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考察了世界經濟的發展歷程、發展規律和發展趨勢。全書共分七章,第一章考察了世界經濟體系的形成和發展以及世界經濟發展過程中呈現出的一些基本規律,第二章闡述了科技革命在世界經濟發展中的作用,第三章概括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區域經濟合作的基本情況,第四章至第六章考察了經濟全球化的三個重要構成,即貿易自由化、金融自由化和生產國際化,第七章分析了世界主要國家經濟發展的特點。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經濟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本科和研究生的教材或參考書,也可作為政府部門公務員和從事經濟工作的人員學習或培訓用書。
本書特點:立足現實,圍繞中國經濟崛起,全面介紹世界經濟最新發展;內容翔實,深入淺出,聯系實際,學以致用。
前言
第一章 世界經濟的形成與發展
第一節 國際分工
第二節 世界市場
第三節 世界經濟體系的形成與發展
第四節 世界經濟增長
第五節 世界經濟周期
第六節 世界經濟發展的不平衡
第七節 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國際經濟協調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二章 科學技術革命與當代世界經濟發展
第一節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科學技術革命的發展
第二節 信息技術與世界經濟發展
思考題 前言
第一章 世界經濟的形成與發展
第一節 國際分工
第二節 世界市場
第三節 世界經濟體系的形成與發展
第四節 世界經濟增長
第五節 世界經濟周期
第六節 世界經濟發展的不平衡
第七節 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國際經濟協調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二章 科學技術革命與當代世界經濟發展
第一節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科學技術革命的發展
第二節 信息技術與世界經濟發展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三章 區域經濟一體化
第一節 區域經濟一體化概述
第二節 三大區域經濟合作組織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四章 貿易自由化的發展
第一節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多邊自由貿易的發展
第二節 多邊自由貿易所面臨的挑戰
第三節 雙邊自由貿易的發展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五章 金融自由化的發展
第一節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國際貨幣體系的演變
第二節 金融自由化的發展概述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六章 國際直接投資與跨國公司的發展
第一節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國際直接投資的發展
第二節 作為世界經濟新主體的跨國公司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七章 世界主要國家的經濟發展
第一節 美國經濟
第二節 歐盟經濟
第三節 日本經濟
第四節 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一章 世界經濟的形成與發展
要點提示
本章系統介紹了世界經濟體系形成和發展的過程和一般規律。國際分工和世界市場是世界經濟體系最終形成的基礎和條件。工業革命后世界經濟進入到新的增長時期,周期性波動和不平衡發展構成了世界經濟運行的兩大基本特征。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紛繁復雜的國際經濟形勢推動了國際經濟協調發展。
第一節 國際分工
一、國際分工的含義
國際分工是世界范圍內各國國民經濟之間互相依賴的勞動分工,是一國內部社會分工的延伸和繼續,是一國內部分工向國際領域擴展的結果。國際分工是世界經濟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礎和先決條件。
國際分工產生于各國在自身的自然和社會兩方面的發展中所形成的比較優勢和經濟制度,國際交換對國際分工的擴大和深化產生深遠的影響。
二、國際分工的類型
(一)按參加國際分工的國家的自然資源和原材料供應、生產技術水平和工業發展情況的差異分類
1.垂直型國際分工
垂直型國際分工是指經濟技術發展水平相差懸殊的國家(如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國際分工。垂直分工是水平分工的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