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管理學教授,北京大學BiMBA商學院教授兼學術委員會主任。1987年獲北京理工大學管理工程學士學位。1989年畢業于中美合辦黃河大學經濟管理研究生班。1994年獲美國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校區戰略管理學博士學位。
主要研究方向是企業經營戰略與商業模式創新、創業與創新管理、并購戰略與多元化公司管理、管理決策的方法與視角以及領導力的實質與誤區。主要講授戰略管理、商業模式創新、管理決策、并購管理等課程。曾獲北京大學“正大教學獎”。
在北美和歐洲的英文管理學主流期刊上發表20篇論文,包括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Organizational
Dynamics等。
在《北大商業評論》《清華管理評論》《中歐商業評論》和《經濟觀察報》等中文報刊上發表文章逾百篇。出版著作十余種,包括《競爭優勢:解剖與集合》《戰略管理:商業模式創新》等,以及包括本書在內的“管理三部曲”:《管理的偏見》《管理的境界》《管理的幻覺》。
為眾多企業提供高層管理培訓、戰略咨詢和定制研究。主要客戶包括騰訊、萬科、OPPO、優酷土豆、杉杉集團、衡水老白干、泰康人壽、民生銀行、中信銀行、中糧集團、中交集團、招商局集團、中國國航、拜耳、輝瑞、諾華、寶馬、杜邦、西門子、金佰利和卡特彼勒等。
常識的混沌
應試教育又何妨
互聯網思維早有
什么叫產品暴利
靠譜的四項準則
知行的迷茫
所謂的高考逃兵
管理學廣義分工
管理博士的使命
管理學人在朗潤
管理的幻覺
跟小米聊聊康柏
硅谷的人才購雇
企業如家的夢幻
幸福企業本末觀
創新的虛惘
藥價暴漲是與非
在流通領域倒騰
激活創新的源頭
以并購驅動創新
創業的魅惑
你以為你在創業
墻外創業亦精彩
眾籌的集體犯傻
創業夢想與折騰
戰略的困頓
微軟還能買什么
誰說美國無國企
戰略轉型一致性
通道戰略時序性
商業模式翩躚
商業模式與戰略
谷歌是弄廣告的
快時尚之跨界行
領導力的浪漫
權力支撐領導力
領導力之張力場
孔雀開屏看背面
理性奈何情感
情感理性皆有理
隱忍或成就功名
徜徉于有限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