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描述了中國輕型車鼻祖南汽的創業史。躍進牌汽車是南汽的第一次創業成果,其后三次創業南汽逐漸衰落:依維柯項目并未鞏固其輕型車龍頭地位,而以農用車之名曲線上轎車之舉使企業處于“費留”之地,收購MGR則是戰略上的又一次急轉。南汽落敗的直接原因是戰略錯位;但最根本的原因是國有企業對于品牌的屬性認識淡漠。忠于規模,只能淪為代工者;忠于品牌,才能永續發展。重構充滿自然人精神的品牌梯隊,是中國經濟轉型的必由路徑。
南汽是中國汽車工業史上*一家以自力更生方式建成的整車制造廠,而躍進牌汽車則是中國歷史*悠久的輕型車品牌。通過走“滾雪球”道路,南汽成長為上世紀中國輕型車龍頭企業。新時期的南汽立足于技術引進與合資,與國際汽車品牌合作,開始了三次創業;失之于合資大潮沖擊下的品牌搖擺,終不免被重組的命運。南汽六十年是中國工業化史詩的重要篇章,昭示了中國制造的轉型關鍵取決于制造者的品牌忠誠度:只有打開合資連心鎖,擺脫跨國公司的桎梏,中國品牌才能獨立市場,走向世界。
1988―2004年就職于南汽,先后任職于南汽工廠設計處、南汽專用車廠、集團黨委宣傳部、銷售公司、南京菲亞特合資公司。2004年作者以南京菲亞特新聞發言人身份離職。2004―2011年就職于北京北緯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以無線事業部總經理身份離職。
目錄
總序 迷失的品牌
第一章 大城的抵擋
王友一是誰?
南京城墻擋住了什么?
我們這代人的高地
我們離創造還有多遠?
第二章 開拓者
南汽工廠一擔挑(1947~1949年)
從落戶南京到生產汽車發動機(1950~1957年)
十字路口:輪式拖拉機還是輕型載貨汽車?
蝶和蛹:NJ130型汽車和CN120型汽車
躍進牌的背后:張慶梓、齊抗和趙江
第三章 躍進之路
第一代產品定型(1958~1964年):NJ130型載貨車和NJ230型越野車
第一次聯合、改造(1965~1972年):生產綱領1萬輛
第二次聯合、改造(1973~1979年):生產綱領2.5萬輛
此消彼長:兩次聯合、改造期間的輕型車產品開發
第三次聯合、改造(1980~1985年):南聯公司和躍進換型
1985年:第一次盤點
第四章 舵手與旗幟
弄潮兒:廣州標致和李書福
易幟:從“滾雪球”到“外引內聯”
第一次試探:躍進和五十鈴
第二代產品:聯合試制與改頭換面
第三代產品:頂層設計與國家戰略
第五章 艨艟巨艦
八年磨一劍:依維柯建設大事記(1986~1994年)
遲到的驗收:第1萬輛依維柯汽車下線
劍走偏鋒:從輕卡到輕客
1995年:最大的輕型汽車生產基地
第六章 山雨欲來
發動機之惑:高貴的索菲姆
失之東隅:從日產到福特
千帆競發:中國輕型汽車工業大事記(1985~1995年)
以規模之名:行業規劃、管理體制和產業政策
第七章 曲折轎車夢
南汽“九五”發展規劃綱要
揭開蓋頭的新娘
新郎的智慧
從紅燈到黃燈
2000年:逆襲的代價
第八章 艱難綻放
起點:第一代伊比薩和第一代圖雷多
家庭轎車元年:首戰告負
世界車在中國:從派力奧到周末風
百年菲亞特:等待戈多
南轅北轍: 舵手背后的力量
第九章 風雨飄搖
周末風之后:南京菲亞特之困
“十五”收官:從四面出擊到第四次創業
“十一五”開局:收縮戰線
2007年:精算師的盤點
第十章 被附體的象
三次創業:迷途的天鵝
規模強迫癥:左沖右突的戰略決策
倒塌的多米諾:被攻陷的自主品牌
品牌內核:我們需要一種什么樣的精神?
附記一 南方有嘉木
成長之美:左延安的哲學
成長的煩惱:孫敏的定力
附記二 品牌的內核
后記 躍進牌和W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