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解壓方法?怎樣戒掉手機依賴癥?如何處理與不同類型上司的關系?怎樣與對方進行有效的溝通?怎樣維持愛情的新鮮度?對于遇到的這些煩惱與困惑你都能在本書中找到答案。
全書共5章,主要內容包括:用心理學來解決日常生活中的煩惱;用心理學來消滅工作中的煩惱;用心理學來處理人際關系;用心理學來消除關于戀愛的煩惱;用心理學來去除人生的那些煩惱等。
本書適合因煩惱而茫然失措的你與想要解決困惑過上幸福生活的人士閱讀參考。
高浩容 ,斐陶斐榮譽學會成員,臺灣哲學諮商學會監事。大學講師、企業顧問、作家,F攻讀大學教育學博士與哲學博士。在多家雜志與電子媒體任專欄作家。著有《心靈馴獸師》等逾二十部作品。 主要研究方向:“人為什么活著?”“哲學、心理學如何在心理咨詢中整合?”
秉承速溶綜合研究所(略稱:速溶綜研)是一個豐富多彩又能漲知識的研究所。我們想用圖解的形式讓更多的人獲得到更廣泛的知識。我們由不同的研究方面的專家組成,擔任著不同專業的圖解制作和研究。讓復雜難懂但又很實用的知識變成誰都能看得懂的圖解,讓每一個讀者都能享受到自我啟發的樂趣,是我們執著的研究方向。
《煩惱心理學 超實用的煩惱解決手冊 全彩手繪圖解版》:
生活中總有些人讓我們感到不平。當我們認真學習的時候,他在玩樂,考試出來的成績卻比我們好;我們按照領導指示,做牛做馬,最后被提拔的卻是那個經常忤逆領導的同事;當我們為了留學的學費,查遍各種獎學金的資料,卻有人憑借捐款,輕松成為名校學生……
這種覺得別人過得比自己好或總能交上好運的心理,并非一個人修養不足,而是人類的天性。
人天生具有對公平的好惡感
人天生就有追求“公平”的本性,美國華盛頓大學心理學家桑莫維爾(Jessica Sommerville)針對15個月大的嬰兒進行了一項實驗,以了解他們對公平(Fairness)的感受。首先,給嬰兒觀看了兩個短片。
在第一個短片中,一碗餅干被分給兩個人。先是把餅干平均地分給兩個人,然后是把餅干更多地分給其中一人。第二個短片中,一罐牛奶也按同樣的方式分給了兩個人。
因為嬰兒驚訝時關注的時間會更長,科學家測量了嬰兒在觀看食物分配的過程中注意力持續的時間長短。
他們發現,如果其中一個人分到的比另一個人更多,嬰兒關注食物分配的時間會更長。
也就是說,嬰兒認為食物應被公平分配。因此,當他們看到其中一個人比另一個人得到更多的餅干或牛奶時,會感到很驚訝。當我們認為他人能輕松獲得幸福,有不公平之感,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倒也不需要用高道德標準去談寬容,因為這種情緒是天生的。那么,既然是天生的,為什么不能任由這樣的情緒自由發展呢?
人天生具有對公平的好惡感與偏私性
人天生有對公平的好惡感,但這好惡感并非絕對,而是相對的。因為人的本性一方面追求公平,一方面又極其自私。
人們喜愛公平的情況發生,勝過不公平的情況。但當不公平的情況使自己身處的族群獲益,他們的標準又有了改變,對不公平的事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設身處地的陰暗面
一般而言,設身處地的意思是希望人際之間,通過彼此站在對方的角度,互相了解,從而降低誤解,這是一個立意良善的概念。但反過來說,當設身處地的情況難以發生,就會產生人際之間的隔閡與分離。
不同社會地位背景、不同性別、不同族群、不同語言等因素,都會造成我們無法輕易地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有時,這反而成為人們用來區分敵我的方式。很少有人真正想去化解彼此的分歧與成見,也懶得嘗試去澄清自己的誤解,而是將錯就錯,將誤解轉化為一個自己認定是正解的看法。就像桑莫維爾的實驗所呈現的人性面貌,人一方面追求公平,另一方面又受制于自私的本性。人性就在善與惡的兩端糾纏著、沖突著,逐步建立、打破又重建那難以企及的內在和諧。
桑莫維爾的公平實驗,是對人性的一種警醒:當我們忌妒別人的成功,眼紅別人的幸福。我們可能要先想想,我們除了公平的好惡感,還受了哪些因素的影響。
澄清你心中“公平的真面目"
當他人的幸福讓我們感到不快樂,恐怕是因為:他人的幸福,喚起我們內心感覺不到自己被愛的痛。
好比不斷延后就業,只為逃避就業的研究所學生。但當他看見提早就業,那些他口中“過去成績比他差,考不上研究所的同學”混得比他好,就會激發他的不快樂。
往往我們并不了解那個我們所批判的人,我們只是渴望對方幸福的表象。我們無意真正了解那個人的生命經驗,只想簡簡單單地通過眼前所見的表象,表達我們的不滿。那份不滿充塞的,并不是針對諸多不公平的普遍現象,而是我們內在的怨恨,怨恨自己的不成功,掙扎于優勝劣敗的社會現實帶來的自卑感,我們要的根本不是公平,而是想要高人一等,想要獲得自身企求的幸福。
最后,我們可以問問自己以下四個問題,探問自己到底是在求公平,還是因為他人的幸福激發了內心的痛苦,進而不快樂:
“我要的真的是公平嗎?”
“我對待他人和對待自己的標準是否符合自己口中的公平原則?”
“我是否直面自己的真實欲望?”以及“我是否懂得處理自己內在的情緒?”進而反思,“我為什么讓別人的人生,左右自己的情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