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有股市以來,千百萬沉浮于股海中的人士,無時無刻不在探求股市漲跌的規律。西方人將股市的規律叫“圣杯”,誰找到了圣杯,誰就能成為大贏家。他們相信這個圣杯是存在的,于是就有了道氏理論、波浪理論、江恩理論、混沌理論以及價值投資理論等。
在經過了技術分析派與基礎分析派長達80年的相互攻擊與驗證后,被稱為價值投資的基礎分析派漸漸浮出了水面。其中的原因大抵與巴菲特有關。在世界富豪排名榜的前幾名中,總是能看到巴菲特的身影。于是,價值投資理論的創始人本杰明?格雷厄姆就格外受到尊崇,因為他是巴菲特的恩師。
通過投資而巨富,巴菲特成為投資者的偶像。巴菲特所尊崇的價值投資理論也大行其道,從美國走向歐洲,走向亞洲,也走到中國。
中國投資者都知道了巴菲特。
這得益于20多年來,隨著中國股市的創建與發展,投資者對股市一無所知之時,從國外引來了各種各樣的理論,其中就包括本杰明? 格雷厄姆的價值投資理論。但是毋庸置疑,這些從美國舶來的理論中,最能為投資者接受的倒不是價值投資理論,而是那些脫離基本面只看市場走勢的所謂技術分析派的理論,而這種理論的鼻祖就是道氏理論,因為有了道氏理論才有了趨勢分析技術理論、波浪理論等。初入股市的投資者最先接觸到的就是趨勢,就是通過各種技術指標來判定趨勢,來預測后市的漲跌方向。
在股票與期貨市場上,那些頂尖的技術分析派雖然曾經有過輝煌的戰績,但是畢竟沒有人能與巴菲特、彼得?林奇等投資大師比肩,而且這樣的投資大師有的竟然一戰而崩潰,甚至自殺身亡(如投機奇才杰西?利弗莫爾),或者淪為破產者。命運常常無情地戲弄著這些股市翹楚。這從另外一個角度說明了,股票與期貨市場的參與者不在于你曾經怎樣輝煌,而在于你是否能全身而退或者功成名就。
對于普通股民,我們同樣看到一些人曾經很風光,在某一段特定時間里獲得了不菲的收益,但是在另外一個時間段又虧損累累,淪為一個失敗者。其實這并不是特殊案例,而是普遍性所在,即股市是一個少數人賺錢而多數人賠錢的地方,任何人都要在這個“一賺二平七賠”的鐵律中受到檢驗。股市是一個具有周期性的市場,投資者必須與市場周期和諧共處,才能立于不敗之地,并不是每時每刻都會有賺錢的機會。如果賺錢的機會是20%的話,那么80%的時間都可能是賠錢的。初入股市的股民之所以虧損累累是因為沒有理念,沒有技術,沒有良好的心理狀態,這情有可原,但入市經年的老股民同樣逃脫不了虧損的厄運,盡管他們對均線系統、技術指標爛熟于心,但總是逃脫不了虧損的魔咒,這就說明要想在技術分析領域獲得成功,并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
在經歷了鉆研技術分析多年,還不能獲得穩定的利潤的情況下,或者在技術分析只看到表象而看不到本質的情況下,一些股市參與者開始轉向價值投資,開始研究價值投資理論,因為鋪天蓋地的關于巴菲特、彼得?林奇、威廉?歐奈爾、凱恩斯的成功的圖書也紛紛面世,接下來其中一部分人開始思索:這些價值投資者的成功,原來都是遵從了本杰明?格雷厄姆的價值投資理論,那么就找他的著作看看吧。于是買來格雷厄姆的兩部著作《證券分析》與《聰明的投資者》,也不知是翻譯的原因還是原文就是如此,或是國情不同,讀這兩部各60萬字的巨著,沒有一兩年的時間下點苦功夫,是不能理解其內涵與底蘊的。其中許多人選擇了放棄攻讀原著,開始選擇看中國人寫的介紹巴菲特等投資大師的圖書,這些圖書深入淺出,語言與語境以及敘述風格符合中國人的習慣,于是價值投資個中的道理,也很快了然于胸,知道了什么是價值投資,價值投資的核心與要點是什么,這是很可喜的一步。但是將學到的價值投資理論運用到實戰,問題又來了:怎樣計算內在價值?按照格雷厄姆的理論,當價格偏離了內在價值一定幅度時,與內在價值形成一定安全邊際時,才是買入股票的時機,這樣的買入才符合安全第一的原則,正如巴菲特告訴大家的:“在別人恐懼時貪婪,投資的要點是第一安全,第二條重復第一條。”但是,這個內在價值則會難倒一群英雄好漢,面對內在價值的計算一頭霧水、茫然無措,特別是看到巴菲特的合伙人查理?芒格說“我沒有見到巴菲特計算過內在價值”,巴菲特本人也說“我只能對個別公司的價值做一個估算”,請記住是一個“估算”。在世界投資領域,那些才學八斗的大家,力圖通過數學的方式來計算內在價值,比較有名的是現金流量貼現法計算公式,是約翰?威廉姆斯在《價值投資理論》一書中提出的:
貼現現金流量=
式中 CF——現金流量;
r——利率;
n——年數。
從公式中,大家可以看到這并不是一般投資者所能做到的,而且即使能做到也是不準確的。因為涉及預測,可以說所有建立在預測基礎上的公式都是不準確的。不要說股市的研究者,就是上市公司的經營者也不能預測今后幾年、十幾年或更長時間公司業績的增減情況,況且利率在公司存續期間也會發生變化,再就是計算多少年才合適呢?這些問題都沒有一個標準。目前這個公式只是停留在學術界對價值投資的研究上,對于投資操作是沒有任何意義的。正如巴菲特所說,不同的人用這個公式計算公司價值得出的結果是不同的。
問題又來了。既然不能通過數學計算得到上市公司的內在價值,那么價值投資這條路是不能走下去的,相當一部分人又開始打退堂鼓了。接下來的問題是許多人對價值投資的認識走入誤區,即認為價值投資就是長期持有股票,而不管市場是牛市還是熊市,按照這樣的投資方式,常常在牛市里賺到的錢大部分還給了熊市。如此種種:一是感到價值投資這個理論難啃,不如技術分析看看KDJ、MACD、均線來得快,轉而回到技術分析的老路上去;二是感到需要讀財務報表,而且如果不經過專門的財務訓練,很難看懂上市公司的年報與季報;三是即使看懂了上市公司的財報,但又計算不出內在價值;于是在價值投資的門口徘徊再徘徊,然后與價值投資揮手告別。
以上是投資者在接受價值投資時的種種困惑。但是在這本書里我將要告訴大家,價值投資可以不再令人感到困惑,因為有了簡單可行的辦法,無須計算內在價值、去讀財報,只要把價值投資理論最核心也是最簡單的要素通過電腦運算,就可以找到投資的標的。這樣,投資者不但能通過指標(不僅僅技術分析有指標,基本面分析也可以編制指標)直觀地看出投資的標的,而且可以從指標中得到明確的買入與賣出的指令;不但對大資金投資者適用,對小資金投資者同樣適用。特別是這樣一種通過簡單的基本面指標來揭示股票運行本質、揭示大盤運行本質的方法,是任何人都可以掌握的,可謂一看就懂、一學就會。這樣一個系統解決了價值投資的實戰問題,而且已經在實戰中得到檢驗,取得了穩定的、可觀的收益。本書將通過具體的實戰案例,形象地為讀者揭示獲利的必然性。
這就是價值區域理論。
這是一種全新的投資理論,是在價值投資理論的基礎上,將最核心的價值投資理論加以量化,變成可操作的系統。不僅如此,這個全新的理論還是根據中國股市的具體情況和特殊國情而形成的,是中國化了的價值投資理論體系,有人稱之為“中國式的價值投資”。這是一個人人可以學會、可以實戰的盈利系統。價值區域理論的核心就是三句話:股票市場總是運行在某一個價值區域;每一個價值區域都有明確的操作策略;市場的運行周期是在價值區域中按順序演化的。
如果你對這樣一個理論體系有興趣,可以將本書讀下去,我將用最簡潔的語言,告訴你這個系統是怎樣在股票市場中獲得穩定利潤的。這也是我繼《金股評級》《翻倍操盤法則》《投機操盤法則》《抓住翻倍股》《金股博弈》等著作后,在價值投資領域的新的研究成果。
孤帆遠影
2016年9月
查看全部↓
孤帆遠影,正教授級技術職稱,省級有突出貢獻的專家。1996年入市,有豐富的實戰經驗與理論基礎。極力推崇中國證券投資理論五域論湛,并擔任五域論湛證券論壇版主、管理員,中新金融工程研究院特聘研究員,CCTV證券資訊網特邀高級講師。在多年實戰與研究的基礎上,創立了金股評級操作系統與價值區域理論。已出版的專著有《圖解選股與買賣》《金股評級》《金股實戰》《翻倍操盤法則》《投機操盤法則》《抓住翻倍股》《圖解10大看盤操盤技術指標》(與弈樊合著)以及多本五域論湛系列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