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描繪了工業機器人的技術基礎和產業現狀,并就工業機器人如何與新信息技術相融合及其對未來產業生態、市場格局和工作方式的影響等方面,深入淺出地對工業機器人2.0的時代全景進行了描繪。
適讀人群 :職場人士 管理者
以智能制造為核心,以大規模定制化生產為愿景的新一輪工業革命對工業機器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工業機器人將逐步為智能化的工業機器人2.0替代,并對未來產業生態和工作方式帶來顛覆式影響。當前工業機器人主要問題何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將如何推動工業機器人的進化?智能制造時代需要什么樣的工業機器人?未來的工作狀態將是怎樣的?先進工業機器人的大規模應用是否會造成普通工人的大量失業?
本書回答了這些令人關切的問題,對工業機器人的歷史和現狀進行了詳細梳理,并指出,融合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的新一代工業機器人2.0將引領智造時代、創新產業生態、重塑市場格局、變革工作方式。
機器人的價值,最開始是因在工業領域得到普及而受到全球認可的。尤其是在主要需求領域即汽車與電子制造產業中,機器人的使用帶動了生產效率的大幅提高。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的發展,催生了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工業可編程邏輯控制器等的創新和應用,推動了制造業生產方式和發展模式的深刻變革。德國“工業4.0”戰略旨在通過深度應用信息技術和信息物理系統等技術手段,促進制造業向智能化轉型。
伴隨德國工業4.0時代的到來,一方面,生產制造領域的工業機器人將成為智能制造的主力軍,因為制造業是機器人的主要應用領域,在生產自動化過程中機器人得到了大量采用,例如,如今的汽車產業、電子制造產業的大規模量產技術中,大量采用著各種機器人;另一方面,Google等互聯網企業涉足機器人產業,為機器人產業環境帶來了劇變。這些變化,將使機器人開始應用大數據實現自律化,使機器人之間實現網絡化,物聯網時代將隨之真正到來,機器人也將不斷地升級為智能機器人。
由此,工業機器人將進入2.0時代,即智能工業機器人的時代,其核心是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
王喜文,知名產業研究專家,有著跨學科、跨領域的學習工作經歷。日語本科、計算機軟件工程碩士、工學博士、科技情報學博士后,1998年8月參加工作,曾在北京機床廠工作2年,后為日本開發10年計算機軟件。
2009年8月進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歷任信息部副主任、主任、電子商務研究所所長、工業4.0研究所所長。其中,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曾掛職北京市房山區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參與過北京市高端制造業基地的重大項目;2014年10月曾在中國浦東干部學院參加由中央統戰部組織的民主黨派干部培訓班。
同時,王喜文博士是九三學社中央科技委委員,九三學社北京房山區工委副主任,北京“百人黨外專家團”成員。
前言
第1篇01 工業機器人1.0:自動化的產物 / 00
第1章 機器人的前世今生 / 00
第1節 機器人的定義 / 00
第2節 工業機器人的歷史 / 00
第3節 機器人的技術構成 / 0
第2章 工業機器人發展的現狀與問題 / 0
第1節 發展工業機器人的意義 / 0
第2節 發展工業機器人的必要性 / 0
第3節 工業機器人應用場景 / 0
第4節 生產工業機器人的代表性企業 / 0
第5節 工業機器人的全球市場狀況 / 0
第6節 各國制造業與工業機器人產業的比較 / 0
第7節 工業機器人的問題所在 / 0
第2篇02 升級背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 / 0
第3章 物聯網:機器人的智能感官 / 0
第4章 云計算:機器人的智能大腦 / 0
第5章 大數據:讓機器人智能決策 / 0
第6章 人工智能:讓機器人真正智能起來 / 0
第1節 人工智能的三個發展階段 / 0
第2節 人工智能是機器人的核心技術 / 0
第3節 互聯網巨頭紛紛轉向人工智能 /
第3篇03 工業機器人2.0:智能化的產物 /
第7章 智能制造時代開幕 /
第1節 新一輪工業革命正在孕育發生 /
第2節 智能制造成為未來制造業的新模式 /
第3節 新一輪工業革命對工業機器提出了更高要求 /
第4節 智能工業機器人是新一輪工業革命的重要標志 /
第5節 生產大國——日本 /
第6節 應用大國——中國 /
第8章 去工人化與再工人化 /
第1節 去工業化與再工業化 /
第2節 工業機器人是勞動力不足的有效補充 /
第3節 人會不會失業? /
制造業的轉型應該變革制造模式,擺脫那種依賴低成本、勞動密集型的產業發展模式,機器人在這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主席曲道奎
下一代工業機器人是一種可融入人類生產、生活環境、與人優勢互補、合作互助,進而成為具備可變作業能力的人類助手型機器人。“與人共融”是下一代工業機器人的本質特征。
——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863計劃智能機器人主題專家組組長趙杰
目前的機器人技術進展的特點是范式轉移,從一種死板的工業機器人,到一種靈活的、內在安全的、更簡單的新編程方法相結合的機器人,打開了豐富的新應用空間,尤其是在人機協同領域,以及需要很高復雜度和觸覺靈敏度的組裝領域。
——漢諾威萊布尼茲大學自動控制研究院負責人薩米·哈達丁(SamiHaddadin)
智能制造與機器人是多種技術的交叉融合,自身發展就離不開大量專業技術人員,其催生的新產業生態更可吸納大量勞動力……在未來,我國不僅是機器人領先的應用國,也將是領先的生產國。
——世界機器人大會秘書長徐曉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