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作家精品文庫:冷火焰》是文藝評論集。分為“批評現(xiàn)場”、“文本細讀”、“說長道短”和“藝譚漫筆”四輯,共收入作者發(fā)表在《名作欣賞》、《當作作家評論》、《莽原》等全國各大報刊的文藝評論文章72篇。
《漯河作家精品文庫:冷火焰》視角獨特、筆鋒犀利,全景展現(xiàn)了省內(nèi)外的作家生態(tài)和文學(xué)思潮。
第一輯 批評現(xiàn)場
為民族疼痛的歷史作證
——讀南豫見新著《家族榮譽》
尋找與回歸
——閻連科中篇小說的精神追求
平民精神困境的另類書寫
——讀劉震云長篇小說《一句頂一萬句》
燈光掩映下的人性軟肋
——評李佩甫長篇小說《城的燈》
直面人生的悲涼
——以方方中篇小說《琴斷口》為例
婚姻藩籬中的掙扎與救贖
——池莉長篇小說《所以》解讀
黑暗舞臺上的生命組歌
——讀畢飛宇長篇小說《推拿》
荒誕世界里的精神突圍
——閻連科長篇小說《風雅頌》讀后
莊文看似胡亂說,骨里卻盡有分數(shù)
——《賈平凹散文自選集》印象
民間立場上的文化探尋
——簡論孫方友新筆記體小說的藝術(shù)特點
知識分子命運的另類觀照
——評李洱長篇小說《花腔》
李存葆文化散文的藝術(shù)品格
——以散文集《飄逝的絕唱》為例
作家的勇氣和擔當
——陳應(yīng)松中篇小說《母親》讀后
貧窮碾壓下人性的陷落與拯救
——葛水平小說《浮生》中兩代農(nóng)民形象比較
對歷史和人性的雙重拷問
——讀南豫見的長篇小說《百年恩公河》
作家夏天敏的悲憫情懷
——評中篇小說《好大一對羊》
另類英雄的悲歌
——讀嚴歌苓長篇小說《金陵十三釵》
對現(xiàn)代都市情感的一次輕觸
——讀潘向黎小說《白水青菜》
陳應(yīng)松“神農(nóng)架系列”小說的藝術(shù)缺陷
——以中篇小說《母親》為例
展現(xiàn)生命感覺的原生態(tài)
——評鄭彥英散文集《風行水上》
以草木之心,丈量鄉(xiāng)村的詩意
——以馮杰散文集《丈量黑夜的方式》為例
跋涉在紙墨世界里的突圍者
——讀朱以撒散文《那虛靈的、縹緲的》
精神的家園,生命的綠洲
——評劉亮程散文集《一個人的村莊》
宋朝的另一張面孔
——評張曉林筆記小說《書法菩提》
對農(nóng)民精神世界的深情查勘
——以尉然小說集《李大筐的腳和李小筐的愛情》為例
王屋山下的綠色歌唱
——葛道吉散文集《城市的河流》讀后
第二輯 文本細讀
桃李園中的人性災(zāi)難
——讀張者長篇小說《桃李》
深邃的文化憂思與拷問
——讀南豫見長篇小說《畫地為牢》
劍門散論
——中篇小說閱讀札記六則
泥花里的溫情
——讀馮杰散文集《泥花散帖》
文化尋根的深情一瞥
——簡評李存葆長篇散文《祖槐》
聆聽雨和瓦的交響
——評蘇童散文《雨和瓦》
激情年代的深情拷問
——評李鐵中篇小說《喬師傅的手藝》
鋒利的拐角樓
——讀趙文輝中篇小說《張菊花的拐角樓》
粗礫與和諧
——讀季棟梁長篇散文《犁了一回地》
用文字抵達生存之痛
——簡論尉克冰的散文近作
跨越二元心理的大山
——評南飛雁長篇小說《幸福的過山車》
玫瑰帶刺亦芬芳
——讀陳魯民雜文集《大愚若智》
英雄風姿獨凜然
——《水滸傳》英雄形象解讀
童年記憶里的凜冽之痛
——評莫言散文《賣白菜》
潔凈星空的生命絕響
——讀陸星兒散文《小鳥,你好》
西部曠野上的蒼涼歌吟
——評周濤散文《鞏乃斯的馬》
詩意的“疼痛”
——評陳勁松散文詩《病中書》
第三輯 說長道短
水中的詩意和焦慮
——評謝安順詩作《水的歌》
生命突圍中的人性迷失
——評長篇小說《女人不是花襯衫》
于建華的藝術(shù)時空
在童心與溫情之間飛翔
——評蔣春婷散文集《合掌的白蓮》
鄉(xiāng)間的歌者
——評古草鄉(xiāng)村系列散文
為沙澧古鎮(zhèn)保存記憶
——評劉金濤長篇小說《漯河灘》
讓生命之花在跋涉中綻放
——評葵花海同題系列散文
直面殘酷
——評長篇小說《冰藍世界》
藏頭詩中寓真情
——簡論肖望先生的藏頭詩
桂石飄香處通玄達微時
——劉穎峰《文思墨韻》印象
在山水之間行走
——簡論《張忠賢畫集》
情到深處文自真
——曹麗萍散文印象
城市森林里的詩意探尋
——簡論譚藝君的散文創(chuàng)作
夢想照亮的軍工記憶
——評吳艾萍長篇小說《水流云在》
“清苦”文章不尋常
——讀劉海林散文集《人生當笑》
重構(gòu)漯河的文化記憶
——讀大型文化圖書《字圣故里》
愛的姿態(tài)和寬度
——評李銳散文集《心靈的舞蹈》
第四輯 藝譚閑筆
為信仰和愛而歌
——淺談汪峰的幾首搖滾歌曲
一部樸實而“揪心”的催淚之作
——《時間都去哪兒了》歌詞賞讀
父愛是一部生命史詩
——從三種視角看歌詞中的父親形象
柔婉凄美哀而不傷
——玉鐲兒愛情歌詞賞讀
“歸來”的美好和尷尬
——電影《歸來》觀后
真情的力量
——電影《暖春》觀后
舌尖上的江湖
——趣說百家講壇
黃沙淘盡始見金
——談電視劇《其實不想走》中的梁亮形象
熱血和激情構(gòu)筑的法治理想
——電視劇《大法官》觀后
跋
評論評論集的“評論”
——劍門的湯
《漯河作家精品文庫:冷火焰》:
其次,《家族榮譽》實現(xiàn)了對《古拉格群島》災(zāi)難敘事的超越。閱讀《家族榮譽》,我們都自然會想起那個目光炯炯的俄羅斯老頭索爾仁尼琴。出于對無數(shù)生命被摧殘和毀滅的大恐懼、大悲憫、大同情,索爾仁尼琴在《古拉格群島》中讓一個個受害者自動站到公訴人的位置上,控訴!不是偶然的而是普遍的國家謊言,不是偶然的而是普遍的國家罪行。這部作品的偉大就在于其重,它對“即使處于備受屈辱時刻的人的品質(zhì)”的描寫,會使人的心靈痛苦得緊縮起來,會使人的精神得以升華。而對非俄羅斯世界來說,這部小說以其對時代的發(fā)人深省的啟示而具有同等強烈的吸引力:對不可摧毀的“人的尊嚴”的肯定和對破壞這一尊嚴的一切企圖的批判。南豫見的《家族榮譽》與《古拉格群島》相比,它們在對人性的追尋、追問和第一關(guān)懷上是一致的。但我認為,《古拉格群島》只是以承受者和目擊者的身份記錄和呈現(xiàn)了大國沙文主義下無數(shù)個體受難的真相而已。而《家族榮譽》僅用了20多萬字就完成了《古拉格群島》140萬字建構(gòu)的災(zāi)難敘事學(xué),而且視野最為寬闊,它不僅揭示了一個專制時代的荒誕,而且展示了后勞改營時代最發(fā)人深省的畸形社會生態(tài)和現(xiàn)世生存模式。作家南豫見的創(chuàng)作意圖非常明顯,那就是在時間試圖湮滅一切的時候,這部作品能像河面上的巨木一樣,翻滾撞擊,把已經(jīng)沉寂于水底的疼痛嘶喊出來,讓我們不要被所謂的“幸福”麻痹,忘記我們的父輩、我們的民族曾經(jīng)那么無助而又艱難地生存過。
再次,《家族榮譽》實現(xiàn)了對《查特萊夫人的情人們》性愛描寫的超越。勞倫斯是世界文學(xué)史上描寫性愛的大師,在《查特萊夫人的情人們》中,他把性愛作為透視人性、展現(xiàn)西方價值觀和人生追求的重要基點,給我們提供了別樣的小說文本。南豫見的《家族榮譽》里面也有大量的性愛描寫,但它除了體現(xiàn)人性的本能之外,最多的卻有明確的政治指向:太陽花與馬棍子私生一女;茅白楊陰錯陽差,與另外四個女子(連梅菊、楊醫(yī)生、成娟娟、麗慧慧)有染,私生三子一女。他們親生與私生的八個子女中,有五人發(fā)生了戀情,欲仙欲死,難舍難分。目睹親生子女上床,茅白楊和太陽花夫妻倆痛不欲生,但礙于顏面與精神壓力,又不能道破。南豫見精心創(chuàng)設(shè)這些亂倫故事,并不是想追趕時髦,以此吸引讀者眼球,而是另有深意,就是呈現(xiàn)了人在現(xiàn)實面前的無奈感。唯有畸形的社會,才會造成思想的一再淪落和荒唐。因此,“亂倫”雖然只是發(fā)生在個人和家庭的狹小空間里,但彰顯的卻是時代的悲劇,讓人讀之心如墜鉛。從藝術(shù)上而言,這些描寫也一如勞倫斯所言:“這是一個黃金色的故事,卻是絕妙的藝術(shù),與淫穢無關(guān)”。
五在河南作家群中,南豫見是一位勤奮、認真、踏實、執(zhí)著的作家。他先后創(chuàng)作了《生命原則》《生命激情》《謊言如歌》《畫地為牢》《百年恩公河》等八部長篇小說;《皇天厚土》《小和尚拆廟》等兩部中、短篇小說散文集;《日落日出》《生死較量》等兩部長篇電視連續(xù)劇,算起來洋洋灑灑,也有幾百萬字的著作了。南豫見也是一位有社會責任感的作家,他的小說主要向人們傳遞了四個方面的信息:對現(xiàn)實生活的反應(yīng)和批判;對歷史和文化的揭示與揚棄;對人本身的存在和人性善惡的多維思考;對人類的第一關(guān)懷。正如他自己所說:“我絕不贊成一個作家逃避責任,因為它是人類靈魂的舵手!”人道主義精神,這正是南豫見多年堅守的文學(xué)精神和文學(xué)氣度。近些年來,他棄絕浮華,遠離中心,甘于寂寞,終于精心打磨出了藝術(shù)精品《家族榮譽》。
一位作家說:“第一流的作品,從來都是來自于作家的靈魂深處,是一個作家對生命的獨特感悟。文學(xué)從來都是和生命、和靈魂里的深愛絲絲相連的,只有心懷責任,體恤弱小,才會有寫不完的牽掛,產(chǎn)生源源不斷的感人的文字,才算是一個作家。也只有這樣寫出的作品,才會讓人尊敬和迷戀”。可以說,南豫見的《家族榮譽》正是這樣一部好作品。這部作品對中國近現(xiàn)代歷史的反省,對國情及社會狀況的關(guān)注,對民族命運的深深思考,以及對文明化進程的反思,都毫無疑問地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我敢說,《家族榮譽》不僅對作者,而且對河南,乃至中國文學(xué)來說,都將是一部重要的作品。“即便我死了,有這樣的一部作品傳世,我也會含笑九泉的。”這是作家南豫見的底氣,最是他的自信。畢竟在高手林立的中國文壇,他最終創(chuàng)造出了屬于他的美,并在中國文化和思想寶庫中占據(jù)了重要的一席之地。我堅信,這部作品的價值就像一束強光,必將穿透幽深的時間和空間的阻隔,燭照未來,啟迪一代又一代的讀者的心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