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推動營運資金管理理論和方法體系的創新和發展為最終目的, 從營運資金概念的重構作為出發點, 基于營運資金管理理論的環境訴求和實踐發展的要求對營運資金進行重新界定和重新分類, 以營運資金的籌措和使用為基本視角, 試圖從理論和應用兩個方面來考慮, 構建營運資金管理理論框架與完善營運資金管理方法體系。
本書從理論和應用兩個方面來考慮,構建營運資金管理理論框架與完善營運資金管理方法體系。本書適合于財務管理方面的研究者、財務總監以及對營運資金管理創新感興趣的讀者閱讀。
營運資金管理作為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內容,其管理的成效不僅對企業的流動性和收益性產生直接影響,而且還會影響企業的生死存亡。金融危機更加凸顯了其重要性,營運資金管理研究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
國內外營運資金管理研究經歷了一系列變化: 研究重心從營運資金孤立的各項目優化研究到整體的營運資金管理研究再到基于供應鏈管理、渠道管理等新視角下營運資金管理研究的演變。在此影響下,營運資金管理方法的研究經歷了從單純數學方法向以供應鏈優化和管理為重心的轉變。新視角下營運資金管理研究得到了廣泛認同并掀起了新的研究熱潮。然而,營運資金管理基本理論的研究相對薄弱。營運資金管理理論未在財務理論研究中占據與其重要性相對應的位置,在營運資金概念界定、目標、影響因素等方面未形成一個完整的理論框架,營運資金管理實踐亟待科學的理論指導。所以,對營運資金管理的基本理論問題應從營運資金管理的源頭上抓起,重塑營運資金管理的概念界定,使營運資金管理的基本理論符合環境發展和管理需求。
本書以推動營運資金管理理論和方法體系的創新和發展為最終目的,將營運資金概念的重構作為出發點,以營運資金的籌措和使用為基本視角,試圖從理論和應用兩個方面來考慮,構建營運資金管理理論框架與完善營運資金管理方法體系。本書首先基于營運資金管理理論的環境訴求和實踐發展的要求對營運資金進行重新界定和分類,并明確了新界定下營運資金管理的基本視角和目標定位,作為全面營運資金管理研究的前提; 其次按要素分析營運資金對企業價值的影響機理,在此基礎上構建了營運資金管理的績效評價體系,以解決衡量企業營運資金管理水平的標準問題; 基于這些問題再去考慮營運資金管理的創新研究,強調從戰略、商業模式、利益相關者關系和流程創新推進營運資金管理,主要從方法、組織、模式三個方面來研究營運資金的管理創新; 最后選取機械設備行業對營運資金管理績效評價體系進行檢驗,并以海爾集團、青啤集團等企業為例,研究其在全球化環境下營運資金管理的風險與對策,總結其營運資金管理模式特點,利用多案例研究方法驗證營運資金管理模式在企業中的運用效果。
本書進行探索性研究取得的創新性成果是: 首先,從企業經營管理的角度將營運資金概念界定為營運資金=資產-營業性負債,使營運資金概念符合了理論發展進步和管理實踐需求; 其次,在此基礎上,以營運資金籌措和使用為基本研究視角,權衡營運資金管理的風險和收益,借助數據包絡分析方法,構建了營運資金管理績效評價體系: 一個定量與定性的效率衡量體系; 再次,以利益相關者關系為基本視角,提出基于利益相關者關系的資金管理策略,以營運資金預算管理和營運資金流量報告作為營運資金管理創新的兩個技術要點,構建了營運資金管理控制體系,強調了營運資金管理整體規劃與控制的重要性,提高了營運資金管理的戰略高度,并對相應帶來的營運資金組織結構體制的變化進行了闡述,初步構建了基于業務流程的營運資金組織結構體系,整體上搭建了新界定下營運資金管理的研究體系。
本書是在恩師王竹泉教授的指導和中國企業營運資金管理研究中心團隊的支持和幫助下完成的,在此表示深深的感謝。同時也感謝我的父母、先生以及孩子給予的關懷與付出,沒有你們,我就無法實現對“營運資金管理”的熱愛和研究。感謝我的學生強池、欒欣、劉瑩和崔靜的幫助。
孫瑩,女,管理學(會計學)博士,中國海洋大學管理學院碩士生導師,中國企業營運資金管理研究中心資本效率評價研究所副所長。從事營運資金管理和資本效率分析研究,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在《會計研究》《財務與會計》等核心期刊發表論文多篇。
第一章導論
第一節研究背景與研究意義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義
第二節研究思路與內容安排
一、 研究思路
二、 內容安排
第三節研究方法與創新點
一、 研究方法
二、 創新點
第二章營運資金管理研究述評
第一節營運資金管理的基本理論研究
一、 營運資金的概念研究
二、 營運資金的分類研究
三、 營運資金管理與公司價值最大化
四、 營運資金管理的影響因素
第二節營運資金管理績效評價體系研究
一、 現金周轉期
二、 REL咨詢公司和CFO雜志提出的績效評價體系
三、 基于渠道管理的營運資金管理績效評價體系
第三節營運資金管理方法研究
一、 單獨流動資產管理研究
二、 整體營運資金管理研究
三、 基于供應鏈的營運資金管理研究
第四節營運資金管理的專題研究
一、 中小企業的營運資金管理研究
二、 跨國公司的營運資金管理研究
三、 利益相關者視角的營運資金管理研究
第五節現有文獻的研究結論與啟示
第三章營運資金概念的界定
第一節現有營運資金界定的不足
第二節營運資金概念重構的環境訴求——由IASB/FASB
聯合概念框架引發的思考
一、 聯合概念框架中財務報表列報的初步意見
二、 現行財務報表列報方式的不足
三、 聯合概念框架中財務報表列報的初步意見
帶來的啟示
第三節營運資金概念重構與分類的初步設想
一、 營業活動與營運資金
二、 營運資金的重新界定
三、 營運資金的重新分類
第四章營運資金管理的觀念轉變與目標定位
第一節營運資金管理的觀念轉變
一、 營運資金的籌措和使用是其基本管理視角
二、 營運資金的協調性問題是其管理重點
第二節營運資金管理的前提問題
一、 營運資金的籌措和使用
二、 營運資金的循環周轉
三、 營運資金的投入和產出
第三節營運資金管理的目標定位
第五章營運資金管理績效評價體系的構建
第一節營運資金管理績效評價體系總體思路
一、 現有營運資金管理績效評價體系的不足
二、 構建營運資金管理績效評價體系的總體思路
第二節用數據包絡分析法衡量營運資金管理效率
一、 數據包絡分析法
二、 營運資金投入變數的選擇
三、 營運資金產出變數的選擇
四、 用數據包絡分析法衡量營運資金管理效率
——SBM模式
第三節營運資金各部分品質分析
一、 經營活動營運資金品質分析
二、 投資活動營運資金品質分析
三、 整體營運資金品質分析
第六章營運資金管理方法創新
第一節營運資金管理方法創新的基礎
一、 企業戰略: 營運資金管理方法創新的導向
二、 業務流程再造: 營運資金管理方法創新的前提
三、 利益相關者關系: 營運資金管理方法
創新的新視角
四、 營運資金管理控制系統: 營運資金管理方法
創新的保障
第二節基于利益相關者關系的資金管理策略
一、 基于內部利益相關者的資金管理策略
二、 基于外部利益相關者的資金管理策略
三、 客戶關系視角的資金管理策略與案例
第三節營運資金預算
一、 營運資金預算的必要性
二、 營運資金預算目標的設定
三、 營運資金預算的內容及程序
四、 營運資金預算的實施
第四節營運資金流量表
一、 營運資金流量表的內涵
二、 營運資金流量表的編制
三、 營運資金流量表的分析
第七章營運資金管理組織體制設計
第一節營運資金管理體制
一、 營運資金管理體制的基本模式
二、 影響營運資金管理體制的因素
三、 營運資金管理體制選擇
第二節營運資金管理組織創新
一、 營運資金管理組織架構
二、 基于業務流程的營運資金管理組織設計方法
三、 基于業務流程管理的營運資金管理組織部門及
權責分配
第八章營運資金管理案例分析
第一節機械設備制造業營運資金管理特點
一、 機械設備制造業特點
二、 機械設備制造業營運資金管理特點
第二節以數據包絡分析法評估機械設備制造業營運
資金績效
一、 研究設計
二、 研究結果
第三節機械設備制造業營運資金案例分析
一、 海爾集團
二、 格力電器
三、 濰柴重機
四、 三一重工
第四節其他行業營運資金管理案例
一、 食品飲料行業——青島啤酒
二、 電子零售業——亞馬遜
第九章結論與展望
第一節結論
一、 營運資金概念界定: 營運資金=資產-
營業性負債
二、 營運資金管理績效評價體系: 一個定量與定性的
效率衡量體系
三、 營運資金管理方法創新: 整體規劃與控制的有力
工具——基于業務流程的營運資金預算與營運
資金流量報告
四、 建立基于業務流程的營運資金管理組織體制
第二節展望
一、 構建成熟的營運資金管理模式
二、 分行業分企業類型做細營運資金管理
方法的研究
三、 多視角營運資金管理的研究
四、 注重定量研究方法的應用,加大案例研究力度
五、 開展資本效率分析體系研究
參考文獻
第一章導論
第一節研究背景與研究意義
一、 研究背景
隨著經濟的極速發展和競爭的逐漸白熱化,企業越來越重視其營運資金管理。營運資金管理作為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內容,其管理的成效不僅對企業的流動性和收益性有直接影響,而且還會影響企業的生死存亡。CFO雜志在2009年發布的營運資金管理調查報告中指出:“一個在營運資金管理方面有著出色表現的企業,在顧客需求的預測、產品和服務的傳遞、供應商關系的管理等方面也應當有著較強的能力,同時這也可以推動企業不斷節約成本。”可以說,一個企業的營運資金管理水平,實際上能夠反映出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企業良好的營運資金管理是其得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2008年的金融危機也更加凸顯了其重要性,營運資金管理研究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
從理論研究方面來講,國外關于營運資金管理的研究始于20世紀30年代。但是在20世紀70年代之前,營運資金管理研究的主要內容是對營運資金各項目(主要是應收賬款、存貨等流動資產項目)如何進行優化的,20世紀90年代以后,在《金融研究學報》 (The Journal of Financial Research)、《會計評論》(The Accounting Review)、《會計研究學報》(Journal of Accounting Rearch)、《會計與經濟學》(Journal of Accounting & Economics)、《財經學報》(The Journal of Finance)、《財務管理》(Financial Management)等主流的財務學刊出現的專門關于營運資金管理的理論研究文獻已經十分少見。可以說,近年來西方國家在營運資金管理的理論研究方面沒有取得顯著成績。而我國開始專門對營運資金管理進行研究是從20世紀90年代以后,這是由于“營運資金”作為一個財務概念引入我國的時間較晚,總體來看,我國對營運資金管理的研究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大多數的研究僅是對某個營運資金項目孤立的研究,少有對營運資金的整體研究。即便是進入21世紀以來,關于營運資金管理理論的研究不斷增加,但與其在財務管理中的重要地位相比,仍然是極不相稱的。在王竹泉教授引入基于渠道關系的新視角后,為營運資金管理理論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帶動了一批研究者從供應鏈等其他視角進行營運資金管理的研究,在此視角下營運資金管理與渠道關系管理的機理挖掘以及具體的營運資金管理模式還有待于進一步深入,而從營運資金基本概念的理論創新為起點的研究更是鮮有涉及。
從營運資金管理實踐方面來講,美國REL咨詢公司和CFO雜志對美國最大1000家企業進行的營運資金管理調查(始于1997年)結果中發現:企業營運資金管理的績效在不斷改善。究其原因,興起于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供應鏈管理(SCM)、分銷渠道管理(DCM)以及客戶關系管理(CRM)等管理理論和方法的廣泛應用對營運資金管理績效產生了重要影響。隨著全球市場和信息技術的發展,企業之間合作的趨勢日益明顯,有必要進行總體規劃、重組、協調、控制和優化,以提高整體效益。基于此,供應鏈管理成為20世紀90年代以來研究實踐的熱點。它快速反映市場需求、全局性戰略管理、高度柔性等目標,比縱向一體化更能符合當前復雜多變的競爭環境,所以逐漸由一種管理技術上升為新的管理模式,并迅速地滲透到了各領域的研究中。自從2001年美國開始出現經濟衰退起,REL咨詢公司和CFO雜志就始終倡導將供應鏈關系作為企業營運資金管理的重點;其中2002年發布的調查報告標題為“不要讓供應鏈斷裂”,指出了與客戶和供應商關系管理的重要性。2005年發布的調查報告提出一種構建“供應商、企業、客戶”之間的無傷痕鏈接的新思路。2006年發布的以“還能走多遠”為標題的調查報告中指出盡管前1000家公司在2005年營運資金管理能力比2004年又有所提高,但是仍存在4500億美元營運資金浪費。公司在提高產品質量和顧客服務水平的前提下,可以通過提高銷售發票精確度、培訓收款專家、加強信用評級及管理、將應收賬款外包、采用供應鏈管理系統等方法降低庫存,加速應收賬款收回,并且采用有效績效機制將營運資金管理責任分配到相關員工,指出營運資金管理是一項持續性的管理活動,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2007年調查報告進一步強調了全球化的作用,并解釋歐洲營運資金管理表現優于美國的原因在于其在全球化下采用的外包等營運資金管理新方法;2010年12月,CFO雜志和供應鏈金融平臺公司(Prime Revenue)聯合發布了題為“通過供應鏈金融加強供應商關系”的調查報告,研究了如何利用供應鏈金融計劃來加強供應商關系和提高營運資金管理效率。毫無疑問,供應鏈管理理論等逐漸引起了大家對其引入營運資金管理理論的興趣,但目前對這些理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業務運作管理層面,而將這些理論與財務理論特別是與營運資金管理理論結合起來的研究才剛剛起步,這無疑是一個極具研究價值和前景的研究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