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英國、德國、日本都擁有非常發達的金融市場,但經常賬戶的失衡狀況迥異。而金融結構與銀行集中度的視角可以與現實更好地吻合。中國、德國、日本為銀行主導與高銀行集中度國家,經歷經常賬戶順差,而美國、英國為市場主導與低銀行集中度國家,經歷經常賬戶逆差。上述觀察是否在更一般的意義上成立?如果成立,金融結構與銀行集中度影響經常賬戶失衡的機理是什么?本質傳導渠道何在?《經常賬戶失衡與經濟波動:金融結構與銀行集中度的視角》將對這些問題展開系統、詳盡的理論分析和實證檢驗。除經常賬戶失衡之外,經濟波動也是中國經濟的重要問題。本書的第二部分探討銀行集中度對經濟波動的影響。
《經常賬戶失衡與經濟波動:金融結構與銀行集中度的視角》從金融結構(金融體系中資本市場與銀行的相對發達程度)與銀行業結構(銀行部門的集中程度)的視角探討了金融體系如何影響經常賬戶失衡與經濟波動。本書的第一部分提供了金融結構與銀行集中度影響經常賬戶失衡的理論模型與經驗證據,詮釋了其中的作用機理,對傳導渠道進行了系統的實證檢驗;第二部分探討了金融體系特征對經濟波動的影響及內在機制。本書為理解全球與中國的經常賬戶失衡與經濟波動提供了新的啟示。
譚之博,復旦大學經濟學院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研究中心講師。麻省理工學院、哥倫比亞大學、美國布魯金斯學會訪問學者。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博士后,研究領域:國際經濟學、發展經濟學、金融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