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教學原理》是作者數年來對教學相關議題的閱讀、教學、研究與思考的結果。作者運用對話性的書寫,納入教育史、教育哲學、教育心理學、教育社會學的觀點與素材,以期拓寬對教學的想象,深化對教學的理解。
《不一樣的教學原理》共分十章,作者以教室與師生為經緯架構了八個教學原理:重新認識自己、深入了解學生、經營班級情境、思考教育觀點、研發教學方法、活化教學設計、不斷進修成長、擴大社會參與。每章的開端引用妥適語錄點出主旨,每章的結尾提出相關問題以供討論。《不一樣的教學原理》引經據典,資料豐富,條理清楚,值得細讀。
《不一樣的教學原理》是作者數年來對教學相關議題的閱讀、教學、研究與思考的結晶。作者運用對話性的書寫,納入教育史、教育哲學、教育心理學、教育社會學的觀點與素材,以期拓寬對教學的想象,深化對教學的理解。《不一樣的教學原理》分十章分析了八個教學原理,引經據典,資料豐富,條理清楚。書稿政治傾向正確,有一定的學術水平和出版價值。
楊巧玲,現供職于高雄師范大學教育學系教授臺灣性別平等教育課程與教學輔導咨詢委員臺灣高中優質化輔助方案咨詢委員臺灣女性學學會理事學歷:臺灣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學士美國明尼蘇達大學課程與教學碩士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哲學博士經歷:初中語文科教師兼導師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教學助理、研究助理高雄師范大學教育學系助理教授、副教授臺灣教育社會學學會副秘書長高雄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高雄市女性權益促進會理事長加拿大多倫多大學(OISE/UT)訪問學人研究獎勵:“國科會”甲種學術獎勵(1998~1999)“國科會”研究獎勵補助(1999~2012)研究興趣:教育社會學、性別教育、教育改革、質性研究
第一章 成為一位教師
第一節 教師是什么?
第二節 為什么要成為一位教師?
第三節 如何成為一位教師?
第四節 成為什么樣的教師?
第二章 教學原理一:重新認識自己
第一節 個人知覺的自我
第二節 社會建構的自我
第三節 專業形塑的自我
第三章 教學原理二:深入了解學生
第一節 兒童中心與個別差異
第二節 教學倫理與師生關系
第三節 自我認同與差異多元
第四章 教學原理三:經營班級情境
第一節 何謂經營班級情境
第二節 為何經營班級情境
第三節 如何經營班級情境
第五章 教學原理四:思考教育觀點
第一節 目標決定論
第二節 兒童中心說
第三節 批判教育學
第四節 女性主義教育學
第五節 多元文化教育
第六章 教學原理五:研發教學方法
第一節 直接教學法
第二節 建構式教學法
第三節 對話式教學法
第四節 聯結式教學法
第五節 文化回應教學法
第七章 教學原理六:活化教學設計
第一節 教師自省的教學設計
第二節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設計
第三節 善用策略的教學設計
第八章 教學原理七:不斷進修成長
第一節 臺灣地區教師進修的需求與問題
第二節 教師專業的性質、核心與成長
第三節 教師研究的意義、特色與做法
第九章 教學原理八:擴大社會參與
第一節 教室與學校中的社會參與
第二節 家庭與社區中的社會參與
第三節 組織與團體中的社會參與
第十章 實踐教學理想
第一節 教學理想的意涵與重要性
第二節 實踐理想的可能與限制
參考文獻
附錄一
附錄二
附錄三
附錄四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