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針對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國內外普遍出現的勞動者報酬占比快速下降的收入分配現象進行了深入分析,以此通過理論和實證的方法研究全球化對勞動者報酬占比的影響機理。研究結果表明,以跨國企業全球布局形式的全球價值鏈貿易模型對全球不同生產效率的生產要素收入份額產生不同的影響效應。尤其是中國入世以來,在鼓勵外商直接投資、出口導向性和國內外貿易關稅政策等政策因素影響下,貿易的要素結構、稅收結構、所有制結構和模式結構對勞動者報酬占比產生重要影響。研究成果嘗試從開放的角度研究收入分配理論,在國際貿易理論中融入收入分配理論,具有較好的創新價值。
羅海蓉,男,1984年5月生,上海人。2010年獲新加坡國立大學公共政策碩士學位,2017年獲上海社會科學政治經濟學博士學位。在上海WTO事務咨詢中心咨詢師,業務青年骨干,迄今多次參與國家商務部、財政部、工信部等國家部委和上海市財政局、發展研究中心等地方政府機構的課題研究工作,曾主持商務部研究課題1項,市財政局研究課題1項;迄今多次參與國家社科研究課題、省部級社科研究課題的研究,并在國內外期刊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主要研究方向為國際貿易政策與收入分配問題。
第 1 章 導 論 001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 001
1.2 研究目標 004
1.3 研究框架 005
1.4 研究創新及不足 009
第 2 章 貿易與收入分配相關理論及文獻綜述 012
2.1 收入分配理論綜述 012
2.2 勞動者報酬的相關理論 015
2.3 貿易結構對收入分配影響的文獻綜述 024
2.4 貿易結構影響收入分配的理論演進 039
2.5 文獻及理論評述 047
第 3 章 傳統貿易結構理論與勞動者報酬占比分析 050
3.1 構建在比較優勢理論基礎上的貿易結構與勞動者報酬占比 050
3.2 構建在要素稟賦理論基礎上的貿易結構與勞動者報酬占比 054
第 4 章 新貿易結構理論與勞動者報酬占比分析 056
4.1 產業內貿易結構與勞動者報酬占比 056
4.2 產品內貿易結構與勞動者報酬占比 059
第 5 章 貿易結構與勞動者報酬占比的經驗觀察 067
5.1 勞動者報酬占比變化趨勢觀察 068
5.2 貿易結構與勞動者報酬占比的經驗觀察 077
第 6 章 貿易的要素結構對勞動者報酬占比影響機理與實證 091
6.1 不同生產要素創造的價值存在差異 092
6.2 資本、國際資本向要素回報率高的地方流動 094
6.3 不同技能水平勞動力的流動性存在差異 101
6.4 中國生產要素稟賦結構變化趨勢 107
6.5 中國貿易要素結構實證檢驗 112
6.6 小結 118
第 7 章 貿易的稅收結構對勞動者報酬占比影響機理與實證 119
7.1 進口關稅對勞動者報酬占比影響的理論機制 120
7.2 出口退稅政策與勞動者報酬占比變化 125
7.3 加工貿易方式與勞動者報酬占比 133
7.4 《信息技術協定》關稅削減對勞動者報酬占比影響 137
7.5 小結 141
第 8 章 貿易的所有制結構對勞動者報酬占比影響機理與實證 143
8.1 不同所有制貿易企業的勞動者報酬占比結構變化 144
8.2 貿易企業所有制結構與勞動者報酬占比變化的影響機制 148
8.3 國際社會責任下所有制企業與勞動者報酬占比的變化 152
8.4 實證檢驗 157
8.5 小結 161
第 9 章 貿易的模式結構對勞動者報酬占比影響機理與實證 162
9.1 貿易模式結構變化趨勢 163
9.2 中間品貿易與勞動者報酬占比的變化 167
9.3 實證檢驗 169
9.4 小結 176
第 10 章 總結及政策建議 177
參考文獻 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