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軔于上世紀80年代的《當代經濟學系列叢書》是中國現代經濟學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林毅夫、樊綱、易綱、張軍等當今中國經濟學界的主力和領軍人物,都是叢書的早年作者,正是叢書提供了他們最初的學術成長平臺。2014年度格致出版社對叢書再作大規模整理和改版工作。張志超著的《匯率論》即為此次舊籍新版品種之一。
《當代經濟學系列叢書》出版綿延三十年而不衰,此次遴選的一批著作基本寫就于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這些經濟學論著為中國早期改革開放實踐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引領,曾經切中中國經濟的時代命題,探險中國經濟學的前沿地帶、熱點話題,發出過振聾發聵之聲。
蓽路藍縷,以啟山林。經過二三十年的時代變遷,這些論著對當下中國經濟改革實踐、對今日中國經濟學的發展,仍然意義非凡。適逢新一輪改革開放宏偉啟動,格致出版社以此為契機整理印行這些舊籍,意在再現當年著作的價值,同時向對中國經濟學現代化作出過重大貢獻的作者致意。
《當代經濟學系列叢書》出版綿延三十年而不衰。
叢書的出版,展現了中國經濟學的現代化歷程;
叢書的出版,見證了一代中國經濟學家的成長;
叢書的出版,樹立了學術界和出版界精誠合作的榜樣。
值此新一輪改革開放宏偉啟動之際,《當代經濟學文庫》、《當代經濟學譯庫》再作改版,煥發叢書對當下中國經濟改革實踐的非凡意義;并啟動大規模舊籍整理印行,再現當年著作價值,亦向為中國經濟學現代化作出過重大貢獻的作者致意。
張志超,英國 Durham 大學商學院國際金融學講師,牛津大學經濟學博士,華東師范大學紫江學者特聘教授。20世紀80年代中期出版的專著《匯率論》至今仍然被作為匯率研究的指引,多次參與國家關于匯率制度改革的咨詢,也因此被行內尊稱為“人民幣匯率之父”。
1 匯率研究的根本方向
2 匯率理論的歷史發展
3 戰后匯率理論的新發展
4 匯率的決定
5 匯率的變動
6 匯率機制理論
7 匯率機制的國際分析
8 國際匯率制度
9 各國匯率政策研究
10 人民幣匯率問題及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