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設計未來或者幻想”這個框架下,在德國杜伊斯堡-埃森大學工業設計系學習的中、德學生們為中國市場研發了新產品。該項目的目的是促進對異域文化的研究,并為經濟和文化的未來發展作好準備在這《全球化設計:未來或者幻想》里,我們介紹了“全球化設計未來或者幻想”這一項目的成果,呈現了該項目的綱要、中國之行的展覽和游歷情況、相關報紙和其他媒體的報道。當然,此書還講述了設計同行與專家的經驗,盡管這些經驗超出了本項目的范圍,但卻具有很高的專業水準。
導言
作者前言(托馬斯·霍夫曼)
作者前言(李梁軍)
可持續發展觀與設計事理學(柳冠中)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法蘭克福總領事館賀信
德國大使館賀信
創造是經濟的發動機(周健文)
湖北美術學院院長的序言(徐勇民)
佛爾克旺高校校長的序言(庫爾特·梅納特)
設計之地(米切爾·格萊特)
大學簡介
湖北美術學院
埃森大學
項目
項目介紹
作品
中國書法元素(Nils Be rgmann)
為中國所做的餐具(Fedja Delic)
傳統與現活(Anja Einwag)
“金”城市單車(Arthur Eisenkrein)
Pavarent屏風—居室花園(Diana Elven)
Parasol—隨身防曬(Jennife r Heimann,Kai Eckholdt)
交互式來賓登記臺(Sabrina Ka rthaus)
多用椅—折疊椅的革新(Ma rkus Krebber)
便攜式閱讀器(KeviKreft)
Squatnick—在公園里面排排坐(Eva Lenz)
搖椅(林璇)
“一片陰涼”(劉遠)
奧林匹克運輸之圈(Arne Loermann)
窗戶首飾—傳統形式(Annabell Meierkord)
Linus—車方案(Natascha voNayhauss)
柜子—純粹+情感(johannes Neusel)
“記”—家庭同步聯感(任梅)
水泥桌(Ch ristopher Sens)
為中國設計的模組化廚房(Verena Simon,Markus Hammer)
Shoon—魅力家居(Deborah Taranto)
生活站(Julia Wittke)
Foutainblock—隨身加濕器(武云舟)
傳統娛樂—中國象棋(吳悠)
公園中的公共設施—“園中棲息石”(姚亮亮)
見聞
武漢的展覽、研討會;北京的大學交流、文化活動
報道
德國WBR電視臺的報道
中國電視臺的報道
報紙報道
評述
全球化設計未來或者幻想(克爾斯丁·普呂姆)
觀點(迪克·杰姆里克)
全球化時代的設計(伯納德·比爾德克)
跋
贊助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