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匯聚歷代上海體育學院著名學者、教授、博導,從事研究多年體育教育和研究后反思、凝煉而成的智慧結晶。
本書從儒家思想創始人孔子的體育思想;教育家蔡元培體育哲學思想修己之道;體育界的一面旗幟馬約翰的體育思想;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體育哲學思想動與斗;圍棋大師吳清源其人、其事及棋外思;文學家林語堂幽默大師的休閑觀;體育界的先驅吳蘊瑞的體育思想及其歷史貢獻;奧林匹克之父顧拜旦的體育思想等幾個方面進行研究。
本書匯聚歷代上海體育學院著名學者、教授、博導,從事研究多年體育教育和研究后反思、凝煉而成的智慧結晶。
本書從儒家思想創始人孔子的體育思想;教育家蔡元培體育哲學思想修己之道;體育界的一面旗幟馬約翰的體育思想;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體育哲學思想動與斗;圍棋大師吳清源其人、其事及棋外思;文學家林語堂幽默大師的休閑觀;體育界的先驅吳蘊瑞的體育思想及其歷史貢獻等幾個方面進行研究。
本書有助于體育專業所有人群了解、學習、研究體育中的文史哲思想,同時不失為教育學文史哲學者、教師、學生及體育愛好者閑暇閱讀和專業研究的參考。
總序
欣聞上海體育學院085工程內涵建設重要項目上海體育學院體育文化系列叢書出版,我首先對這一成果的面世表示祝賀!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發揮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作用。體育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既是一種文化形態體育本身就是人類文化和歷史文明的生動體現,不但與其他文化形態相伴而生、同步而行,還與經濟社會發展相輔相成、互促互進;又是一種文化載體體育還集多種文化形態、藝術形態于一身,是世界不同文明之間的共通語言,是人類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方式。可以說,體育集政治影響力、經濟生產力、文化傳播力、社會親和力于一體,具有獨特的文化價值和文化作用,是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內容。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育文化,是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進一步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重要途徑。
正是基于這樣的考量,上海體育學院主動對接教育強國、文化強國和體育強國建設的國家戰略,充分發揮自身體育特色和科研優勢,自2012年開始,將體育文化系列叢書的編著工作納入學校內涵建設的中心工作之中,納入學校文化建設的六大工程(學校文化傳承工程、體育學術精品工程、大學文化育人工程、校風學風提升工程、文化環境營造工程、文化傳播服務工程)之中,每年安排專項經費,資助體育文化理論研究,開展體育文化專項研究課題立項工作和體育文化系列叢書編撰工作。經過兩年多的孵化與培育,該項目已經初顯成效叢書第一輯由上海人民出版社推出,是目前國內第一套系統研究體育文化的系列叢書。
該叢書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統領,以形成一批具有時代感、富有創新性、體現特色性的有質量、有影響的系列學術研究成果為目標定位,堅持國際視野、中國視閾、上海視角和體育視點,關注體育文化建設的理論前沿,努力回答體育強國、文化強國、上海國際文化大都市建設以及體育事業發展中具有根本性和戰略性的體育文化基礎問題,對于發揮體育文化研究的思想引領、價值導向和智力支撐作用,進一步提升體育文化在體育強國建設和文化強國建設中的貢獻度,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系列叢書在選題和研究過程中,體現了三個結合。一是對接政策精神與體現學術價值相結合。叢書的編著,既回應了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十八屆四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尤其是關于教育、文化、體育等講話的精神要求,以及上海建設國際文化大都市的總體部署,也體現了體育文化研究的理論價值和學術價值。二是本土研究與比較研究相結合。體育文化既是一種本土文化,也是一種世界文化。全球現代化視野下的體育文化具有國際共性,而各國家、各民族發展起來的體育文化又具有獨特性、多樣性的特點。該叢書既具有國際視野,又將本土化研究與比較性研究結合了起來,很好地體現了中國特色。三是分類研究與分項研究相結合。該叢書既按照體育文化的類別展開研究,也兼顧了相關專項性體育項目的文化研究,形成了縱橫交叉的研究體系。
該叢書的出版得到了上海體育學院085工程內涵建設經費的資助,既是學校學科專業建設的重要成果,也是學校大學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對于進一步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三落(落實、落細、落小)和三進(進課堂、進教材、進頭腦)工作,推進學科德育建設,進一步增強學校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文化動力,提升學校學科建設和專業發展的文化底蘊,都將產生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叢書的出版得到了上海市委宣傳部、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以及上海人民出版社等單位領導的大力支持和幫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
當今世界,體育競爭不僅僅是一種技術性、技能性或技藝性競爭,更是一種體育價值觀的競爭,是一種體育文化發展模式的競爭。一流的體育,不但要有一流的體育競技,更要有一流的文化研究。該叢書的出版,相信必定能在這一方面開個好頭,為我國建設文化強國和體育強國提供文化支撐。
是為序。
上海體育學院院長 2015年3月3日
龔正偉,湖南長沙人,哲學博士,上海體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OSU)教育與生態學院訪問學者;《上海體育學院學報》編委;上海體育學院第七屆學術委員會;中國倫理學會教育倫理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上海高校研究基地體育與健康倫理E研究院主持人(首席研究員)。
導論:墻外開花墻里香站在體育界外的名家體育思想研究/1
第一章 以體修身教育家蔡元培的體育倫理思想/7
第一節 蔡元培體育思想產生的社會背景/7
第二節 蔡元培修己之道蘊藏的哲學觀/8
第三節 蔡元培哲學觀下的體育思想/10
第四節 蔡元培體育思想的現實意義/15
附錄 一怎樣才配做一個現代學生/17
附錄 二中學修身教科書·修己/22
第二章 終身體育體育家馬約翰的體育文化歷程/27
第一節 馬約翰體育思想的主要內容/28
第二節 馬約翰體育思想的特點/35
第三節 馬約翰之《體育歷程十四年》/40
第四節 馬約翰之《體育運動的遷移價值》/42
第五節 馬約翰之終身體育思想/44
第六節 馬約翰與校園體育文化建設/48
附錄 一馬約翰生平事跡/52
附錄 二《體育歷程十四年》精彩原文/54
附錄 三《體育的遷移價值》精彩原文/55
第三章 中道精神棋圣吳清源的競技人生/57
第一節 圍棋大師生平簡述/57
第二節 道境下的吳清源修養、精神、哲理及其文化根基/61
第三節 吳清源勤奮、執著和創新/70
第四節 吳清源的宗教信仰/76
第五節 圍棋之折射:棋運即國運/81
第六節 爭議與反思:中日民族沖突背景下的吳清源/86
附錄 吳清源年譜(19141997年)/93
第四章 閑田信步文學家林語堂的生態體育觀/99
第一節 林語堂體育思想之休閑觀/99
第二節 林語堂休閑觀的理論基礎/101
附錄 《人生的樂趣》/107
第五章 身心一統教育家吳蘊瑞的自然體育觀/114
第一節 吳蘊瑞的人物生平、事跡/114
第二節 吳蘊瑞之體育思想集錦/118
第三節 吳蘊瑞之體育教育思想/123
第四節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結晶《體育教學法》/129
第五節 吳蘊瑞近代體育教育發展的貢獻者/134
第六節 大師眼中的吳蘊瑞/136
附錄一 吳蘊瑞的趣聞軼事四則/138
附錄二 首任院長吳蘊瑞教授/141
第六章 活水源頭儒家始祖孔子的文武之道/145
第一節 孔子思想歷史地位的演變/145
第二節 孔子思想之重視體育/146
第三節 孔子思想之禮儀為本/152
第七章 民強國泰革命家毛澤東的人民體育理想/159
第一節 毛澤東體育哲學理論與實踐/159
第二節 人民體質毛澤東晚年國家體育根本的確立/181
第三節 啟蒙與重構讀《體育之研究》/183
后記/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