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又是一年校園招聘,帶著父母的期盼、老師的鼓勵和自我的彷徨,大四學子們在學校和社會提供的臨時面試場所,與各類企業“短兵相接”、斗智斗勇。
應屆畢業生是彷徨的。很多同學不知道自己過去三年的經歷究竟哪些是有價值的,又該如何展現出來?站在人生的這個十字路口,他們有各種選擇:考公務員,考研,應聘國企、外企、民企,或者去創業,究竟何去何從?究竟如何融入自己的第一個雇主企業?
參加校園招聘的企業同樣是忐忑的。今年的應屆畢業生綜合素質怎么樣?能夠選聘多少人,又有多少學生在被聘用后毀約?招聘進來的新員工能否快速融入企業,成為真正的新鮮血液?
高校負責學生職業發展的老師們是焦心的。這一屆學生行不行?能夠達到多高的就業率?企業今年對本校畢業生的評價如何?
我在十八年的職業生涯中,為上百家企業與機構面試招聘了數萬名應屆畢業生,同時訪談了幾十家高校的職業發展中心的老師,因此感觸頗深。
高校迫切需要一本“稱手”的書籍,其基于企業實踐,面向學生,深入淺出,在職業素養提升與職業生涯發展方面給予大學生們有效的指導。
大學生們迫切需要盡早被“喚醒”,有一個清晰的脈絡,指導自己如何從大一開始就培養職場所需要的觀念、思維習慣、素養和技能。
企業迫切希望高校能夠給予大學生們更多的與職場相關的知識與技能的培養,幫助他們在加入企業后能夠以更加理性的心態來面對工作,更好地融入企業。
于是,我寫成了這本書,以理性、客觀和務實的視角,圍繞“職業發展黃金九年”,系統化地指導大學生們抓住大學四年時光,提前為進入職場做好準備,以便成功地實現從學生到職場人的轉換,在企業中贏得一席之地。
在國家政策鼓勵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大背景下,本書也為即將創業的年輕人提供了支持。創業不僅要有好的商業模式,還要求創業者有良好的職場素養與技能,這樣才能更加自律,更好地管理團隊。
中國正走在大國崛起的路上,各行各業對于人才數量與質量的要求都在提升,大學生們正處在一個充滿機遇與挑戰的時代。我們愛國,因為我們的職業發展與國運緊密相連。喚起大學生們的職業意識,使其能主動提升職業素養與技能,讓良好的職業道路為自己的人生增光添彩,也即是為我們國家的發展添磚加瓦。而這,也正是本書希望達到的目的。
序
職業發展的起點是從大一開始的。
對此,很多同學覺得不可思議。想想自己大一時還在學習如何自理,還在努力實現從孩子向大人的轉換,還在思念父母的情緒中度過一個個不眠之夜,咋就和職業結合起來了呢?
這些想法恰恰反映了我們反思了多年的高等教育與社會職場脫節的現狀。當然,不能否認,最近五年,高等院校的對外開放程度加大了許多,高校通過鼓勵學生成立社團、開展校級班級活動、勤工儉學,以及組織社會實踐和開設職業生涯課程等來提升大學生的職業素養。
目前,高校為學生提供的職業化導入,最大的缺陷在于,無法得到具有豐富職場經驗的導師有效的指導。如果大學生通過有效的方法論指導,能夠對每一個團隊活動、社會實踐,提煉出正確的職業化準則,再加以吸收和記憶,就能夠在大學期間做好充足的準備,成為一個個活躍的主體,只待職場的發令槍響。
大學生朋友們,你輸在職業發展的起跑線上了嗎?
畢業后成為職場新人,很多人也不閑著:有人加入了一家企業,干了半年覺得不如意,便辭職跳槽,甚至先旅行尋找人生的意義,耗去兩個月的時間(其中一個月在家窩著);有人畢業五年換了三份工作;有人工作兩年就覺得自己羽翼豐滿,投身到創業的洪流之中,把父母的積蓄也折騰進去,然后又不得不再找工作……
你們意識到職場初期的五年有多重要嗎?
我長年為高校面試MBA(工商管理碩士)候選人,報考條件要求考生本科畢業三年以上,大專畢業五年以上。我在審閱了大量候選人的簡歷后發現,但凡考生畢業后五年內職業一直處于動蕩狀態的,其后續職業發展普遍都比較糟糕,在面試現場的表現也不佳,缺乏沉淀,缺乏自信。
相反,如果一個人大學畢業后,職業生涯的前五年工作一直比較扎實,全面掌握了必要的職場技能和專業知識,在一個企業或者一個行業里扎根下去,其后續的成長雖不一定快速,但都會有所加速,職業生涯也一定有所成就。許多職場中有所成就,或者創業成功的人,都感嘆自己在職業生涯前五年打下了扎實的基礎,而后才能左右逢源、揮灑自如。
無數的案例證明,大學四年加上畢業后前五年,這九年對于我們人生的影響極大,此后的發展都源于職業發展黃金九年所奠定的基礎。
本書由上下兩篇組成,分別對應大學四年和職業生涯前五年。
上篇,校園瞄準職場,對應大學四年(研究生亦可學習),分為前四章。
第一章,早做準備的鳥兒有蟲吃。本章中,我意在從大一開始喚醒大學生的職業意識,讓大家行動起來,訓練正確的思維方式,初步掌握自我管理的能力。同時,直接點出目前教育中的一些錯誤觀念,批判了一些讓同學們感到困惑的思想。
第二章,好鋼需要千錘百煉。本章寫作的目的在于強化同學們的心理建設,增強其抗壓能力,使其能初步了解社會環境,勇敢地投入到校園社團活動、班級團隊活動中去。通過實踐活動,同學們能初步了解職業要求,形成團隊觀并基本掌握團隊協作的方法。這一步,既是為應聘面試積累經驗,也是為融入企業儲備技能。
第三章,人生的燦爛取決于正確進行職業規劃,適應于進入大三的同學。在形成了正確的思維方式,產生了職業觀之后,同學們應逐步明確自己的發展方向。即將走向社會的同學們,此時會更多地思考今后的發展方向和融入社會的方式,大學畢業后究竟是考研、就業、創業,還是出國深造?就業是去國企、民企還是外企?通過閱讀本章,可以找到答案,結合自身,引發出更多的思考。
第四章,知己知彼,勇過面試關。這是我們人生中必須要邁過的一道坎,這道坎更應該被理解為大學四年的成果檢驗。市面上講授應聘面試技巧的書不少,許多高校也開設了相關課程,但是,我參加校園招聘十六年,觀察到參加應聘的大學生們有很多錯誤的認知和準備不足之處。我在高校授課時,同學們最關心的關于面試的問題也非常集中。這一章,我把面試的關鍵點一一道來,只要讀者掌握了,即可面試無憂。而且,本章對于有經驗的職場人學習面試經驗也同樣有很大價值。
下篇,職場新人生存指南,圍繞職業生涯前五年職場新人如何融入職場展開,包括第五章至第九章。
第五章,試用期,勝任才是硬道理。加入企業不是進入保險箱,企業為了防止選錯人才,都會設置試用期,職場新人不僅要能通過試用期,還要在此期間贏得企業的信任。
第六章,讓思維轉個身,有失必有得。針對一些職場新人的常見困惑,我用職場成功者的經驗,幫助大家換個思考角度,重新看待得與失。
第七章,打盹的都是輸家,拒絕成長就是懼怕成功。職場新人如何在新環境中高效率地學習?不僅要靠自學,還要學會向別人學習,更要學會通過別人對自己的反饋進行反思式學習。要想學習,就要放下阻礙學習的心態和習慣。讀完這一章,將使讀者在職場學習的境界上更上一個臺階。
第八章,高能預警,沒人告訴你的職場潛規則。我的所謂職場潛規則不是不可告人的規則,而是沒人會告訴你的規則。或許別人覺得這些規則不算規則,是大家都應該知道的,但是我發現很多人都在踩“雷”,犯規惹事了,自己還渾然不知。我在本章盡可能詳盡地舉例分析各種職場潛規則,希望讀者能夠舉一反三。
第九章,職場,一場不斷升級的網游。本章是升級版的職場心法。真正的職場成功人士懂得如何承受,何時勇敢,何時謙卑,如何自處,如何展現自我,如何平衡工作與生活。職場之道亦是身心成長之道,在確立了正確的職業發展方式之后,真正決定我們成長高度的是我們身體的健康程度,因此讓健身成為習慣,是所有職場成功人士對晚輩的寄語。
職業發展黃金九年,我們一起在路上!
目錄
上篇 校園瞄準職場
第一章 早做準備的鳥兒有蟲吃....................................................... 3
1. 醒醒吧,你的職場人生開始了!
2. 同學們,不要做“劣幣”!
3. 什么樣的關系能讓你如此自信?
4. 最好的投資是自己
5. 干得好,首先要想得對
6. 忙到沒時間談戀愛?——論時間管理的重要性
第二章 好鋼需要千錘百煉........................................................... 26
1. 成長的路上有些心理陰影并非壞事
2. 一條狗是好狗,一群狗卻成了瘋狗
3. 年輕有悔
4. 防騙秘籍與心態磨礪
5. 從哥們到團隊
6. 練就職業范
7. 人生是一條蜿蜒曲折的路
第三章 人生的燦爛取決于正確進行職業規劃................................. 42
1. 應屆大學畢業生正在成為企業的香餑餑
2. 你有一顆騷動的心,為啥不請高人指點呢?
3. 是加官晉爵第一,還是能力增長優先?
4. 先有愛好,還是先有能力?
5. 我為什么拒絕給她offer?
6. 從銀行業變化看大學生擇業
7. 要不要留學?
8. 大學生何時適合創業?
9. 從創業型公司跳槽到大企業,此路難通
10. 國企的職業發展之路
11. 外企的職業發展之路
12. 民企的職業發展之路
第四章 知己知彼,勇過面試關....................................................... 81
1. 思維結構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2. 面試中非常重要的歸納總結能力
3. 從簡歷制作到兩分鐘自我介紹,很多人沒有弄明白
4. 應聘簡歷千萬不要造假,做好兩點可以強化其作用
5. 為校園招聘面試官畫像
6. 了解招聘企業很重要
7. 校園面試第一關:良好的自我表達
8. 面試過程中不要暴露你的……
9. 面試中如何展現自己的自信和樂觀?
10. 面試中如何證明你有責任心?
11. 無領導小組面試全揭秘
下篇 職場新人生存指南
第五章 試用期,勝任才是硬道理................................................... 123
1. 應屆畢業生如何順利度過第一個試用期?
2. 初入職場,如何快速地贏得信任?
3. 如何讓試用期不枯燥?
4. 試用期內不要過于“本分”
5. 組織在考驗你,你察覺到了嗎?
6. 年輕人,機會出現就要抓住!
7. 與上級共事四步法
8. 把你的工作呈現出來
第六章 讓思維轉個身,有失必有得................................................ 145
1. 專業不對口,如何實現逆襲?
2. 畢業的時候仍不知道自己喜歡什么職業,怎么辦?
3. 挖井三尺還不夠,就再多挖一尺
4. 以上級的成功為榮
5. 地球離開誰都照樣轉
6. 逃離“北上廣深”的正確方式
第七章 打盹的都是輸家,拒絕成長就是懼怕成功.......................... 163
1. 在職場中拒絕做“花瓶”
2. 誠邀我提建議,我提了,你卻“炸鍋”了!
3. 拒絕改變自己的人不值得企業培養
4. 兼聽則明,獨立判斷
5. 新環境中,如何提升閱讀效率?
6. 提升能力的九種方法
第八章 高能預警,沒人告訴你的職場潛規則................................. 178
1. 不抱怨會死嗎?
2. 在職場中“不懂事”的行為表現
3. 別讓情緒影響了你的判斷
4. 一個美女法學碩士的坎坷職場路
5. 為什么我們會覺得上級不如自己?
6. 為什么我們會干一行厭一行?
7. 小心別犯“趕工癥”
第九章 職場,一場不斷升級的網游................................................ 194
1. 認知職場道理
2. 得到上級認可后,你翹尾巴了嗎?
3. 技術路線最終會走向管理路線
4. 用6 年銀行工作經驗換大學講師資格,值不值?
5. 平凡中自得其樂的獨立人格
6. 90 后平面設計小哥是如何贏得好評的?
7. 讓健身成為你一生的習慣
在本科畢業20年返校之際,我曾經深為校園里的標語——“美的年齡為純的夢想盡大的努力”——而感動。我真希望年輕時的我們和正年輕的你們都有同樣深深的領悟,并為自己的人生坐標和啟航做好準備,青春無悔。有幸的是,《贏在職業發展黃金九年》提供了高屋建瓴又有針對性、實操性的指導,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自我,確定適合的人生和職業方向,從思維、知識、方法、表達和心態上不斷完善和提升,成為好的自己。
——江森自控亞太區學習和發展總監 于鐵成
很難想象外表文質彬彬,風流倜儻,知情識趣的鄭旭老師,有一顆如此大氣磅礴,憂國憂民,憂新生代的心。但是,奇跡本來就在不可思議中誕生,又在不可思議中傳承。這本《贏在職業發展黃金九年》是濃縮了鄭老師18年來內外兼修,深思熟慮,知彼解己,融會貫通的從學生到職場人轉型的工具書。從價值觀,思維方式,職業生涯理念,職業化標準,應聘之門,融入之道等六個方面系統的、生動的、有節奏的為大學生朋友們抽絲剝繭,去偽存真,讀起來酣暢淋漓,欲罷不能。
——獵聘網全球副總裁 邢子培
我無法送給你麥穗,我只能給你鐮刀;
我無法送給你健康,我只能給你啞鈴。
《贏在職業發展黃金九年》無疑就是這樣的鐮刀和啞鈴,對于在校大學生提前了解職場道理,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培養有效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大有裨益。你要想既擁有青春還擁有駕馭青春的知識,這就是那本不容錯過的“教科書”。
機會垂青有準備的人,早一點知道,少走好多彎路。很感謝有這樣的作者,愿意將自己多年積累的豐富而又寶貴的職場經驗與我們分享,讓在校大學生朋友進入職場前不再感到迷茫。
——四川大學MBA中心主任 李珊
應屆大學畢業生既是企業的“愛”,又是企業的“痛”。愛的是,他們如一張白紙,任企業書寫;痛的是,許多人在融入企業過程中的種種不適應,由此造成的沖突甚至流失,是企業的損失。鄭老師的書立志喚醒大學生的職業意識,提前培養職業素養,讓更多大學生贏在職業發展黃金九年,這是學生與企業雙贏的好事。
——星巴克中西區人力資源總監 Jane F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