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外國文學閱讀叢書:牛虻》主人公牛虻作為一個有血有肉的愛國志士的形象已深入人心,作品描述了牛虻的成長歷程,展示了他從一個資產階級公子哥兒如何在黑暗現實的教訓下覺醒,投身到火熱的斗爭中,成長為一名堅強戰士的人生歷程。
1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二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2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3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尾聲
“我甚至都不知道他已經到了。”
“他是昨天才到的。茶來了。別,別起來了。讓我去拿茶壺吧。”
在這間小書房里,他總是那樣快樂。瓊瑪的友誼,她在不知不覺之間對他流露出來的魅力,她那直率而又純樸的同志之情,這些對他來說都是并不壯麗的一生中最壯麗的東西。
每當他感到異乎尋常的郁悶時,他就會在工作之余來到這里,坐在她的身邊。通常他是一句話也不說,望著她低頭做著針線活或者斟茶。她從來都不問他遇上了什么麻煩,也不用言語表示她的同情。但是在他離去時,他總是覺得更加堅強,更加平靜,就像他常對自己說的那樣,覺得他能“十分體面地熬過另外兩個星期”。她并不知道她具備一種體恤他人的罕見才能。兩年以前,他那幫好友在卡拉布里亞被人出賣了,并像屠殺野狼一樣被槍殺了。也許就是她那種堅定的信念才把他從絕望之中挽救出來。
在星期天的早晨,有時他會進來“談談正事”。這個說法代表了與瑪志尼黨的實際工作有關的一切事情,他們都是積極忠誠的黨員。那時她就變成一個截然不同的人:敏銳,冷靜,思維縝密,一絲不茍,完全把一切置之度外。那些僅僅看到她從事政治工作的人把她看成是一位訓練有素、紀律嚴明的革命黨人,可靠、勇敢,不管從哪個方面來說都是一位難得的黨員。“她天生就是一位革命黨人,頂得上我們十幾個人。別的她什么也不是。”加利曾經這么評價她。馬爾蒂尼所認識的“瓊瑪夫人”,別人是很難理解的。
“呃,你們那位‘新來的諷刺作家’是什么模樣?”她在打開食品柜時回過頭來問道。“你瞧,塞薩雷,這是給你的麥芽糖和蜜餞當歸。我只是順便說一句,我就納悶為什么干革命的男人都那么喜歡吃糖。”
“其他的男人也喜歡吃糖,只是他們覺得承認這一點有失尊嚴。那位新來的諷刺作家嗎?噢,他是那種會讓尋常的女人著迷的人,你不會喜歡他的。他這個人尤其擅長講出刻薄的話來,裝出一副懶洋洋的樣子滿世界游蕩,后面還緊跟著一位跳芭蕾舞的漂亮姑娘。”
“真有一位跳芭蕾舞姑娘嗎?你不是因為生氣,也想模仿刻薄的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