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x86/Pentium微機原理及接口技術》主要介紹從8086到Pentium 4微處理器的結構和特點、尋址方式、指令系統及匯編語言程序設計,以及微型計算機各組成部分的原理、常用接口技術及其應用。
電子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引發了人類生活、學習和科學研究各個領域的技術革命。現代社會和人類生活越來越離不開計算機,汁算機知識和應用技能已成為人類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已成為各大專院校大部分電類、機電類、生物工程等專業的必修課程。計算機原理與應用課程知識點多,初學者常感到課程難學、作業難做。本教材是在參閱了當前國內外有關微型計算機的大量資料基礎上,根據作者多年的教學實踐和利學研究的經驗編寫的,既可作為高等院校計算機及相關專業的教材,又可供計算機硬件或軟件開發人員參考。本教材的主要特點有:
1、結構清楚、重點突出、循序漸進、實例豐富。
2、以目前最為普及的Intel 80x86/Pentium系列計算機系統作為背景,詳細介紹了計算機的組成結構、工作原理、指令系統、接口技術等,為后續課程及計算機應用、開發打下良好的基礎。
3、為了配合教師課堂教學和學生課后學習,本教材配備了用Authorware等軟件制作的多媒體輔助教學課件(在隨書光盤中),利用動畫幫助讀者理解。課件中還配有教學大綱、自測練習,使讀者明確整個學習內容,了解學習效果。
4、本教材注重基礎,強調理論和實踐相結合。重點介紹了8086/8088處理器及外圍接口技術的原理和應用方法,適當介紹了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歷程,從而使讀者加深對計算機系統工作過程的理解,掌握用計算機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
本教材共分8章。第1-4章介紹了計算機的組成、微處理器的結構、計算機巾數和編碼的表示方法,幫助讀者建立計算機系統的整體概念,通過處理器執行程序過程的例子,了解微處理器的工作過程:以8086/8088微處理器為切入點,重點介紹8086/8088微處理器的內部結構、內部寄存器、工作模式、引腳定義、存儲器組織和系統組成,在此基礎上介紹了80x86及Pentium系列微處理器的發展和特點,以及80x86/PentiuM系列處理器的指令格式、尋址方式、指令系統、匯編語言程序設計以及調試手段,最后給出了匯編語言與C/C++混合編程的方法。第5章介紹了計算機中常用的半導體存儲器的分類與接口設計方法。第6-8章介紹了計算機接口技術,對計算機接口概念進行了詳細闡述,通過應用實例介紹簡單接口技術和可編程接口技術。
本教材主要由余春暄編寫和統稿。參與編寫的還有左國玉、施遠征、韋燕風、李展鵬、李鋒、彭靖漩、楊洋和吳文茂。本教材在編寫過程中參考了大量文獻,在參考文獻中已盡量列出,但仍有部分資料因原始出處不詳未能列出,在此向這些文獻的作者表示感謝。
由于編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有錯誤和不妥之處,請讀者批評指正。
第1章 計算機基礎
1.1 概述
1.1.1 微計算機的發展
1.1.2 常用術語
1.1.3 正文中使用的符號
1.2 計算機中數與編碼的表示方法
1.2.1 進制表示
1.2.2 定點和浮點表示
1.2.3 有符號數的表示
1.2.4 編碼的表示
1.3 微型計算機結構及工作原理
1.3.1 微處理器
1.3.2 微型計算機
1.3.3 微型計算機系統
1.3.4 計算機中的指令執行過程
1.4 微機系統中采用的先進技術
1.4.1 流水線技術
1.4.2 高速緩沖存儲技術
1.4.3 CISC和RISC
1.4.4 多核心技術
1.5 習題與思考
第2章 80x86及Pentium微處理器
2.1 Intel系列微處理器概述
2.2 8086/8088微處理器
2.2.1 8086/8088編程結構
2.2.2 8086/8088的工作模式與引腳定義
2.2.3 8086/8088的時序與總線周期
2.2.4 8086/8088的存儲器組織
2.2.5 8086/8088的堆棧組織
2.2.6 8086/8088的系統組織
2.3 80286到Pentium系列微處理器
2.3.1 概述
2.3.2 80x86微處理器
2.3.3 Pentium系列微處理器
2.3.4 雙核微處理器
2.4 習題與思考
第3章 80x86及Pentium指令系統
3.1 指令的結構
3.1.1 指令提供的信息
3.1.2 指令格式
3.2 尋址方式
3.2.1 尋址方式的定義
3.2.2 尋址方式分類
3.2.3 數據型操作數尋址方式
3.2.4 目標地址尋址方式
3.3 8086/8088指令系統
3.3.1 傳送類指令
3.3.2 算術運算類指令
3.3.3 邏輯運算類指令
3.3.4 位移類指令
3.3.5 轉移類指令
3.3.6 串操作類指令
3.3.7 處理器類指令
3.4 80286到Pentium增加指令介紹
3.4.1 80286的增強與增加指令
3.4.2 80386/80486的增強與增加指令
3.4.3 Pentium系列處理器的增加指令
3.5 習題與思考
第4章 匯編語言程序設計
4.1 概述
4.1.1 計算機語言的分類
4.1.2 MASM匯編語言
4.2 偽指令
4.2.1 匯編語言中數、符號、表達式的描述規范
4.2.2 處理器定義偽指令
4.2.3 模式定義偽指令
4.2.4 段定義偽指令
4.2.5 數據定義偽指令
4.2.6 符號定義偽指令
4.2.7 類型定義偽指令
4.2.8 過程定義偽指令
4.2.9 程序計數器與定位偽指令
4.2.10 條件汀:編偽指令
4.2.11 記錄與結構偽指令
4.2.12 模塊定義偽指令
4.3 宏指令
4.3.1 宏指令定義
4.3.2 宏指令的應用
4.3.3 宏指令與子程序的區別
4.4 BIOS和DOS的功能調用
4.4.1 BIOS調用
4.4.2 DOS軟中斷
4.4.3 DOS系統功能調用
4.5 匯編語言程序設計與調試
4.5.1 匯編語言程序設計步驟
4.5.2 MASM匯編語言的調試方法
4.6 匯編語言程序設計基本方法
4.6.1 順序結構程序
4.6.2 分支結構程序
4.6.3 循環結構程序
4.6.4 子程序調用結構程序
4.6.5 綜合應用程序設計舉例
4.6.6 80x86應用程序設計舉例
4.7 匯編語言與C/C++語言的混合編程
4.7.1 內嵌模塊方法
4.7.2 外調模塊方法
4.8 習題與思考
第5章 半導體存儲器及其接口技術
5.1 計算機存儲器概述
5.1.1 微型計算機中存儲器的分類
5.1.2 半導體存儲器的分類
5.1.3 半導體存儲器的性能指標
5.1.4 計算機系統中常見的半導體存儲器
5.1.5 存儲卡技術介紹
5.2 半導體存儲器結構與工作原理
5.2.1 半導體存儲器的基本組成
5.2.2 隨機存儲器RAM
5.2.3 只讀存儲器ROM
5.2.4 非易失讀/寫存儲器
5.3 半導體存儲器接口設計
5.3.1 存儲芯片的選擇
5.3.2 存儲器的地址分配
5.3.3 存儲器的地址譯碼
5.3.4 存儲器與CPU的信號連接
5.3.5 存儲器接口設計舉例
5.4 80x86存儲器技術
5.4.1 虛擬存儲器簡介
5.4.2 80x86中的ROM重復和影子RAM
5.5 習題與思考
第6章 微型計算機接口技術
第7章 簡單接口電路設計
第8章 可編程接口技術
附錄
參考文獻
第1章 計算機基礎
計算機技術是20世紀最杰出的科技成果之一,它極大地改變了人類社會的生活、學習和工作的方式。本章介紹計算機的發展背景、體系結構、常用術語以及計算機中的數和編碼的表示方法,使讀者了解計算機系統的整體概念和計算機的基本工作過程,為后續學習打下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