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主要探討汽車行業的創新問題,分析了國內外汽車企業(含上下游企業)的創新案例,提出汽車行業變革的主要動力來自跨界創新,并對汽車行業跨界創新的規律進行了總結提煉。本書將理論和企業實踐較好的融合在一起,可讀性較強。推薦給汽車產業人士、高校研究人員和企業管理者。
夸界與融合的力量互聯網改變世界
以蒸汽機的發明為開端. 人類在200 多年時間內先后經歷過三次重大的技術革命. 第三次技術革命來自計算機、數字化和互聯網的發展. 互聯網技術、移動互聯網技術、物聯網技術快速發展. 與新一代深度感知、高速傳輸、海量存儲、智能處理等技術相互交融. 形成了多學科密集交叉.互聯網革命實現了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高度連接. 已經滲透到人類社會活動的各個方面. 生產方式正在由制造決定轉變為用戶驅動. 新的想法和創意可以得到全世界的投資. 分享讓沉淀的物品、財富和知識發揮更大的價值. 使局部割裂的市場變為統一的市場.互聯網由淺層次的工具產品轉向連接一切的關鍵基礎設施. 迸發了很強的物理效應、化學效應與放大效應. 互聯網技術正在發揮像第二次技術革命中電力一樣的作用. 成為一種通用的、戰略性的基礎設施.在這場席卷全球的技術革命中. 中國與美國一起引領全球互聯網產業的發展. 一大批年輕的企業家草根創業、白手起家. 依靠自由競爭的精神. 開發了針對中國市場的產品、服務與應用. 做出了很多原來難以想象的事情.根據技術革命的規律. 每次技術革命的前期是以技術研發為主. 到后期會進入以應用為主的階段. 新技術逐漸滲透到傳統產業中. 目前. 互聯網正在進入第二個發展的階段. 互聯網與傳統產業融合會成為主旋律. 互聯網將為傳統行業賦能. 未來的產品將軟硬結合. 制造過程將更加透明. 消費過程將實現線上與線下的融合.互聯網和數字技術就像一場波及甚廣的海嘯. 沖擊和席卷了幾乎所有行業.沖走了各行各業間的壁壘. 而壁壘消失的位置構建了新的商業模式. 汽車產業身處這場海嘯之中. 雖然有些特殊. 但并不例外.重新定義汽車自1886 年卡爾..本茨(Karl Friedrich Benz) 發明第一輛汽車以來. 100 多年中. 汽車產業一直在成長. 在動力總成、車身造型、內飾、汽車電子、汽車材料等各個方面都有漸進性的變化. 但基于化石能源的汽車. 自福特流水線之后. 車身體系結構和關鍵知識基本固定下來. 技術體系近百年來幾乎沒有革命性的變化. 跨國汽車企業在20 世紀80 年代以后. 雖然有分有合. 但幾乎沒有受到新面孔的沖擊.但現在情況正在發生變化.在互聯網和電動化浪潮的推動下. 汽車產品正在被重新定義. 汽車產業正在發生劇烈的變革. 有人將這種變化定義為汽車四化. 包括電動化、智能化、共享化和電商化一①. 其中. 前兩者主要是技術層面的變革. 后兩者主要是商業上的變革.首先是電動化. 電動化不僅是將發動機替換為動力電池. 而是整個汽車的技術體系將發生根本變化. 電機不僅可以放置在原來的發動機艙內. 還可以放置于汽車的其他位置. 由此引發整個汽車結構的變化. 汽車傳動系統將不再是原來復雜的機械電子整合系統. 未來變速器很有可能被輪轂電機技術取代. 電機將放在輪邊. 電傳動將取代機械傳動. 汽車不僅會前后移動. 還能夠左右移動. 汽車的整個底盤和傳動系統將發生顛覆性變化. 這也會導致整車布置、車身材料和車輛制造工藝等的根本性變化.2016 年年底. 我國新能源汽車數量超過100 萬輛. 占全球的50%. 2016 年前言: 跨界與融合的力量① 一 汽車商業評論. 汽車四化.. 北京: 中國工人出版社. 2016.年底. 工業和信息化部(簡稱工信部) 發布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 預測到2030 年. 中國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將超過汽車銷量的40%. 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將超過8000 萬輛. 隨著電動化的深入. 重新定義汽車的時刻正在到來.其次是智能化. 汽車的全面智能化正在到來. 不僅包括車聯網. 還包括自動駕駛以及無人駕駛. 車輛智能化首先表現在智能互聯上. 汽車智能互聯形成車內網、車機網和車云網三個層次. 大大拓展了汽車的功能價值. 汽車將不僅僅是運輸功能的提供者. 還將是人們日常生活和辦公需求的智能移動終端.未來的汽車被認為是一臺帶輪子的計算機. 具有與人一樣的智能———人工智能. 汽車將具有深度學習的能力. 對海量的數據進行計算. 實現自主學習.新一代的人工智能會使用“云+ 端” 的智能. 相關預案在云端學習完成后會下載到汽車. 智能汽車將根據發生的情況實時處理. 完成自動駕駛.特斯拉公司從2017 年開始生產的汽車將具備自動駕駛所需要的硬件. 創始人埃隆..馬斯克(Elon Musk) 認為. 到2030 年. 所有汽車基本都可以達到自動駕駛. 在中國. 百度公司宣布. 其開發的無人駕駛汽車到2020 年將實現量產.再次是共享化. 移動互聯網的發展. 讓古老的共享經濟開始煥發新的活力.Airbnb、Uber (優步) 等“獨角獸公司” 正在崛起.汽車共享的理念由來已久. 一輛私家車只有5%的時間真正被使用. 但擁有者需要為其負擔汽車購買、保險、停車位、停車費等各項費用. 共享經濟的核心是“使用而不占有”. 汽車共享正在進入快速發展的階段.汽車共享公司Zipcar 公司創始人羅賓..蔡斯(Robin Chase) 認為. 出于經濟方面的考慮. 與擁有一輛車相比. 人們更希望能分享一輛車. 而互聯網和無線技術連接起來的科技平臺已經讓分享變得很容易.具有互聯網基因的新創企業和老牌跨國汽車公司
前言 跨界與融合的力量
第一篇
電動化、智能化(上)
第一章 特斯拉: 跨界創新. “從0 到1” 3
“從0 到1” 的創業過程 3
顛覆性的產品和體驗 5
商業模式上的創新 10
從電動汽車到能源供應 12
第二章 斑馬汽車: 互聯網汽車的“從0 到1” 18
互聯網汽車. 一鳴驚人 18
強強聯手. 上阿模式 19
跨界融合. “從0 到1” 21
未來還有更多期待 24
斑馬汽車靠什么賺錢 26
第三章 樂視: 打破邊界. 生態反化 27
樂視生態的誕生 27
跨界創新. 生態化反 30
樂視汽車布局與戰略 35
樂視危局與未來 38
第四章 時空電動: 建設能源永續的美麗新世界 41
“避虛就實”. 從地產到汽車 41
做電動汽車界的“小米” 42
建立能源永續的美麗新世界 43
商業模式創新 45
第二篇
電動化、智能化(下)
第五章 比亞迪: 持續跨界. 垂直整合 51
橫跨四大行業 51
電池大王 52
闖入汽車產業 53
引領新能源汽車 54
跨界成功的奧秘 56
第六章 北汽新能源: 踐行“工匠精神+ 互聯
網思維” 61
創建專業化的新能源汽車公司 61
運用互聯網. 實現三連跳 63
踐行工匠精神. 融合互聯網思維 65
組織革新. 重塑企業 66
第七章 普天新能源: 充電設施領域的拓荒者 68
跨界進入充電設施領域 68
借行業東風. 發展勢如破竹 69
高歌勇進. 源于跨界創新 69
云平臺的融合創新 72
開創全新商業模式 74
第八章 上汽大通: C2B 的數字化新業態 76
步入工業4.. 0 時代 76
啟動C2B 造車項目 77
C2B 的實施過程 78
C2B 的未來 81
第三篇
共享化
第九章 滴滴: 讓出行更美好 85
創業初心 85
決勝出租 86
快速迭代 88
打破邊界 89
融合創新 90
何去何從 91
科技領先 92
第十章 環球車享: 探索未來的出行方式 94
新的租賃模式 94
跨界進入 94
科學運營 95
網絡經濟 97
承載夢想 98
第十一章 易微行: 領先的技術服務商 100
“相中” 汽車租賃行業 100
定位于技術服務商 101
整體產品服務方案 102
創新的合作模式 104
盈利模式 105
出行的未來 106
第十二章 寶駕出行: 汽車共享領域的“攜程” 108
“寶駕” 的創業基因 108
新的創業機會 109
寶駕創立. 進入P2P 市場 110
“車立信” 租賃征信平臺 111
探索分時租賃 112
做分時租賃業務領域的“攜程” 114
未來發展 115
第四篇
電商化
第十三章 一貓: 獨辟蹊徑做新車電商 119
銷售體系的變革 119
獨辟蹊徑 121
創新商業模式 125
邁向成功 127
第十四章 優信: 用互聯網變革二手車交易 130
二手車的創業機會 130
從B2B 起步 131
在試錯中調整 133
新產品和新服務 135
利用殘值的力量 136
第十五章 中馳車福: 高效的電商3.. 0 模式 138
后市場的變革 138
跨界創業 139
電商3.. 0 模式 141
供應鏈服務制勝 143
第十六章 停簡單: 站在“互聯網+ 停車
的風口 146
停車業的商機 146
創業過程 146
差異化的商業模式 148
迎接挑戰 151
后 記 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