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任何一個生產企業的成本管理都是至關重要的,尤其對于汽車這樣一個快速更新換代、無法壟斷、競爭日趨激烈的產品而言,合理的成本就是它的第二生命。
編著者在參加工作的20多年來,目睹了汽車產品從賣方市場到買方市場的轉變,也經歷了汽車企業對成本管理從粗獷的、不加控制的成本累加方式到現在細致的、從開發伊始就對各個環節嚴加控制的目標成本管理方式的轉換,自己也從一名基礎的制造工藝員、成本核算人員成長為一名資深的目標成本管理人員。特殊的學習與工作經歷造就了自己不同于普通工程技術人員或者成本管理人員的思維與理念,在實踐中不斷探索更準確、更新、更簡易的成本管理方法。成本既是客觀的又是主觀的:客觀是指構成成本的各個項目是一樣的,即便可能由于對外輸出要求的口徑不同而導致內容不完全一致;主觀是指各個項目的取值標準與計算者本人(各企業)的經驗與能力、傾向性有關。沒有人可以說我制定的目標成本或者我核算出來的實際成本是絕對正確的,而都只能是在一個特定條件下相對合理的數值。
目標成本管理當前已經站在了企業成本管理的前沿,編著者也積累了一些關于目標成本管理的基礎經驗,并在自己的本職工作中不斷得到驗證和改善。市面上關于目標成本理論的書籍很多,但是關于核心實務講解的部分很少,可能這是由于成本的保密性質,具體成本制定(零部件采購價格的制定) 的方法對于各家各派來說都是“不傳之秘”。
基于以上原因,編著者很想把自己的方式方法總結出來供廣大從事此行業的讀者們閱讀和點評,當然,企業內部未從事成本專業的其他產品設計人員、工藝設計人員、規劃人員、項目管理人員、采購人員及相關管理人員(如企業管理、內部控制、制造技術等) 也有必要了解一下,因為目標成本管理是一個關系到企業內部各個系統的全面管理系統。
本書共5章:第1章為成本與目標成本理論基礎,主要介紹成本、成本管理、成本規劃、目標成本概念和理論;第2章為財務知識與會計理論基礎,簡述相關財務知識與會計理論及應用模型,包括管理會計知識理論、應用、成本分析模型,因為目標成本管理中需要應用到管理會計的相關知識;第3章為汽車企業目標成本實務,以汽車整車生產企業開發一個新車型為例,詳細講解怎樣建立目標成本、如何達成目標成本、整車目標成本制定與管理的方法和步驟、各個階段工作任務及輸入輸出物、零部件目標價格制定方法、各種零部件成本計算公式,此部分是本書的重點;第4章為目標成本管理的外延,包括價值工程、價值鏈理論等,有些晦澀,供Ⅳ有興趣的讀者閱讀。第5章為目標成本管理應用示例,實例講解目標成本管理組織機構、管理流程,可參照性、實用性強。
本書第1章、第2章是基礎;第3章是核心;第4章是第3章的延伸;第5章是第3章的具體應用。用圖例表示如下:
希望以本書作為平臺,打破企業成本管理之間原來相對封閉的壁壘,同有意愿與編著者進一步溝通的讀者展開更廣泛的業務交流,大家共同進步。
資源是有限的,成本管理是我們這個時代永恒的主題!
本書既適合于那些剛剛接觸目標成本管理的新手,指導其盡快進入角色;也適合于具有一定目標成本管理經驗的人員,幫助其提升理論功底與實際操作水平;本書對項目管理人員,同樣具有指導作用。
Ⅴ致 謝書稿終告一段落,此時此刻,成就感不禁油然而生,但更可貴的卻是過程中的收獲。掩卷思量,飲水思源,在此謹表達自身的拳拳謝意與一些期許!俺杀竟芾怼笔且婚T有著悠久歷史與發展傳承的方法學科,在商品經濟與市場經濟條件下,成本是永恒的主題;“成本管理”又是一門具有龐大內容結構與實踐導向的應用學科,隨著時代的進步,其內容及應用領域不斷變化;而“目標成本管理” 更是一個跨界的新的組合學科,涉及內容幅度從宏觀經濟導向到微觀商品價格,從財務成本預算、成本核算到持續成本改善,從產品規劃構思到產品技術細節尺寸,從規劃、設計、試制、生產等各個相關專業到開發、采購、制造、銷售、服務等整個生產鏈。與所有的綜合性學科一樣,這要求編著者具有較強的學科功底與整合、歸納和總結能力,更何況本書還是一本跨界思想下的案例分析集合。在著書過程中,作者深刻感受到“學無止境” 與“力不能及” 的壓力,值此新書付梓之際,感謝所有在我成長道路上給予教導和幫助的師長、領導、同事、同行們,你們的支持是我最大的財富。
首先,本書的撰寫需要“汽車制造” 與“成本管理” 這兩個“基石”。在此感謝我的母校吉林工業大學汽車工程學院的老師們,他們嚴謹務實的學術精神、對知識的專注態度,成就了我的汽車專業基礎;特別感謝孫志洋老師,他是我“目標成本管理”理論與實務的引路人,每每在我遇到挫折而想退縮的時候給予我極大的鼓勵,使我不敢懈怠。
其次,本書的撰寫離不開眾多目標成本過程和各種成本分析的實際案例,感謝集團公司內外所有同行們,積累、凝聚著同業者的經驗、智慧與創新的案例帶給我很大的啟發;感謝一汽吉林這個平臺,領導、同事們對我的指導、幫助和肯定,讓我從一個普通的工藝員、
序
前言
致謝
第1章 成本與目標成本理論基礎1
1.1 成本和成本管理的概念和作用1
1.1.1 成本1
1.1.2 成本管理2
1.2 常用的三個成本管理系統4
1.2.1 成本規劃4
1.2.2 成本改善4
1.2.3 成本控制5
1.3 成本規劃的主要內容及組織6
1.3.1 定義6
1.3.2 目的6
1.3.3 內容及順序6
1.3.4 成本規劃的組織7
1.4 目標成本的定義及相關特征7
1.4.1 定義7
1.4.2 相關特征8
1.5 目標成本與傳統成本管理的關系9
1.5.1 兩種管理方法的特點不同10
1.5.2 兩種管理方法的理論知識基礎不同10
1.6 目標成本過程11
1.6.1 過程描述11
1.6.2 目標成本的背景11
1.6.3 產品開發周期的幾個階段12
1.6.4 目標成本發生的階段12
1.6.5 建立目標成本12
1.6.6 獲取目標成本14
1.7 目標成本管理的組織架構15
1.7.1 目標成本管理的組織和參與者15
1.7.2 交叉職能小組的構成和職責15
1.7.3 各個小組間的協作17
1.7.4 各個職能團體間的協作17
Ⅶ
1.7.5 目標成本過程的推動者18
1.7.6 高級管理者的作用18
第2章 財務知識與會計理論基礎20
2.1 成本的分類及必須了解的重點概念20
2.1.1 分類20
2.1.2 經營決策中需要重點考慮的若干成本概念21
2.2 管理會計相關理論及知識22
2.2.1 管理會計的概念22
2.2.2 成本會計、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關系23
2.2.3 管理會計的內容23
2.2.4 管理會計的職能作用23
2.2.5 管理會計的工作程序24
2.2.6 管理會計遵循的原則24
2.2.7 管理會計中對成本的主要分類24
2.2.8 變動成本與固定成本25
2.2.9 成本核算方法27
2.3 管理會計理論的應用28
2.3.1 變動成本法的應用———項目經濟性分析29
2.3.2 完全成本法的應用———實際財務報表30
2.3.3 管理會計涉及的主要項目35
2.4 管理會計中的重要財務分析模型———本量利分析41
2.4.1 本量利分析的定義41
2.4.2 本量利分析的前提條件41
2.4.3 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公式42
2.4.4 盈虧平衡分析43
2.4.5 敏感性分析44
2.4.6 簡述概率分析47
第3章 汽車企業目標成本實務49
3.1 汽車企業怎樣建立目標成本49
3.1.1 汽車產品策略和計劃階段49
3.1.2 汽車產品的概念構思與可行性階段54
3.2 汽車企業如何達成目標成本78
3.2.1 產品設計78
3.2.2 目標成本的實際達成80
3.3 成本核算及制定目標成本的常用方法85
3.3.1 汽車零部件成本核算方法85
3.3.2 常用汽車零部件目標成本制定方法107
3.3.3 常用經驗數據117
3.3.4 典型成本核算模型應用舉例(汽車白車身成本核算模型) 126
Ⅷ
3.3.5 整車材料目標成本初期分解模型130
第4章 目標成本管理的外延134
4.1 價值工程134
4.1.1 價值工程的定義134
4.1.2 價值工程的工作步驟135
4.2 信息的獲得與共享141
4.2.1 五個重要功能數據庫141
4.2.2 不容易獲得的關鍵信息142
4.2.3 信息的共享144
4.3 目標成本管理過程的擴展145
4.3.1 價值鏈的作用145
4.3.2 對價值鏈(供應鏈)的管理147
4.4 汽車企業實施目標成本管理的現狀與意義148
4.4.1 國內大多數自主品牌汽車企業成本管理現狀148
4.4.2 實施目標成本管理的意義148
第5章 目標成本管理應用示例150
5.1 新產品開發過程中目標成本管理組織機構及職能示例150
5.1.1 新產品開發過程中的管理組織機構150
5.1.2 新產品開發過程中目標成本管理部門的職責151
5.1.3 新產品開發過程中采用的目標成本管理方式方法151
5.1.4 新產品開發過程中目標成本管理的決策機制153
5.1.5 企業整個經營控制體系153
5.2 目標成本管理操作過程示例154
5.2.1 目標成本活動概述154
5.2.2 確定目標成本156
5.2.3 將目標成本分解到功能模塊和總成157
5.2.4 將目標成本分解到零部件158
5.2.5 內制及外制零部件目標成本的下發和完善158
5.2.6 內制及外制零部件材料目標成本調整158
5.2.7 目標成本達成情況跟蹤158
5.2.8 組織并推進成本改善159
5.2.9 經濟性分析159
附錄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