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通往非洲的道路
城里狹小的街旁,又高又黑的大門依然緊閉。我按下門鈴,敲敲門,又按了按門鈴。鈴兒沒響;一遍又一遍的按下門鈴只是一種堅信或失望的本能反應。我坐在法屬幾內亞的小屋前,從未想過自己會出現在這里。我記得這是第一次迷路,看著公共汽車駛過街頭的拐角,頭上頂著蒼白的秋日。
這時一名童仆過來問我是不是要找領事,我說是找領事,他便帶我徑直走到圣鄧斯坦教堂口,上樓來到事務室。我之前收拾行囊,帶上那頂從未用過的帳篷、皮下注射器、藏在鞋柜的自動手槍,還有儲錢箱里的幾袋銀幣時,全然未想到旅行的開始會是這樣。事務室所有人都在準備豐收節;屋里堆滿大片裝飾用的黃花和西葫蘆碎;我不知道哪個是領事。微弱的燈光下,小男孩在黃花中左顧右盼,最終指著在花中彎腰忙活的小姑娘說,“看!就是她,你問她就行啦。”
我踮著腳擠進圣鄧斯坦教堂滿是花草的房間,感到很不自在,“請問?利比亞領事……”還沒等我問完話,她就告訴我了,于是我朝另外一條街道走去。
下午三點,領事館午飯剛過。狹小的房間里擠著三名工作人員,不知道是什么國籍。領事館坐落在全新的辦公大樓深處,樓面閃閃發光。窗臺齊刷刷擺著破舊的電話簿和化學教材。廢紙簍上卡一臉盆,有個人在那清洗餐具,油膩的水中漂著模糊不清纖維般的黃色絲線,他從煤氣灶中提起一壺熱水倒入盤中,然后用布擦干盤子。桌上擺著散亂的包裹,看起來像堆石頭,搬運工在門口不斷伸進頭來,朝地板上接二連三地甩下包裹。這房間就像明亮整潔的街道中臨時停靠的破敗拖車,讓人覺得幾個小時后再回到這座閃亮的大樓里,就恐怕會找不著了,哪怕是幾個小時的功夫,這拖車也會消失不在。
領事館的人都很友好。到頭來就是付錢的問題;沒人問我為什么要去利比里亞,倒是許多非洲行家跟我說,利比里亞共和國憎恨外來人。領事館里,他們偶爾開開家常的玩笑。“打仗前,”大個子說,“我們都不用護照。亂七八糟。而且只能去阿根廷。”他瞥了瞥對面幫我填文件的男子,又開口說道,“如果你要去阿根廷,有時甚至得提前一個月備份指紋,這樣倫敦警局才能跟布宜諾斯艾利斯警方打好招呼。世界上所有的無賴都去阿根廷了。”
我仔細端詳墻上那一貫空白的地圖,只在海岸線和邊界上零星點綴著一些村莊和城鎮。“你去過利比里亞沒?”我問他。
“沒,沒去過,”他回答道,“我們讓他們來我們這里。”
這時那男子在我護照上蓋個圓形紅章,上面畫著利比里亞國徽:一艘三枝桅桿的船、一棵棕櫚樹、一只空中翱翔的鴿子,寫著“熱愛自由使我們來到這里”。在這個紅章上我簽署了“外國人即將入境利比里亞共和國聲明”。
我看過利比里亞《移民法》的規定,確信自己有資格進入利比里亞共和國。
我知道,如果被列為移民法禁止入境的人群,就會被驅逐出境或者被逮捕拘留。
于是我鄭重宣誓,以上有關本人陳述絕對屬實,在利比里亞共和國,我會完全遵守當地法律,支持當地政府機構。
對于利比里亞法律,我只知道除通過利比里亞許可的港口以外,白人禁止通過其他港口入境,除非花大筆錢買個“探索家許可證”。我打算從英屬邊界進入利比里亞,然后穿過內陸森林直達海岸。我是一名天主教徒,但未必會完全感性地接受天主教條,至少算得上理性的知識分子;我承認禮拜天錯過彌撒是一種道德罪過。所以我發現諸如“我鄭重宣布”……這種人類心理上的矛盾行為尤為有趣。
我在五月曾讀過《英國政府藍皮書》對利比里亞的介紹:
老鼠數量可以用“群聚”來形容,木房和波形鐵皮房是老鼠的群集之地……
政府沒有采取任何措施……,既沒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黃熱病或瘟疫,甚至連黃熱病病發的通告也沒有,再加上那些毫無醫藥監管的貨船不斷抵達利比里亞海岸……
首都蒙羅維亞的大部分蚊子幾乎同屬一類,而且會傳染黃熱病毒……
一共燒毀四十一個村莊,總死亡人數一百四十一人,其中六十九名男性,四十五名女性和二十七名兒童……
我還從多方消息打聽到,曾經有名男子在薩斯頓附近與侵略軍沖突時受傷,想要投降。當時他沒有任何武器,并且還在求饒,但是卻當著柯爾摩上尉的面被士兵一槍斃命。
士兵悄悄潛入村莊周圍的香蕉林,朝小屋里群槍射擊。一名剛產下雙胞胎的婦女在床上斃命,雙胞胎也在士兵縱下的熊熊烈火中身亡……
在有個侵略軍經過的村莊里還發現六具燒焦的兒童尸體……
說到這還可以提一下,曾經有一名政治罪犯在新薩斯頓稱他曾聽到士兵們在高談闊論用彎刀殺死兒童,然后扔到烈火炎炎的小屋里……
后來我聽說戴維斯上校在天普跟幫我打點農場的孩子有沖突,還抓捕虐待皮爾特爾人。聽到這個消息大家都非常害怕……
據稱利比里亞內陸地區疾病主要有象皮病、麻風病、雅司病、瘧疾、鉤蟲病、血吸蟲病、痢疾、天花和營養不良。利比里亞整個國家只有:在首都蒙羅維亞有兩個醫生,都是外國人,而且都是私人開業;在費爾斯通種植園有一個醫務室;內陸地區只有三四個教會醫生……
在首都蒙羅維亞,瘧疾病幾乎遍地都是……
在其他地方,物價一般都由廠家制定,但是在利比里亞,買家為了私利會強迫賣家底價出售……
如果我們不投降,利比里亞政府就會殺光所有薩斯頓以及克魯海岸的部落人民。但我們不會回到海岸線,也不會投降,除非英國領事館從蒙羅維亞發出消息稱不會再有戰爭。那樣我們才會回到老薩斯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