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征文評選的情況看,多數征文作者能夠緊緊圍繞閱讀新中國成立60年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的優秀圖書,記錄自己的“讀書故事”、“讀書心得”,反映自己在讀書中提高修養、提升品位、知書識禮、豐富人生的心路歷程。作品所具有的廣泛的群眾性和鮮明的時代特征,深刻反映了倡導全民閱讀深厚的社會基礎,體現了廣大讀者在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參與推動全民閱讀活動,倡導知書識禮,促進社會和諧等方面所作的積極探索,取得的豐碩成果。
為了進一步體現“知書識禮,共建和諧”有獎讀書征文活動的成果,擴大活動的影響,讓更多的人來分享閱讀的收獲與快樂,第十九屆全國書博會組委會決定將獲獎的80篇征文作品結集出版。這是對第十九屆全國書博會最有力的支撐和最好的紀念,是促進全民閱讀活動的有效之舉,對于擴大第十九屆全國書博會的影響,提升社會對全國書博會的認知度,促進出版業改革和發展繁榮,加快經濟文化強省建設,必將發揮積極的作用。
希望這本作品集是第十九屆全國書博會文化盛宴中的一道精致爽口的美味佳肴,成為第十九屆全國書博會一道賞心悅目的靚麗風景……
前言
一等獎
孫思華 鋼鐵是這樣煉成的
趙凱 攀登書籍的階梯上長城
林曦 書市購書小訣
方遠 神圣的氛圍
湯禮春 我和書的往事
路衛國 三十年的閱讀記憶
常新成 千里姻緣一書牽
何誠斌 亮堂里讀書
楊廣廣 書人說書
李鳳華 心燈——讀《今天怎樣做教師》
二等獎
侯中興 因讀書而改變
費正善 我家的讀書計劃
王濤 樂從書中來
王清銘 烹煮文字的滋味
木子青藤 泛黃的小人書
潘國正 讀書有形 成長無形
李學廣 書情難訴
達卿 “保爾”伴隨我成七、
張桂玲 2007,我的讀書生活
李樹 情感親和而不對立
鄒惠仙 我的讀書情結
魯風 與書為伴五十年
孫賽波 書方治心病
楊光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禾白小川 飯長筋骨書長魂
宋玉玉 續一份書緣
關鉛瑣 和書籍結緣,與禮儀同行
魏榮華 軒愛芹 假如教師成為兒童文學作家
解偉 在經濟學世界寧靜地遨游
夏飛 我的讀書故事
三等獎
附:第十九屆全國書博會吉祥物·宣傳畫·主題語
一等獎
方遠 神圣的氛圍
我的少年時期是在萊州老家一個叫過西的村莊度過的,那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大家知道,那是一個特殊的年代,自然會有許多特殊的事情發生。
1973年底,我只有十多歲,學校里開展“批林批孔”運動,老師要求學生回家找舊書,然后交到學校。當然,那時候很少有人讀書,老師讓把家里的書找出來,然后在學校一起燒掉。由于祖輩的原因,我們家有好多書,大多是線裝的古書,像《左傳》、《史記》什么的。我的父母大學畢業后都留在了濟南,只有我在老家與祖母做伴,祖母得知我要找書,開始高興得不得了,說我怎么知道讀書了,還告誡我說:這些書是祖傳的,特別珍貴,都是豎排的繁體字,你現在還看不懂,我好好給你保存著,你長大了再看。當我告訴祖母,我們正在批孔老二,要把書拿到學校里燒掉時,她老人家一下子驚呆了,說什么也不讓我靠近藏書的小屋。
那是我與祖母第一次嚴重的沖突,由于父母不在身邊,她老人家對我總是百依百順,我要太陽,她從沒給我月亮。但是,這次祖母拒絕了我,任我怎么哭鬧也沒有滿足我的要求。祖母還給我講了好多道理,我有的聽懂了有的沒聽懂,時至今日,只記得她的一句話:沒有孔老二,你們能讀書?
我對孔夫子有了一定的了解是后來的事,沒有得到那些古書,我只好找了幾本父親當年考大學時的課本交到了學校。不久,我參加了學校的文藝宣傳隊。一次,我在全村的社員大會上講故事批孔老二,題目叫《裝病求官》。現在想想,那真是一場鬧劇,“裝病求官”的孔子沒有因為我們的“批斗”而在銷聲匿跡,許多年后我又虔誠地捧著他的書從中汲取營養,這越發讓我感到那個時代是多么滑稽可笑,荒唐至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