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講:“人不是向外奔走才是旅行,靜靜坐著思維也是旅行,凡是探索、追尋、觸及那些不可知的情境,不論是風土的,或是心靈的,都是一種旅行。”可惜,這種“靜靜坐著思維”往往很容易被我們所忽略。所幸,還有人在思索,若杉便是其中之一。
《閱己:做自己的心理顧問》一書中,若杉將自己的思索細細道來,孤獨中的探尋,焦慮中的摸索,憤怒中的警醒,都是閱·自我中的沉淀;原聲家庭的影響,愛情中的糾結,交友中的踟躕,都是閱·關系中的反思;自律之后的自由,努力中的優(yōu)雅,朝著夢想進發(fā),是閱·成長中的行動。
如果,你還在為情緒所困;如果,你還在為關系糾結;如果,你還在為職業(yè)迷惑。那么,請放慢你的腳步,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其實,你不必等待千弦彈斷的釋然,不必期待千帆閱盡的了然,只去留意生活之旅中的風景,在情緒中、在關系中、在成長中,讀懂自己。閱己之后的明澈,是一種一生都會相伴的幸福。愿你,讀懂自己。
第一部分閱 自我 //1
第一章 孤獨,是生命的饋贈 //3
每一種孤獨,都是私人定制 //4
孤獨,也許只是不太習慣特立獨行 //9
如何度過一個人的時光,決定了你生命的質感 //14
有一種孤獨,叫作“被安排” //19
陪伴是最忠誠的告白,孤獨是最真誠的等待 //24
第二章 焦慮,有解嗎 //31
90% 的焦慮都是因為你想得太多 //32
年輕的我們,究竟為什么會焦慮 //37
群發(fā)的不是祝福,而是敷衍的情緒和焦慮 //41
你只是不善交際而已,不是社交焦慮 //47
焦慮再多,終有一解 //52
第三章 憤怒,了解自己的一扇窗 //59
憤怒,怎么了 //60
你真的知道,自己為什么憤怒嗎 //65
易怒?因為你的思維方式“病”了 //70
我最怕你,把最深的憤怒留給自己 //76
你的憤怒,這樣安放 — 三步教你有效處理憤怒 //82
第二部分閱 關系 //87
第四章 原生家庭里,有你全部的秘密 //89
每一顆自卑的種子,都來自于原生家庭 //90
你活得步履蹣跚還是從容瀟灑?看成長環(huán)境如何塑造你 //95
總有一些父母,愛做孩子的“職業(yè)差評師” //100
缺失的愛,要怎么補 //108
你不必“背著”原生家庭,負重前行 //111
第五章 愛情與婚姻,是一生的修行 //117
姑娘,別哭了,分手以后他其實更痛 //118
你可曾因為“不會說話”,弄丟了愛 //123
來自不同星球的兩個人,要如何過好這一生 //129
愛情里,錯的永遠比對的更有力量 //134
婚姻里最好的付出,是你的快樂 //140
第六章 朋友,是應對世界的底氣 //145
越討好,傷害越深 //146
對不起,你的需求不是我的義務 //150
沒朋友?因為你活得太客氣 //155
你培養(yǎng)了傷害你的人 //159
你永遠無法取悅所有人 //162
第三部分閱 成長 //167
第七章 你有多自律,就有多自由 //169
你可以很自律,也可以很快樂 //170
自律,來自于對未來的篤定 //176
每一個自律的人,都是高級情緒管理者 //181
自律,大概是愛自己最好的方式了 //187
學會遠離誘惑,而不是去挑戰(zhàn) //192
第八章 你要努力,也要優(yōu)雅 //197
你努力得這么辛苦,大概是方式錯了 //198
你還沒有資格,和這個世界賭氣 //202
你要規(guī)劃的不是職業(yè),而是能力 //207
愿你的努力里,除了房子還有使命 //212
你那么怕輸,又怎么可能贏呢 //218
第九章 你夢想的自己,從未走遠 //223
花一點時間,找回夢想 //224
想做自己?你得先知道自己是誰啊 //229
有沒有那么一個人,讓你想要與他交換人生 //233
你那么急切地想要成功,然后呢 //237
只聽別人的,你憑什么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244
附 錄 //249
附錄一 UCLA 孤獨量表 //250
附錄二 SAS 焦慮自評量表 //252
附錄三 LSAS 社交焦慮癥量表 //254
《閱己 做自己的心理顧問》:
每一種孤獨,都是私人定制
1
在咨詢室里,薇告訴我,她感到孤獨。這種孤獨仿佛與生俱來,并且伴隨著自己年齡的增長愈甚。
薇今年25歲,長發(fā),瘦高,很清秀。她覺得自己與旁人不一樣,不喜歡集體活動,不愿意參加同學的小聚會,如非必要,她甚至不會與人主動說話。薇告訴我,她時常迷路,卻從不問路,只靠著地圖一點一點找,因為說話對她來說是一種負擔,能少說最好。
就是這樣一個姑娘,用她的話說,一個人度過了從出生到讀書的所有時光,不曾有朋友,雖不好過,卻也習以為常了,直到上班以后,陰差陽錯地做了需要與客戶溝通的工作。入職兩年,因為實在不擅長與人溝通,不僅自己的工作嚴重受影響,還連累了一起搭檔的同事。
“不能再這樣下去了,我可以沒有朋友,但不能丟了工作。”因著這樣緊迫的理由,薇在不得已之下,走進了咨詢室。
薇喜歡給我講她的孤獨,她說:“有時候它們是一個黑洞,一不小心掉進去,整個人像是快要爆炸一般,無以逃脫。”
薇出生時,父親因她是女孩,便與母親離了婚,每月只支付很少的贍養(yǎng)費。母親要強,不想她既沒有父親,又在經濟上不如別人,便拼命地工作。“記憶中,母親一直都在工作,記得母親出差,出租車把母親帶走,我拼命想留住母親,卻什么都說不出口。”薇這樣告訴我。外婆一直照顧她、愛她,卻少言寡語,所以,在薇的記憶里,整個世界都是安靜的。
薇說,自己擺脫孤獨的方式,一個是讀書,一個是看星星。讀書,可以肆意地鉆進另外一個世界;至于看星星,大約是因為記憶里,母親常在晚上,星星出來的時候才回家,所以,有星星的晚上,她覺得溫暖。
薇問過我:“這個世界上,究竟有沒有人,不曾覺得孤獨?”
我說:“如果有,也是極少數(shù)吧,每個人大概都逃不開孤獨,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有的人孤獨的時候多些,有的人會少些。”
薇說:“如果一個人生來是孤獨的絕緣體,該是多么幸運!”
2
“老師,今天是我和女朋友分手的第427天。”這是均走進咨詢室里跟我說的第一句話,他因為分手后難以走出失戀的痛楚而選擇了心理咨詢。
均口中的女朋友,是他的初戀。一年多前,女朋友全家移民加拿大,也一并跟他提了分手。對于均而言,這分手來得有些猝不及防。
“她都沒有提前告訴我要移民的事兒,這么突然就決定了,然后突然就離開了。我發(fā)微信給她,QQ留言給她,她都沒有回。就這么一個好端端的人,然后突然就從你身邊消失了。”
這樣一個20出頭、帥氣的男孩,提到女朋友的離開,眼神里盡是茫然,似乎女朋友的離開,把他身上的快樂與靈氣也一并帶走了。
“我從未感到如此孤獨過,”均說,“我本來就是個很獨立的人,以前一個人看書、一個人散步,一個人看電影,一個人吃飯,都完全沒有問題,甚至可以說,我更喜歡一個人,可她離開以后就完全不一樣了,我必須拼命地讓自己活在人群里,哪怕依舊覺得孤獨,否則一個人吃飯的時候我就會掉淚。”
均告訴我,這種孤獨,讓他覺得害怕,似乎,他不只是失去了一個人,而是失去了自己的某個部分,讓他覺得自己仿佛不再完整。
3
薇的孤獨,仿佛與生俱來,浸入骨髓。均的孤獨,因相愛的人突然離去而起,凌亂破碎。
我們會因為很多理由而孤獨。如依賴,薇依賴父母給予生命之初的溫暖,均依賴女友給予熾熱愛情的甜蜜,依賴不得,便孤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