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掌握了科學方法的人才會畫畫嗎?傳統的中國畫家不是,傳統民間藝術也不是,兒童更不是,但他們都會畫畫,而且有許多畫得很不錯,甚至成為藝術經典。為什么我們的“造型”與他們的“造型”結果是那樣地不同?是什么原因導致了不同?是我們更高明還是他們更高明?他們沒有“科學”他們有什么?我們有了“科學”我們缺了什么? 中央美院教授呂勝中給不無困惑的學生們開了一門“造型原本”課,從民間巧手到現代藝術,從名家名作到學生習作,作者按圖索驥,尋原溯本,不是提供一個答案,而是提示藝術風格、表現方法的心理主觀性,啟發讀者自在其中地去表達、去欣賞。
在原有教學傳統的基礎上,吸收了最新的教學改革成果,力求反映新的時代條件下人才培養的目標與要求,反映“大美術”教育的學科系統性、發展性。
呂勝中,1952年生于山東省平度縣,1987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民間美術系,獲碩士學位,現為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代表作品有《彳亍》、《招魂堂》、《山水書房》等,出版了《走著瞧》、《再見傳統》、《造型原本》等著作。
總序
第一講 常態的眼睛
“會畫畫”的人一只眼睛
感性認識慣常方式
如何下手科學與藝術
從造型原本入手
第二講 遺失的真相
可怕的相似齊繡花剪牛
看不到的內在
圓為美偶數對稱
大為美沒話找畫
哭得好聽找到課堂
第三講 課題的預告
理順亂麻初次試驗
跨越“原地” 課程的具體安排
希望互動式學會用心畫畫
第四講 線的表現力
目前當作起點裴將軍舞劍
從無法到有法把海綿里的水擠干
第五講 自在于其中
走進風景中極目四望
在公路上胎動
中心引力替身
周游列國神路
大地藝術進進出出
第六講 自在于其中
到里面尋找自己無孔不入
自傳體的陳述挑毛病
第七講 時間與運動
羅丹追求“動感” 未來主義
剝去年輪層馬踏飛燕
第八講 時間與運動
以靜寫動裙邊小狗
千手觀音四季采花
向日葵都是聰明人
第九講 時間與運動
時光留痕 “視后象”
剛才的一幕檔案與原發事件
“嫖客”情節連環長卷
擦亮火柴壓縮時間
第十講 全方位空間
農家女畫寫生空間知覺
模擬的欺騙神曲
雕塑的體積摩爾的風景
第十一講 全方位空間
面面俱到散點透視
虎皮與人皮散點極端
望眼欲穿三堵墻
我咋能不知道推進門去
這里是透明的
第十二講 全方位空間
多面疊合老太太與畢加索
層次錯落年畫與基里訶
調節焦距
第十三講 聯想與幻象
嚇死我了巧合與迷惑
夢幻之境超越現實
異想天開天馬行空
第十四講 聯想與幻象
應物象形七月八月看巧云
當求一敗墻霍去病墓石刻
呼喚精靈中途更換
半人半犬偶然的意外
魚龍變化
第十五講 聯想與幻象
替花疊影歇后語
歲寒三友隱語
添枝加葉黥面紋身
整容術嫁接
思維蔓延胸毛內衣
第十六講 印象的概括
女娃吹笛超過文明人
只不過一幅畫面對面陷入困境
概念形象鄭板橋畫竹
第十七講 印象的概括
因繁就簡言多必失
筆不到意到包裹的身軀與帝國大廈
三岔口惜墨如金
小紅人化無為有
蓋叫天水的描寫
社火臉譜視覺音樂
第十八講 印象的概括
整齊序列收拾屋子
橫平豎直印象派“點彩”與米點山水
將虛擬實想用“抽象”這個詞
模糊處理蒙德里安
狂草與飛帛書天書
第十九講 綜合練習
另一個圈套綜合練習
理解消化運用 多用一些“笨勁”
埃舍爾學生的總結
第二十講 尋找出口
套住的奔馬 “準確”是否有用
快速逃離與拐彎抹角進入
到底缺少什么
馬爾丹與“祭壇” 自知之明
捻成一根繩子
附錄:講卷插圖目錄
第一講 常態的眼睛
上課了。
我給大家上的是“造型課”。
同學們會說:“美術”本身就是“造型藝術”,我們自從學習繪畫開始,就一直在學習和加強自己的“造型能力”,因此可以說,我們上過的所有課,都是“造型課”。
沒錯!我和大家都一樣,自從接受“正規”的美術基礎訓練開始,老師就教授給一種焦點透視、對物寫生的方法,這是“科學的方法”。經歷了多次反反復復的訓練、校正,我們終于掌握了那套方法,于是,成了一個“會畫畫”的人。
作為一個平常的人,我們都具有平常人觀察世界、認識世界的方法,并隨時可以調整自己的所在位置;作為一個受過現行美術教育訓練的美術工作者,我們觀察、認識事物的方法又都被框定在“科學”名義下的嚴格規范之中。
只有掌握了這樣的“科學方法”的人才會畫畫嗎?
肯定不是。
因為古人不是,傳統的中國畫家不是,傳統民間藝術的創作者也不是,兒童更不是,但他們都會畫畫,而且有許多畫得很不錯,甚至成了藝術史上的經典。
面對這樣的實際,我有時感到困惑?為什么我們的“造型”與他們的“造型”結果是那樣地不同?是什么原因導致了不同?是我們更高明還是他們更高明?是我們更笨拙還是他們更笨拙?他們沒有“科學”,他們有什么?我們有了“科學”,我們缺了些什么?
顯然,科學的寫生能力的確給了我們許多方便。學過“科學造型法”的人,要“師法自然”,就得對景、物、人進行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