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最優化方法
第二章 偏好與效用
第三章 效用最大化和支出最小化
第四章 比較靜態和福利分析
第五章 具有初始稟賦的消費者行為
第六章 不確定條件下消費者行為選擇
第七章 生產者行為理論
第八章 完全競爭市場局部均衡與福利
第九章 完全競爭市場一般均衡與福利
第十章 壟斷
第十一章 寡頭市場
第十二章 博弈論基礎
第十三章 外部性與公共品
第十四章 不對稱信息
第十五章 社會福利與公共選擇
第四章 比較靜態和福利分析
一、學習目標
1.收入提供曲線是隨著收入變化的最優消費束的軌跡,通過收人提供曲線可以得到恩格爾曲線:消費者收入與需求量之間的關系曲線。
2.隨著收入增加而需求量也增加的商品稱為正常品,需求量隨著消費者收入的增加而減少的商品為低檔品。
3.價格提供曲線是隨著價格變化的最優消費束的軌跡,通過價格提供曲線可以得到需求曲線:商品價格與需求量之間的關系曲線。
4.在價格變化的總效應中,我們可以分離出兩種效應來:一種是替代效應,另一種是收入效應。
5.替代效應是指商品價格變化,一種商品會變得相對便宜,另一種商品就會變得相對較貴,那么消費者就會很自然地用較便宜的商品去替換相對較貴的商品。替代效應本質上是要反映商品相對價格發生變化時對商品需求量的影響。替代效應始終為負。
6.收入效應是指由于價格的變化,消費者實際收入發生改變而引起的需求量的變化。正常品的收入效應為負,而低檔品的收入效應為正。
7.正常品和一般低檔品都滿足需求規律:價格變化與需求量的變化呈反方向變動;而吉芬商品不滿足需求定律,其需求量隨著價格的上升而上升。
8.斯勒斯基方程用數學形式嚴格地表達了總效應、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的關系,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馬歇爾需求曲線和希克斯需求曲線的關系。
9.彈性是用來測量因變量變動對自變量變動的敏感度的指標。在經濟學中常用的彈性有需求的收入彈性、需求自價格彈性和需求交叉價格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