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推動結構轉型就像攀登一座“大山”,發展中國家都處在攀登這座大山的不同階段。在一個全球化的世界里,各個發展中國家只有相互學習、相互幫助,才能夠更好、更快地問頂那座山峰。
《chao越發展援助:在一個多極世界中重構發展合作新理念》以新結構經濟學為分析框架,重點探討可持續和包容性的結構轉型,以及在一個多極世界中chao越傳統的發展援助的需要。結構轉型是經濟增長和創造就業的引擎。傳統的北南發展援助未致力于解決發展中國家結構轉型的瓶頸問題,因而未能實現幫助發展中國家發展經濟、消除貧困的目標。
《chao越發展援助:在一個多極世界中重構發展合作新理念》chao越傳統的北南發展援助來研究南南發展合作,將援助、貿易與投資相結合來幫助發展中國家實現結構轉型和更加廣泛的發展目標,包括創造就業和可持續的福利改進。通過展現來自巴西、中國、印度及其他新興市場經濟體的觀點和不同視角,本書引入了新的理念來拓寬后2015發展援助與合作的定義和融資工具,以實現互利共贏。
《chao越發展援助:在一個多極世界中重構發展合作新理念》:兩位有著豐富經驗和獨到見解的發展經濟學家帶你聚焦G20峰會熱點,深入解讀后2015時代的全球治理新格局。
為什么要推動中非合作、“一帶一路”?
中國政府的援非計劃是在“窮大方”嗎?
南南合作都有哪些重要領域?
G20峰會前瞻!林毅夫與前世界銀行專家詳解南南合作新熱點!
林毅夫,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中心教授、主任,南南合作與發展學院院長,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名譽院長。1994 年創立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現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并擔任主任一職。2008 年被任命為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兼負責發展經濟學的高級副行長,成為擔此要職的發展中國家di一人。2012 年在世界銀行的任期屆滿,返回北大,繼續教學研究工作。在國內外多個有關發展政策、農業、減貧的委員會、領導小組兼職。
王 燕,喬治·華盛頓大學訪問客座教授,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她曾在世界銀行擔任高級經濟學家和項目組負責人 20年,并長期與新興市場經濟體的政府和私人部門合作。她還曾是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發展援助委員會和中國研究組的協調員,主要負責中非發展合作與投資的研究工作。從世行在退休后,她又擔任了亞洲開發銀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和世界銀行的顧問, 并兼任國際金融論壇研究院副院長。
序
英文版序
第1章 緒論
第2章 結構轉型是發展的關鍵
第3章 傳統援助對結構轉型是無效的
第4章 南南發展合作促進結構轉型
第5章 利用中國的比較優勢來解決非洲的基礎設施瓶頸
第6章 中國利用其比較優勢來幫助非洲的輕工制造業
第7章 轉型的有效性:速贏的秘訣
第8章 發展融資的前景
參考文獻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