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治理法治化研究》是集法學、城市學、管理學的綜合性學術著作;是城市學、管理學在法學領域中的運用和實踐。
書稿以全新理念和方法,以豐富的實例,系統地闡釋什么是“城市”,什么是“城市治理”,什么是“城市治理的法治化”,使讀者理性地理解“人民城市人民建
前言
總論
第一章 城市
一、什么是城市
二、城市起源
三、城市的基本功能
四、不能忽視城市的防衛功能
五、城市發展與“城市病”
六、跳出“城市”的城市發展
第二章 城市治理
一、什么是城市治理
二、城市治理的內容
三、城市治理的程序
四、城市治理的手段
第三章 城市治理法治化
一、什么是城市治理法治化
二、城市治理法治化的內涵
三、我國城市治理法治化的基礎
四、城市治理法治化的基本要素
五、法的調整機制
第四章 城市治理法治化的原則和協同關系
一、城市治理法治化的基本原則
二、城市治理法治化需要正確協調的各種關系
第五章 城市治理法治化的基本要求
一、城市治理法治化中的“有法可依”
二、城市治理法治化中的“有法必依”
三、城市治理法治化中的“執法必嚴”
四、城市治理法治化中的“違法必究”
第六章 城市治理社會化與建設中國特色法治社會
一、社會治理社會化
二、建設中國特色法治社會
第七章 法律文化與公民法律素質和法律信仰
一、法律文化與城市法律文化建設
二、公民法律素質及其培育
三、重視國民教育,樹立法律信仰
第八章 基層社會協商民主與人民調解制度
一、加強基層社會協商民主以促進城市治理法治化
二、健全完善人民調解制度以促進城市治理法治化
第九章 城市治理法治化與法治政府建設
一、法治政府的理論分析及其制度、能力構建
二、完善政府績效評價機制以促進法治政府建設
三、城市治理法治化需要完善行政聽證制度
四、法治政府需要完善的行政問責制度
分論
第十章 建立公平正義的社會保障制度
一、社會保障制度及其發展
二、我國社會保障、收入分配制度中存在的問題
三、健全和完善法治化條件下的收入分配和社會保障制度
第十一章 城市生態環境保護的法治化
一、生態文明與城市生態環境
二、我國城市生態環境的嚴峻現實
三、無奈的國際生態環境保護立法
四、西方發達國家生態環境法制建設的實踐及其借鑒
五、我國推進城市生態環境保護的法治化進程
第十二章 城市防災救災法治化
一、城市災害及其立法
二、應急機制及其立法
三、樹立新的防災救災理念
四、健全完善城市防災救災機制
第十三章 互聯網治理的法治化和全球化
一、互聯網及其發展
二、世界各國互聯網治理的方式
三、我國互聯網治理的法治化和全球化
第十四章 貫徹食品安全法,維護城市食品安全
一、食品、食品安全和食品安全法
二、國外保障食品安全的基本做法
三、推進多方位制度建設以維護城市食品安全
第十五章 市民參與城市治理
一、發揮市民參與社會治理的正能量
二、澳門特別行政區社會治理的成功經驗
第十六章 城市物權和城市自身無形資產的保護
一、正確理解物權制度,合理維護城市的物權
二、維護城市自身無形資產就是維護城市文化
第十七章 建立社會信用體系和公正的醫患糾紛解決機制
一、健全社會信用體系
二、建立程序公正的醫患糾紛解決機制
第十八章 世博會與城市歷史文化遺產保護
一、世博會是規則治理的事業和法治的藝術
二、城市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
第十九章 健全完善棄嬰島制度
一、棄嬰島在我國的發展
二、設立棄嬰島的基本宗旨是維護兒童人身權
三、棄嬰島現存的法律問題及其原因
四、對國外棄嬰島制度的借鑒
五、健全完善我國棄嬰島制度的若干建議
后記
查看全部↓
《城市治理法治化研究》:
四、不能忽視城市的防衛功能
現代社會,隨著“市”的內容不斷地擴容,如商業城市、工業城市、產業城市等,并為城市所接受;也因為大規模戰爭的減少,也因為人們對自然災害有效的規避,因此人類對城市的防衛功能有所忽視,甚至是無視。在城市規模越來越大的同時,我們抵御侵略的能力逐步地減弱,抗擊自然災害的能力也在退化。
美國2001年的“9·11”事件說明城市防衛功能(防止戰爭功能)的重要性。
2003年在中國的“非典”、2005年“卡特里娜”颶風席卷美國墨西哥灣沿岸三州、2008年“5·12”中國汶川地震,都說明城市防衛功能(防止自然災害功能)的重要性。
特別是日本東北2011年3月11日9.0級地震。強震、海嘯、核災釀成的復合式災難,造成15800余人喪生,大地震屆滿1年還有近3300人失蹤。在受災區,海嘯漫天,生死頃刻間轉換,貴賤共趨,老少同逝,恩仇盡消,屋廈全毀。人世間的一切矛盾,在巨大的災難面前變得如此渺小。任何忽視城市防衛功能的觀點和做法,都會在突發事件面前,給人類社會造成重大的損失。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現代城市在規劃、建設和運行管理中忽視防衛功能的做法還比較普遍,十分令人擔憂。比如,人們為了追求經濟效益,在有限的地域和生態范圍內,無節制地擴容了城市的規模。再比如,在人身安全系數不能最大程度保證的前提下,竭力追求城市設施和服務的現代化。再比如,城市擁有現代化的商貿設施,但忽視現代化的防災救災設施的建設;等等。
在城市規劃和建設中,我們必須使“城”和“市”的防衛和貿易這兩個基本功能得到均衡發展。當前,在“市”的貿易功能不斷擴容情況下,我們必須相應地注重“城”的防衛功能建設。
……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