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知道秦始皇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最好的方法就是看他愛用什么樣的人。而一個人的成功與失敗,除了看他所重用的人外,還要看他碰到了什么樣的對手。任何事業都不是一個人就能完成的,想要爭奪天下,必先爭奪人才,秦王嬴政重用不擇手段的李斯,幫助他實現了統一天下的夢想,但在他死后卻被李斯出賣。李斯聯手趙高和胡亥害死了他的繼承人扶蘇,讓他的千秋家國的夢想化為泡影。秦王嬴政要消滅六國,他的敵人自然不會少,其中讓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燕國的太子丹,因為太子丹派來的刺客荊軻差一點要了他的命。可惜的是,被復仇之心蒙蔽的太子丹表面上禮賢下士,卻滿腹猜疑、優柔寡斷,以致荊軻刺秦王成了遺恨千古的悲劇。看似伙伴的人,卻造成了失敗;看似敵對的人,卻加速了成功。敵我之間,如此難辨;禍福之間,難以預測。以武力逼迫、用財富收買、靠權勢屈服,可以換得一時的成功,卻扭轉不了變幻莫測的命運。
◎ 《羅輯思維》創始人羅振宇鼎力推薦,風靡兩岸三地學子和商界精英,全球熱門中文慕課結集出版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EMBA講座高分評價,用案例研究方式深度解析大秦帝國成敗興衰,讓經史典籍所深蘊的智慧融入人生
◎秉承將灌輸知識變成提高智慧,將培養工匠變成培養精英的理念,將通俗歷史讀物寫成極具操作性的成功學書籍,領悟家族和基業長青真諦
◎榮登中國臺灣金石堂、誠品、博客來書店人文社科類暢銷書排行榜*名
呂世浩,北京大學考古學及博物館學博士、臺灣大學歷史學博士,曾追隨清朝皇室后裔、一代大儒愛新覺羅毓鋆,在傳統私塾中學習四書五經近二十年,打下了深厚的國學基礎。后師從宿白、徐蘋芳、阮芝生等歷史學大家,現任教于臺灣大學歷史學系,致力于《史記》、中國傳統經典、上古秦漢史、歷史考古學等領域的研究。呂世浩的《中國古代歷史與人物》被臺灣大學學生譽為四年修不到,成終生遺憾的人文通識課程。他在免費大型公開在線課程慕課(MOOC)開設的全球大學網絡課程秦始皇及史記一,以其深厚的實學、過人的口才與縝密的分析能力,前后選修人數超過二十萬人,點擊量超過一百萬人次,學生遍全世界。秦始皇被美國COURSERA平臺評為全球最受歡迎中文網絡課程第一名,史記一被果殼網選為全球不分語言*網絡課程第一名。
前言歷史如何被寫成?
秦始皇的臣子
第一章詬莫大于卑賤,悲莫甚于窮困各位請特別注意這個嘆字,在《史記李斯列傳》中,嘆是最關鍵的一個字,李斯的一生共有四次嘆息,每一次都在他人生的關鍵時刻,可以說嘆字緊緊地扣住了李斯的一生。因此各位要特別注意,李斯的每一次嘆息都是在一個什么樣的境況下發出的。
第二章李斯的選擇李斯最喜歡的是功名富貴,他絕對不愿意失去它們。因此在這一刻,他終于做出了選擇。大凡是人,沒有不喜歡功名富貴的。但決定你最后是什么人的,就看你是否能有所不為。中國人常講的不是有為有守,而是有守有為,人必須有所守,也就是有所不為,方足以有所為。
第三章為之奈何?趙高的提議已經讓天下大亂,李斯為了保住個人的功名利祿,明知這樣做不對(否則前面幾次何必想勸諫),還要勸主上變本加厲,這不是置國家命運、百姓安危于不顧嗎?當然,對李斯來說,他是不會考慮這些的。只要能保住個人的名利富貴,他沒有什么是不能做的。問題是,這樣真的就能保住他的名利富貴嗎?
第四章吉兇從何而來?所以古人講知人之法,最簡單的便是不知其人,視其友。不了解一個人,就看他的朋友都是什么樣的人,我就知道他是個什么樣的人了。為什么?因為物以類聚,你聚集來的必然是和你性子相近的人。如果一個人交的朋友都喜歡抽煙、喝酒、打麻將,只有他喜歡爬山、看書、聽音樂,天底下有這個道理嗎?
秦始皇的敵人
第五章將情感放在理智之上的結果一個人不信任對方,卻還想依賴對方來成就大事,天下有這種道理嗎?如果你真不信任這個人,你一開始就不該跟他說你的真正圖謀,要知道縱令燕秦同日而亡這種話,萬一傳到秦始皇的耳朵里,會給你的國家帶來多大的禍患。如果你真信任這個人,就不該在這么短的時間里就懷疑他。太子丹表面看來禮賢下士,但實際是個什么樣的人,各位就懂了。
第六章如何刺殺秦王?如今嬴政已是高高在上的秦王,他巴不得從此再沒有人提起他的過去,但這時一個熟知他過去的人突然出現在面前,你覺得他會做何感想?我想他每次看見太子丹,就會想起他不堪回首的過去,心中必然油然而生厭惡之情。更何況,太子丹說不定還想當面敘舊,還要提起當年的恩情,那就更蠢了。
第七章一個注定失敗的計劃如今嬴政已是高高在上的秦王,他巴不得從此再沒有人提起他的過去,但這時一個熟知他過去的人突然出現在面前,你覺得他會做何感想?我想他每次看見太子丹,就會想起他不堪回首的過去,心中必然油然而生厭惡之情。更何況,太子丹說不定還想當面敘舊,還要提起當年的恩情,那就更蠢了。
第八章世上到底有誰愛你?秦國法制之嚴明,從這里可以看得出來;秦國法制之害,從這里也可以看得出來。我們今天的社會始終強調,要建立一個法治社會。法治是不是對的?當然是對的,有法才有個公平的標準。可是我們要知道,法律不是萬能的,如果法律是有問題的,到了像秦國這個樣子,大家該怎么辦?誰來補救?誰能補救?
結語我們為什么要學歷史?