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參考書(基礎模塊)(上冊)(修訂版)》是中等職業教育課程改革國家規劃新教材《語文》(基礎模塊)上冊(修訂版)的配套教學參考書。全書按照教育部2009年頒布的《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大綱》的基本精神和教材的編寫意圖,著重引導教師培養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即掌握日常生活和職業崗位需要的現代文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并為教師提升學生基本的科學文化素養提供幫助。每篇課文設置課文分析、教學建議、參考資料和練習與思考參考答案等板塊。同時,書后配有與教材配套的多媒體光盤,豐富了課程資源,有利于教師實現教學目標,在博采眾長的基礎上形成個人的教學風格。
《語文教學參考書(基礎模塊)(上冊)(修訂版)》內容簡明、務實,適合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師使用。
第一單元
閱讀與欣賞
一 我的母親
二 好雪片片
三 賣白菜
四 狂歡節的最后一天
表達與交流
口語交際
聽話與說話(一)
寫作
記敘文選材組材
應用文便條
語文綜合實踐活動
專業助我點燃信念的燈
——了解專業、熱愛專業、樹立自信心的主題活動
第二單元
閱讀與欣賞
五 我的空中樓閣
六 離太陽最近的樹
七 像山那樣思考
八 窗前的樹
表達與交流
口語交際
聽話與說話(二)
寫作
記敘文寫景狀物
語文綜合實踐活動
我們熱愛大自然
第三單元
閱讀與欣賞
九 哦,香雪
十 項鏈
十一 荷花淀
十二 一碗清湯蕎麥面
表達與交流
口語交際
自我介紹
寫作
記敘文人物描寫(片段)
應用文單據
語文綜合實踐活動
認識自我
第四單元
閱讀與欣賞
十三 讀書人是幸福人
十四 拿來主義
十五 文藝隨筆二篇
十六 在困境中更要發憤求進
表達與交流
口語交際
電話交談
寫作
記敘文人物描寫(篇章)
語文綜合實踐活動
好書伴隨我成長
——優秀圖書推介會
第五單元
閱讀與欣賞
十七 愛情詩二首
十八 情人節的玫瑰綻開在教室里
十九 永遠的蝴蝶
二十 在橋邊
……
第六單元
查看全部↓
作者將小與大、有限與無限、有形與無形、地上的與天上的比照著寫,不僅寫出了小屋周圍環境的優美,而且不失詼諧幽默。末句將天上美麗的云霞比作“上帝玩賞的牡丹或芍藥”,新穎奇特,令人拍案叫絕。
第二層次(第11-12自然段),寫小屋的空氣和光線。因為在山上,空氣特別清新,而滿山皆樹,滿園皆花,又“使我覺得呼吸的是香”。寫小屋富于變化的光線,作者說它既有“科學的時間性”,又有“浪漫的文學性”。前者是指光線準確無誤地按照時間的推移不斷變化,后者是喻光線的明暗、色彩富于變化。
第三層次(第13-14自然段),寫小屋與外界的交通。小屋的環境是獨立的、安靜的,它與外界的交通只有一條山路,小屋是“我”出外、歸來的起點和終點,山路連接的是快樂幸福。
第四層次(第15-18自然段),寫夜晚小屋“迷于霧失樓臺”的情景。與白天的清晰相反,夜晚的小屋是“朦朧的”。山上疏落的燈光把“黑暗照淡了”,使“山也虛無,樹也縹緲”,小屋也幻化成“煙霧之中、星點之下、月影之側的空中樓閣”了。這“空中樓閣”不必養鳥,無須掛畫,因為它就在鳥語花香的大自然中。至此,作者熱愛與享受自然的美好情懷表露無遺,點明了題意。
本文的表達技巧是:
1.多角度描寫
本文從多角度、多側面描寫小屋及其周圍的環境,構成了一個立體的畫面,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交代小屋的位置,是站在山外以仰角描繪出一幅遠景。交代小屋的背景,先是站在離小屋不遠的地方(即文中的“近看”),以平視的角度,描繪出一幅有屋有樹的全景;然后“換個角度”,遠遠地站在山下,以仰視的角度描繪遠景。寫小屋的“領土”(包括花園和小路),是站在院內,以俯視的角度看眼前的近景或特寫;寫“領空”則是以仰角寫眺望到的遠景。寫光線變化,是站在山外,在不同的時間定點觀察同一景物的遠景。寫出入的交通要道,是移動鏡頭,或搖向左,或搖向右。寫夜景,則是或俯或仰,忽上忽下,時近時遠,變化多端。
2.虛實結合
本文在第一部分側重對景物進行實寫,從全景和局部、遠景和近景之中寫出小屋與周圍環境的關系,襯托出小屋之美。第二部分對小屋周圍的花園、云霞、空氣、光線、山路等景物的描寫,更多地融入作者主觀的感受,比如:明明是極小的“袖珍型”花園,有限的圍墻,“我”卻因有無限的“領空”可供“游目騁懷”而陶醉;明明是小屋在“山的環抱中”,晨曉的光線變化有其自然規律,但“我”卻以為“猶如在花蕊中一般”,是花蕊的“綻開”與花瓣的“收攏”;明明是“高高的山坡”,不便行車的“山路”,“我”卻叫它“幸福的階梯”、“空中走廊”;夜幕深垂,小屋仍是小屋,“我”卻覺得它仿佛是“煙霧之中,星點之下,月影之側的空中樓閣”。文章就這樣由實人虛,將現實的自然景觀,融進迷離朦朧的詩一般的意境,引人人勝,耐人尋味。
……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